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公祖傳涼粉的由來
上世紀初葉,四川內江沱江邊,商賈雲集、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何平的外公羅智宏6歲起便在這裡的一個飯館當童工,一晃就是十幾年,外公學會了一門拿手的手藝,那就是做涼粉。
改革開放後,何平的外公是高梁鎮上的第一個個體戶——賣涼粉,他第一個辦執照。記得小時候外公賣涼粉才2分錢一碗,後來漲到5分錢。一根扁擔兩個框,挑在肩上晃悠悠。何平小時候就是吃著外公的涼粉長大的。記得小時候,外公每天晚上挑回來的硬幣比早上挑出去的涼粉還重。羅涼粉!羅涼粉!……走街串巷,外公自編的號子在小鎮的青石板路上流淌了幾十年,後來傳給了何平現在的舅舅。
何平的舅舅繼承了外公的衣缽,把羅涼粉在當地做到了家喻戶曉,是高梁鎮絕對的第一塊金字招牌。從早上7點賣到9點,準會賣光光,幾乎天天如此。十幾年來何平的舅舅就是一直幹這個事,每年輕輕鬆鬆賺個十來萬,優哉游哉的。反正每天就那么多量,要多的也沒有,但是也從來不用擔心涼粉賣不完。有一種情況可能會剩,那就是突然下雨了,剛剛來趕場的人一下子如鳥獸散般全消失了——紛紛趕回家插紅苕秧去了,何平的舅舅的涼粉就要剩了,不過一天到頭,這樣的日子也不會超過5天。
何平的舅舅的祖傳涼粉技術是絕不外傳的,曾經有他舅舅的嫂子安排她妹妹去學,都被拒絕了。
2009年回重慶後,何平考察了各種各樣的項目後,把目光盯上了舅舅的祖傳涼粉,並安排何平妹妹去學。
舅舅這下為難了,找來他的二哥(舅舅是老七),外公、外婆已經過世了,他二哥是這個家族裡的長兄了,舅舅說:“何平想來學涼粉,到重慶去賣,你看是教還是不教呢?”舅舅看他二哥沒搭話,又說:“你說不教吧,何平這孩子打小就和咱們關係挺好的;你說教吧,有違父親的遺訓啊!”考慮再三,還是決定教技術給我。
就這樣,老外公祖傳涼粉傳到何平手上了。
說個題外話,舅舅膝下一兒一女,都大學畢業了,在城裡打工,人也長得非常俊俏。舅舅幾十年賣涼粉,在高梁鎮也置下了不菲的家業。所以舅舅給兒子和女兒打電話,“回來吧,只要你們賣涼粉,房子、車子等啥子都好說!”可是兩個孩子偏不回來,“回來可以,其他啥子都好談,做涼粉,不行!”年輕人不喜歡這些傳統的小吃生意。
因為做涼粉苦啊、累啊,按照外公傳下來的這套手藝做涼粉,那其中的苦和累,絕不是現在這些80後、90後能吃得下來的,舅舅的兩個孩子心裡很清楚。但他們不知道,傳統的笨辦法,可以在不損害工藝實質的情況下,用現代工藝加以改造。
2009年12月10日,老外公祖傳涼粉的第一個店,在重慶沙坪壩區磁器口古鎮順利開業,這個僅2.5平米的地盤,開啟了何平的又一段創業人生。
老外公祖傳涼粉後面的故事,就是中央電視台、四川衛視、重慶衛視、重慶晚報、商界雜誌等媒體相繼報導的那些事兒了。
老外公祖傳涼粉的特點
1、色澤鮮亮、自然;
2、營養豐富,保留了豌豆的全部營養成分;
3、爽滑細膩;
4、有嚼勁
5、有豌豆的清香味道
6、保留、傳承了傳統飲食文化;
7、口味因人而異,任意調節,富有人性,.滿足各種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的人群;
8、口味豐富,辣而不燥,油而不膩;
9、沒有色素、沒有防腐劑,綠色健康環保;
10、新鮮衛生;
老外公祖傳涼粉的營養價值
老外公祖傳涼粉是豌豆涼粉,完全保留了豌豆的營養價值。
豌豆別名回回豆、荷蘭豆、麥豆,又稱蜜糖豆、蜜豆、青豆,上海附近地區稱"小寒豆"。一年生纏繞草本,高90—180厘米,全體無毛。每100克豌豆所含營養素如下:
熱量(105.00千卡)
蛋白質(7.40克)
脂肪(0.30克)
碳水化合物(21.20克)
膳食纖維(3.00克)
維生素A(37.00微克)
胡蘿蔔素(220.00微克)
硫胺素(0.43毫克)
核黃素(0.09毫克)
尼克酸(2.30毫克)
維生素C(14.00毫克)
維生素E(1.21毫克)
鈣(21.00毫克)
