職業需要

職業需要

所謂職業需求,是指一個人對某種職業的渴求和欲望。這種渴求和欲望,成為一個人職業行為的積極性的源泉。自從出現了社會分工,就出現了職業需求。原始的職業需求,實際上只是一個人的一種簡單的生存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不斷分化和產生,不斷賦予職業需求以新的內容。職業是多種多樣的,人們對職業的需求也不盡相同。 任何一個正常人的任何行為,都是由動機支配的,而動機又是由需求引起的。同樣的道理,人們的職業行為也是在一定的職業動機的策劃下,為了達到某一個職業目標發生的。

類型

根據職業需求的發生過程,主要有以下三種相對應的需求:

1、自然性職業需求與社會性職業需求

自然性職業需求,就是為了謀求那些保持或維持自己的生命以及延續後代的條件而從事一定的職業的要求,這種自然性職業需求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

但是,任何人都不是獨立於社會之外的,其職業行為或職業活動都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種孤立的存在。所以,人們在自然性職業需要之外,在自己的社會職業活動中形成的對人類文化的渴求,對政治的渴求以及對人們之間交往活動的渴求,就是一種社會性職業需求。

自從有人類社會以來,人們所處的社會生活制度和經濟地位不同,這種社會性需求也就不盡相同。一個人如果只滿足了自然性職業需求,而社會性職業需要得不到滿足,雖然其生命不會因此受到損害,但卻可能產生一種不舒服、不愉快的感覺。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它僅僅是一個指標;而真正內心感到安全和對於政權的認可,則來自於信仰。民無信不立,一個人如果沒有了信仰,沒有了社會性職業需求,成了自然性職業需求的奴隸,那么,他的內心會崩潰和渙散。

現在有一種說法,說21世紀評估各個國家人民生活得好與不好,已經不是過去簡簡單單的看GTP一個標準,還要看GNH,就是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國民幸福指數。

也就是說,評估一個國家是不是真正富強,不能單純看國民生產總值的絕對量和增長速度,更要看每一個老百姓內心的感受——他覺得安全嗎?他快樂嗎?他對他的生活真正有認同嗎?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末曾經參加過一次國際調查,數據顯示,當時我國國民的幸福指數只有64%。1991年再次參加調查,這個幸福指數提升了,到了73%左右。這得益於物質生活條件的提升和很多改革措施的實施。

但等到1996年再參加調查時,發現這個指數下跌到了68%。這說明,即使一個人的物質生活多么豐富,仍然有可能存在極為複雜的心靈困惑。

在“文革”中,人們的職業行為發生了錯位,許多科學家、藝術家、教授以及一些高級管理人才去做清潔工、工廠的重體力勞動、下鄉勞動等。這就是對這部分人社會性職業需求的一種剝奪。所以,他們中的許多人感到非常痛苦,失去心理上的平衡。再如一些大款及他們的太太們,他們的物質待遇及金錢一點也不缺乏,但他們多數人的精神很空虛,他們對文化、對政治以及對社會交往活動有著強烈的渴求,好多人患有抑鬱症。據有關統計,全世界每年都有一些公司老闆自殺。

身著西服或套裙,每天出入於環境幽雅的辦公室,每月領取不菲薪水的“白領先生”或“白領麗人”,著實贏得了世人羨慕的目光,甚至成為了大學畢業生追尋的職業。“白領”雖然是一種時髦的職業,但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性職業需要擠占了社會性職業需要。所以他們既有歡樂也有艱辛,既有掌聲也有淚水。許多人由於周而復始的緊張工作,累跨了身體,有的人年過而立依然孑然一身。這些人多數在外企或合資企業工作,外貌長相漂亮,品位、收入高,按常理,應該是能夠找到另一半的,但是由於自然性職業需要,占取了他們太多時間,消耗了他們太多的精力,無暇顧及終身大事,甚至還有的人即使結了婚,也要離婚。這就是為什麼大城市裡大齡青年多,離婚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可見,人們在擇業時,既要考慮到自然性職業需要,也要考慮到社會性需要,要從生活的全方位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2、物質性職業需求和精神性職業需求

物質性職業需求表現為對職業活動中物質方面的渴求,包括衣食住行等諸多方面,是人們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欲求,也是其他一切需求的基礎。精神性職業需求則是一個人在職業活動中對精神文化方面的渴求。比如掌握知識、對美的享受、創造的欲望等;再比如,職業活動促進了同事、朋友之間的感情交流,使人們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這將使你的精神更加愉悅。

央視報導過一位92歲高齡的著名學者,在解放軍總醫院住院三年,期間,每天都要在病房裡坐著輪倚伏案寫出2000餘字的、非常有價值的文章。有記者問他,“您已功成名就,況且年事已高,正在住院治病,為什麼還要堅持寫作呢?”他說:“能把我所知道的事情寫出來,告訴大家,留給後人,我感到很幸福,很高興,如果不能堅持寫作了,我感到是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如果在我的有生之年,我的思維還清晰,我會繼續寫下去,我準備再寫10年、20年。”寫作,就是這位學者的精神性職業需求。

3、合理的職業需求與不合理的職業需求

合理的職業需求與不合理的職業需求,主要是根據職業需求的可能性來區別的。認識這一點很重要。人們的職業需求是複雜多樣的,現實中不是每一個人的所有職業需求都能變成現實。有的需求經過努力可以實現,有的需求無論你怎樣努力也是實現不了的。

人的職業需求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職業結構的變化而變化的。人們在飛機誕生之前不可能產生當空乘人員的職業需求,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前,不會產生到外資企業去當“白領”的職業欲望。這就是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在計畫經濟時代,大學生沒有選擇職業的自主權,政府分配到你哪裡你就必須在哪裡工作,不管這個崗位適合還是不適合你,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年人的個性和才能的發揮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就業政策發生巨大變化、多種經濟形式和經營方式的快速發展,使得職業分類和職業崗位不斷增加,為職業選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大學生可以縱橫馳騁,自由選擇。面對社會上眾多職業,有科技含量高的,有知識含量高的,有體力勞動大的,有腦力勞動大的,有流動性強的,有固定一地的,有動手的,有動口的,有機械化的,有手工的,種類繁多,不勝枚舉。每一個求職人員都應該對自己的職業需求有一個客觀的、合理的、科學的分析、保持合理的職業需求,捨棄不合理的職業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夠找尋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

人的職業需求存在著合理與不合理兩種需求。合理的需求也可分為當時(或當年)能滿足的和一時不能滿足或相當一段時間內難以滿足的需求。能滿足的需求可以變成現實,一時間或相當長一段時間不能滿足的,只要是合理的、有希望實現的,均可以創造條件,努力爭取實現。

不合理的職業需求可分為不正當的需求和不現實的需求兩種。所謂不正當的需求,就是不在你的職業需求範圍內或者是你這個職業不可能實現的,儘管別人擁有、別人在享受,但對於你而言,這個職業卻是不必要或不應該有的,那么你就應該捨棄這種慾念,不要讓它成為你擇業的障礙。而不現實的需求,就是你的職業欲望不合時宜,或者是這個職業欲望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也無法實現的,即使它是合理的,但卻根本無法實現。這種不現實的職業欲望,也應該通過提高認識,儘快放棄,否則也會成為求職中的障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