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牆外出讓家人到處找
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其行為往往像頑皮的小孩。白雲區的肖伯今年81歲了,患老年痴呆症已經6年,他經常趁家人不注意爬牆外出,外出後又不知怎么回家,連家中子女姓名、電話、地址都說不出來,3個子女經常被“爸爸丟了”搞得焦頭爛額。子女專門為爸爸請了個保姆,但還是阻止不了爸爸出走。家人不得不在肖伯的衣服上註明家庭地址、電話,這樣一來,警察和保全成了他們家的常客,3個子女被折騰得痛苦不堪,精神幾乎崩潰。後來,家人把肖伯送到友好醫院的老年痴呆區才算安寧。
梁婆婆是海珠區人,今年已經78歲,她在家人眼裡是個非常難伺候的老人,其實她是患了老年痴呆症。她不準保姆和家人幫她沖涼,隨地大小便,把大便拉在花盆、臉盆里已經讓家人慶幸了。她還有一個可怕的習慣,就是亂開煤氣,幾次險些釀成煤氣 中毒 、爆炸事故。家人先後為她找了不下20個保姆,許多保姆最多只能堅持一個星期就熬不住了,有的保姆甚至連工資都不要就辭工了。
葉婆婆是香港人,今年63歲,退休前是一位幼兒教師,退休後,沒有了活潑可愛的孩子,頓時感到滿心的空虛和失落,她經常無緣無故發脾氣,有時微笑,有時痛苦,家人開始以為無所謂,後來發展成葉婆婆為了一件小事竟拿著刀拿著剪追人,家人才高度戒備。家人給葉婆婆作過多方治療,都起不到好的效果,就把她送到醫院住院了。
躲在床底看家人找不找得到
某區政府退休公務員彭伯,退休後,失落感很強烈,與以前的朋友、同事交往也明顯減少,他又不願意到公園人多的地方湊熱鬧,結果不知不覺就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他住在家裡時,經常躲在床底,讓家人找得很辛苦,他自己卻說看家人找不找得到他。他的老伴崔姨一次到街上買菜,回家時,兩手空空,不知道自己去幹了什麼,還一邊走一邊唱歌。夫妻倆本來感情很好,自有老年痴呆症後,兩人經常吵架,都說不認識對方了,說怎么一個不認識的人跑到家裡來了。家裡人開始以為父母“中了邪”,通過檢查後,才知父母得了老年痴呆症。
治療老年痴呆症最好多“動腦筋”
友好醫院老年關懷科的陳桂芳教授告訴記者,目前治療老年痴呆症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們多“動腦筋”,開發思維,讓他們從“大人變小孩的過程中再變回大人”,就是延緩大腦的退化萎縮,讓患者恢復一部分功能,使他們找回以前的感覺。在痴呆區,醫務人員特意組織患者玩丟手絹遊戲,教他們數從1到100的數字,引導他們唱革命歌曲。
友好醫院業務院長黎天鑒說,對老年痴呆症,目前還沒有找到特別有效的治療辦法,儘早發現,到醫院接受系統治療,可以延緩和改善病情發展。很多市民對老年痴呆症缺乏最基本的認識,對 老年人 早期的記憶力減退、性格改變,常常錯誤地認為是“正常”的,許多患者往往是在治療其他老年疾病時才發現的;在發現老人患老年痴呆症後,有些家庭能做到的就是請個人把患病老人“看守好”,家庭康復護理根本談不上;子女經常與老年人溝通,多交談,讓老年人做一些如下棋之類有益於大腦活動的事情,是減少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好辦法。
據專家說,一般人60歲以後就可能得痴呆症,如果從年輕時起及早預防,多動腦筋,到老年時患老人痴呆症的機會就會大大減少。
60歲以下的人也可能患早老性痴呆症,預防的方法也是一樣,就是平時不要讓腦筋偷懶,多動腦,勤動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