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團主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尤其在二三十年代,職團主義在拉美獲得了引人注目的發展,成為當時影響拉美現代化道路的一種最為重要的政治理論。 但是,由於拉美國家沒有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職團主義的影響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職團主義對拉美現代化道路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政治方面,對經濟層面的影響是間接的。

職團主義於19世紀中葉出現在歐洲,20世紀初傳入拉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尤其在二三十年代,職團主義在拉美獲得了引人注目的發展,成為當時影響拉美現代化道路的一種最為重要的政治理論。
職團主義同樣主張變革,但它強調的是這種變革應該在國家和精英人物的領導下進行。與馬克思主義階級鬥爭學說不同的是,職團主義希望把工商界與工人階級都納入政治發展進程之中,使勞方和資方處在一種和諧的關係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歐洲國家的職團主義與法西斯主義联系在一起,它的名聲每況愈下,因此一般情況下人們很少再提及它。但是,由於拉美國家沒有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職團主義的影響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庇隆時期的阿根廷(1946-1955年)、瓦加斯時期的巴西(1930-1945年)以及其他一些拉美國家仍然在推行職團主義政策。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隨著庇隆、巴蒂斯塔和特魯希略的下台,以及民主化的發展使職團主義在拉美的影響有所下降。但在進入60年代後,軍人干政的浪潮開始席捲拉美,職團主義再次興起。
職團主義對拉美現代化道路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政治方面,對經濟層面的影響是間接的。20世紀30年代後,隨著拉美工業化的推進,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中產階級也作為一支新生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甚至農民的覺悟也在提升。各國當權者力圖將現代化進程引上一條有序的道路,以避免世界上其他國家在現代化道路上經常遇到的那種經濟發展與政治民主不合拍的問題。
可見,30年代後拉美的職團主義政權追求的目標是如何在加速發展工業的同時,使工會、農民組織、學生組織、工商界團體、各種利益集團和其他一些政治力量牢牢地控制在國家機器之下,以便為現代化進程創造一種穩定、和諧和有序的環境。正如美國學者維阿達所指出的那樣,職團主義使“拉美的經濟發展不經常受到現實中多元化帶來的破壞性趨勢的影響。”就此而言,職團主義的這一積極影響不容忽視。
必須指出的是,雖然有些職團主義政府(如多米尼加的特魯希略政府)在追求這一目標時採用了高壓手段,但大多數則是比較“善良”的。在委內瑞拉和秘魯,職團主義政府甚至將一些民眾組織納入政黨政治的框架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