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殘遊記自敘

老殘遊記自敘

《老殘遊記》,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署名鴻都百鍊生(又作洪都百鍊生)作,清代劉鶚(1857年—1909年)著,共有正編20回,續集9回,外編殘稿1卷,敘述江湖醫生老殘在游離所見所聞所為,文筆生動,大受好評。本作也是劉鶚唯一的小說作品。

作者

自敘

劉鶚 劉鶚

作者: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雲摶、公約。後更名鶚,字鐵雲,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鴻都百鍊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淮安楚州)。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李光(龍川)之後,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後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出身及家學

劉鶚出身官僚家庭,但不喜科場文字。他承襲家學,致力於數學、醫學、水利、音樂、算學等實際學問,並縱覽百家,喜歡收集書畫碑帖、金石甲骨。其《鐵雲藏龜》一書,最早將甲骨卜辭公之於世,“甲骨四堂”中的二堂(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劉鶚的影響。而劉鶚所刊刻研究三代文字的《鐵雲藏龜》等書,更是其拓印、系統研究古文字及其演變過程的代表作。

作品

《老殘遊記》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是劉鶚的代表作,流傳甚廣。小說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殘的遊歷為主線,對社會矛盾開掘很深,尤其是他在書中敢於直斥清官誤國,清官害民,指出有時清官的昏庸並不比貪官好多少。這一點對清廷官場的批判是切中時弊、獨具慧眼的、其描寫技術受到胡適盛讚。

作品原文

嬰兒墮地,其泣也呱呱①;及其老死,家人環繞,其哭也號啕。然則哭泣也者,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終也。其間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為衡。蓋哭泣者,靈性之現象也,有一分靈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際遇之順逆不與焉。

馬與牛,終歲勤苦,食不過芻秣,與鞭策相終始,可謂辛苦矣;然不知哭泣,靈性缺也。猿猴之為物,跳擲於深林,厭飽乎梨栗,至逸樂也,而善啼;啼者,猿猴之哭泣也。故博物家雲:猿猴,動物中性最近人者,以其有靈性也。古詩云:“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斷人腸。”其感情為何如矣!

靈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哭泣計有兩類:一為有力類,一為無力類。痴兒呆女,失果即啼,遺簪亦泣,此為無力類之哭泣;城崩杞婦之哭②,竹染湘妃之淚③,此為有力類之哭泣也。而有力類之哭泣又分兩種:以哭泣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為哭泣者,其力甚勁,其行乃彌遠也④。

《離騷》為屈大夫之哭泣⑤,《莊子》為蒙叟之哭泣⑥,《史記》為太史公之哭泣⑦,《草堂詩集》為杜工部之哭泣⑧;李後主以詞哭,八大山人以畫哭⑨;王實甫寄哭泣於《西廂》,曹雪芹寄哭泣於《紅樓夢》。王之言曰:“別恨離愁,滿肺腑難陶泄⑩。除紙筆代喉舌,我千種想思向誰說?”曹之言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意?”名其茶曰“千芳一窟”,名其酒曰“萬艷同杯”者:千芳一哭,萬艷同悲也。

吾人生今之時,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國之感情,有社會之感情,有種教之感情⑾。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鴻都百鍊生所以有《老殘遊記》之作也。

棋局已殘⑿,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內千芳,人間萬艷,必有與吾同哭同悲者焉!

作品注釋

①呱呱(gu):小兒哭聲。與形容鵝、鴨叫聲的“呱呱(gua)”讀音不同。

②城崩杞(qi)婦之哭 :杞婦,指杞梁之妻。傳說齊大夫杞梁隨齊侯伐莒國,死於莒國城下,其妻前往尋夫,枕屍痛哭,十日城崩。

③竹染湘妃之淚:湘妃,即湘夫人,舜的妃子。相傳舜死後,湘妃啼哭,淚灑竹枝,是為斑竹。

④彌:更加

⑤屈大夫:屈原,曾為出國三閭大夫,《離騷》的作者。

⑥蒙叟:莊周,自號蒙叟,著《莊子》。

⑦太史公:司馬遷,著有《史記》。

⑧杜工部:杜甫,唐朝詩人,曾任工部員外郎

⑨八大山人:朱耷(da),明末清初的著名畫家,自號八大山人。

⑩陶泄:發抒,宣洩。

⑾種教:種族和宗教。

⑿棋局:比喻當時的社會局勢。

作品譯文

嬰兒落地,他會呱呱而哭;等到他年老死去,家裡人圍繞在他身邊,則會號啕大哭。這樣看來,哭泣原來是用來了結一個人誕生和死亡兩件大事的。其間人品的高低,以為他哭泣的人的多少為衡量的標準。哭泣是靈性的表現,有一分靈性就有一分哭泣,與處境遭遇的好壞沒有關係。

馬與牛,終年辛勤勞苦,吃的不過是些草料,一直在人的鞭打下生活,稱得上是辛苦了,然而不會哭泣,是因為缺少靈性。猿猴這種動物,整體跳躍於深山老林,一點梨栗類的果子便能吃飽,最為快活,卻善於啼叫;啼叫,是猿猴的哭泣。所以,博物學家說;猿猴是動物中性情與人最為相近的。就因為它們是具有靈性的。故事說:“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斷人腸。”它們的感情是多么地豐富啊!

靈性產生感情,感情產生哭泣。哭泣可以分成兩類:一類為有力的哭泣,一類為無力的哭泣。那些痴兒傻女,丟了果子便哭,掉了簪子也哭,這是無力類的哭泣。而把城郭哭得崩塌的杞梁之妻的哭,把眼淚染上竹子的湘妃的哭,才是有力類的哭泣。有力類的哭泣又分成兩種:為哭泣而哭泣的,其力量較弱;不為哭泣而哭泣的,它的力量十分強大,它的作用也更為深遠。

《離騷》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哭泣,《莊子》是蒙叟莊周的哭泣,《史記》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哭泣,《草堂詩集》是杜工部杜甫的哭泣;李後主李煜以詞哭泣,八大山人朱耷以畫哭泣;王實甫寄哭泣於《西廂記》,曹雪芹寄哭泣於《紅樓夢》。王實甫在《西廂記》中寫道:“別恨離愁,充滿肺腑難以發泄。除用紙筆代替發泄。除用紙筆代替喉舌外,我千種思緒去向誰訴說?”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意?”在小說中,他把茶稱作“千方一窟”,把酒叫作“萬艷同杯”,其實不正是說:千芳一哭,萬艷同悲。

我們生活在現在這樣的時代,有個人身世引發的感情,有對家、國的感情,有對這個社會的感情,有對種族、宗教的感情。其感情越深,哭泣就越悲痛;這就是我鴻都百鍊生寫作《老殘遊記》的原因。

時局已殘破不堪了,我們這些人也將要老死,想要不哭泣,能嗎?我知道海內的“千芳”,人間的“萬艷”之中,一定會有與我一起哭一同悲的人!

作品賞析

人的一生以哭始,以哭終,真可謂以哭貫穿始終。有此獨特見解的作者還將進行分類,其中尤為讚賞文人學者通過寫作來宣洩,發抒胸中鬱積,作者將之稱為“不以哭泣為哭泣”的有力哭泣。作者生當風雨飄搖的清朝末年,他身體力行,將由身世、國家、社會、種教之情感交織成的悲憤訴諸筆端,寫下了《老殘遊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