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嶺醫巫閭山風景區

維的名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由觀音閣後部的“蓬萊仙境”摩崖上邊西去,就到了白雲觀。 體建築,在巨石砌成的台基上,建有大殿五楹,雄偉壯觀。

位於北鎮縣西和義縣 之東,綿延七八十里,風景秀麗,氣勢雄偉,主峰望海峰高 達866米。
山上名勝古蹟眾多。從遼、金開始,歷代在此都有所建設。 遼代有望海堂;金代有懸岩寺、勝鑒亭;明清兩代有玉泉寺、 清安寺、靈山寺、雲岩寺、具瞻亭、覽秀亭、會仙亭等。望 海堂建在醫巫閭山的主峰望海山上,據文獻記載,這裡是遼太祖長子、東丹王耶律倍的讀書處。據說天氣晴朗的時候, 從這裡可以望到渤海。望海山下東邊的山谷里,有遼代東丹 王耶律倍的顯陵和景宗耶律賢的乾陵。觀音閣在望海峰的南 面,明時稱清安寺。有前殿、正殿和東西配殿。閣中保存著 清乾隆皇帝題的“聖水盆”三字刻石及他題詠觀閣的石刻兩 方。由觀音閣進山後,沿石路向上,岩間題銘逐漸增多。據 說乾隆皇帝曾欽定“閭山八景”:道隱谷、聖水盆、桃花洞、 呂公岩、望海石、曠觀亭、萬年松、蝌蚪碑等。都在這一帶。 道隱谷又叫大石棚,在觀音閣的西側,是從石壁中斜出的一 塊屋檐形的巨石,構成一個天然石窟,裡面可容納數百人, 它的頂部有一股清泉垂落,它側面的山岩上刻有唐代詩人王 維的名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石棚的下面便是 蓮花狀的“聖水盆”,承接著棚頂落下的泉慫,叮咚有聲。 由觀音閣後部的“蓬萊仙境”摩崖上邊西去,就到了白雲觀。 由此向下,來到增福寺舊址,寺址前有一棵高大挺拔的古松, 名為“將軍松”,樹齡已有三四百年了。松前有“風井”。 由此向南為“南天門”,崖壁上多有題刻,再向東去,過“ 游目天表”,可順原路下山了。玉泉寺在觀音閣的南面,是 醫巫閭山的又一大風景區。由“南天門”踏南去,沿途有玉 泉寺、大朝陽寺,過鵝頭峰後,有吐雲寺、龍潭宮、圓通觀、 海雲觀、青岩寺等。玉泉寺,創建成於明代,民國年間重修, 有正殿三間,平房數間,正殿內塑三尊佛像和十八羅漢像。 鐘樓內懸清乾隆年間所鑄鐵鐘一口。海雲觀原名雲岩寺,始 建於元代,位於大蘆花山上。這裡山岩陡峭,下臨幽谷,景 致險奇。海雲觀的建築可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為立於 山巔的呂祖殿;中層為古樸典雅的石券門;下層為道觀的主 體建築,在巨石砌成的台基上,建有大殿五楹,雄偉壯觀。 殿東的台地上有歷代重修海雲觀石碑六通。
醫巫閭山峰巒奇秀,名勝眾多,既是遼寧省境內著名的風景 區,又是著名的水果產地。在瓜果成熟的季節來醫巫閭山一 游,邊品嘗鮮果,邊欣賞旖旎風光,一定會平添不少愜意、 浪漫的情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