磷(127.00毫克)
鉀(332.00毫克)
鈉(1.20毫克)
碘(0.90微克)
鎂(43.00毫克)
鐵(1.70毫克)
鋅(1.29毫克)
硒(1.74微克)
銅(0.22毫克)
錳(0.65毫克)
豌豆與一般蔬菜有所不同,所含的止杈酸、赤黴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質,具有抗菌消炎,增強新陳代謝的功能。
1.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豌豆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尤其是含有優質蛋白質,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
2.防癌治癌:
豌豆中富含胡蘿蔔素,食用後可防止人體致癌物質的合成,從而減少癌細胞的形成,降低人體癌症的發病率。
3.通利大腸:
豌豆中富含粗纖維,能促進大腸蠕動,保持大便能暢,起到清潔大腸的作用。
全國媒體對老外公祖傳涼粉的報導(部分)
1、四川衛視《匯說天下》報導:重慶,律師轉行賣涼粉
2、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共同關注》報導:不當律師賣涼粉,小生意含大商機
3、中央電視台《新聞直播間》報導:律師轉行賣涼粉,小生意蘊含大商機
4、河北電視台農民頻道報導:眼光獨到:辭職律師的涼粉致富經
5、重慶晚報報導:他賣涼粉賣發了他最多月份能賣上萬份
6、《商界》雜誌報導:何平:賣涼粉創業的律師
7、仙人掌網報導:三代傳承、何平經營老外公祖傳涼粉年賺百萬
創業故事:我和老外公祖傳涼粉的這些年
(何平口述仙人掌網首席記者楊四春整理)
第一章:寒窗外苦讀,只為謀一條生路
我1968年出生於四川內江高梁鎮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1985年國中畢業時,因39分之差沒能考上高中。我家裡兄弟姊妹多,即使考上了父母也供不起,我索性就不奢望讀書這條路了,回家種了兩年莊稼。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作為家裡的長子,我太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一家人的命運,於是在種莊稼之餘,我到成都的培訓學校去學習孵化,計畫在家裡孵化一些新品種的雞鴨鵝苗來換錢。可惜那時能力有限,這個事終未變成我發財致富的門路。
舅舅是鎮上廣播站站長,也是當地修電視機、收音機的能手,我便跟著舅舅學修電視機。因文化有限,難以入行,1987年,舅舅把我介紹到重慶石橋鋪的外語學校,在這裡當起了一名水電工,一乾就是五年。
儘管那時的工資才60元/月,到後來漲到92元/月,但是對於一個剛進城的泥腿子來說,我已經是夠幸運的了。懷著感恩的心,我兢兢業業的把這份工作像侍弄自家菜園子一樣小心的侍候著,幾年下來,整個外語學校哪裡有幾個閥門、哪裡有幾根電線,我都了如指掌。我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學校領導及老師們的一致肯定。
農村孩子嘛,只有比別人多付出,讓別人看到你的成績,才不會被人瞧不起,才會有出息。那時我心裡是這樣想的。
工作之餘,我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學校的操場邊、路燈下,到處都有我的身影。白天夜晚加起來,每天不少於8小時。記得那是1989年4月的一天,中午飯時候,陳勇老師對我說,“你那么愛讀書,乾脆就去讀自考吧!”吃完飯丟下飯碗,我立馬趕到沙坪壩工人村的自考辦去諮詢,確實有自考!第一次知道天底下還有自考這回事。我當時那個興奮啊,無法言表。
各種形形色色的自考專業列了整整一面牆,我選擇了讀法律專業。當時上半年的考試已經報過了,我只能報下半年10月份的考試,我報了四科,立馬就買了四科教材,開始發瘋的自學。
從此,我便更加爭分奪秒的利用業餘時間自學。那時候,水電工需要經常到學校的行政樓去領各種材料、五金備件等。就連去領材料的這點時間我也捨不得浪費,邊走路邊看書一直走到行政樓,領好材料後把書放在材料框裡,幹完活後又貓在牆角繼續學習。
為了更好的保護好書本,我用報紙包了厚厚的兩層書皮,書脊處用膠布裹了又裹,儘管這樣,但是每本書到最後都還是被我讀得破爛不堪。因為我就只有國中文化,很多字不認識,我就查字典、把讀音、釋義等標註在旁邊,時間久了,一本書上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
1989年10月,我第一次走進自考考場,四科全過。特別是考第一科法律基礎理論,三個小時的考題我半個小時就基本做完了,為了謹慎起見,我還是反覆檢查、修改,磨蹭到考試結束前30分鐘才走出考場。走出考場的那一刻,我平生第一次感覺到了輕飄飄是什麼感覺,那種春風得意的感覺此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從那以後,我一發不可收拾,每次都報六科,基本上是全過。後來我還有多餘的時間,就又報了漢語言文學、行政管理和文秘三個專業的自考。
1992年,我拿到了心儀已久的大專法律文憑。
說實話,我想拿本科文憑。
但是,這得考外語。可是,國中畢業的我,對外語的認識也就是僅僅知道26個英文字母而已,國中學的幾個單詞,早已經還給老師了。
既然我在外語學校上班,我就想到旁聽日語,和學校的日語老師商量好了,每次他給學生上日語課,我就坐在最後一排旁聽。
某副校長知道這個事了,找到我談話,他說,根據國家的規定,成年人是不允許在中學生課堂旁聽的……
從副校長辦公室出來,我當即就有了辭職不乾的念頭。我當時覺得再在這裡待下去已經沒什麼意思了,反正自考文憑也拿到了,我怕個啥!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那時就是自卑的自尊心在作祟,也是無知的狂妄罷了。
我要求辭職,當時的校長和後勤主任他們多次挽留我。我想,在外語學校的歷史上,校長出面留一個臨時工,我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吧。校長和主任確實捨不得我走,畢竟這個四川來的小伙子五年來在這個學校留下的吃苦、踏實、肯乾、肯學的印象,每個人都很清楚。校長看我去意已決,硬要讓我給她寫一個書面的辭職報告。其實我心裡清楚,我就一個臨時工,換作別人,不想幹了直接走人就是了,哪還需寫什麼辭職報告,她這是在換個法子挽留我。
我照辦了!1992年正式離開了外語學校——我來重慶的第一個工作單位,也是第一個夢開始的地方。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有些依依不捨。
第二章、向張國榮、蔡國慶學開相館
從外語學校出來後,我從朝天門批發市場進了一些日用百貨,回老家內江鄉鎮去趕場賣,或許是因為性格、能力和經驗等欠缺的緣故吧,這個買賣我沒能幹下來,很快就放棄了。
走投無路,我又回到重慶,在建築工地給人打工,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每天收工下來,從頭到腳厚厚的一層灰,人的樣子都沒有了,我覺得再幹下去,連起碼的一丁點的做人的尊嚴也沒有了。傷心至極,我必須重新尋找機會。
後來,經外語學校的一個老師的介紹,我到了渝中區魯祖廟附近的張國榮攝影器材公司,搞設備維護維修。說來挺搞笑,那時在重慶,除了這個張國榮,還有一個同行叫蔡國慶,偶爾你會聽到“歡迎張國榮、蔡國慶”一類的話,不過這可不是什麼明星演唱會,就是重慶當時照相行業兩家做得比較好的企業的老闆而已。
外語學校的老師介紹我去張國榮那裡的理由就是“這個小伙子肯乾”,的確,我一路走來,就是憑著這個“肯乾”和“捨得乾”,用我們重慶話說,那就是“捨得乾慘了!”
我先是被派到上海的器材廠家學習了兩個月,回來就負責彩擴部的所有設備的維護和維修,還要經常下去各個區縣去做售後服務,教客戶如何使用、維護、維修這些沖擴設備和照相器材。
照相這個行業對於我來說又是一個全新的行業,我也有太多的不懂、不會。怎么辦?買書回來自學。那段時間,每次到了區縣,白天干活,晚上我就在小旅館裡整夜整夜的看書看報,自學攝影理論。
在張國榮彩擴部幹了一年多。到1993年,我向老闆買了一套沖擴設備,舊的,3萬多塊錢,新的要6萬多,不敢買。我沒錢,是舅舅投資的。我和舅舅在內江老家合夥開沖印部,可是在內江我們還是沒能把這個生意幹起來。
1994年,我把沖擴機搬到了綦江打通。
當時打通鎮上的相館的攝影技術水平不太好,還不會室內彩照、夜景等“技術活”,我雖然幹這行時間不長,但是憑著自己的自學和拜師各大相館,以及對設備的熟悉,我的照相和沖擴還是不錯的。
在打通開照相館,還是找了一些錢。不過那時沒眼光,錯過了一些機會,比如那時剛剛推行身份證,要是把這個業務接下來,那說不定我早就發了。後來估計一年不少於十萬元利潤,可自己沒有那個眼光,看不到那個市場,可嘆、可笑!那時我始終不想待在打通這個山溝溝里,始終認為年輕人應該到外面去闖蕩。所以,1998年,我離開了打通,照相館生意也因此宣告終結。
第三章、自學三個月的“何大律師”
有人建議我去考律師。
其實從1992年法律自考專業畢業後,我從來沒有想過去考律師,可能是自卑和信息閉塞的緣故吧。
但是此時好像也沒有更好的出路,就考律師吧。
我把大學的法律課本全部買回來,硬拼了三個月,1998年10月份參加全國律師考試,運氣不錯,順利過關,總分高出分數線3分。
有人說我是幸運,其實不是,此時雖然離我讀法律自考時已經相距十來年,不說別的,法律基礎理論體系在這十年間的升級、衍進已經很厲害了,我拿著當時的大學法律課本都看不懂,但是,我就憑著自己頑強、高效的自學,把這些書本一本本啃下來,憑實力順利通過律師考試的。
1999年,我拿到了律師資格證,2001年拿到了律師執照。這期間,我在重慶市第一律師事務所實習、工作,一直乾到2003年。期間,我辦了許多行政官司,幫老百姓告官,還辦了很多免費的援助案子,在多家報社上寫了很多法律方面的稿子,為百姓做了無數次的免費諮詢,應該說,乾律師也還幹得不錯。
第四章、ISO9000開啟管理諮詢生涯
2002年,我參加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培訓,並通過了考試,成為了一名IOS9000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員。在給企業提供法律服務的同時,我也開始給企業做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審核、認證、培訓、諮詢等工作。
這期間,我先後給重慶市急救中心、青木關醫院、沙坪壩醫院、西南鋁加工廠的下屬企業等做過質量管理體系方面的諮詢和培訓工作。
記得,當時在重慶市急救中心化驗科,主任問我,“小伙子你懂不懂檢驗?”我說我不懂,但是我接著說,我懂得從管理的角度、從質量管理體系的角度,如何讓你們科室的工作開展得更加高效、讓病人更滿意……主任聽後頻頻點頭,安排科室人員參加我的培訓,在我的指導下順利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審核和認證。
我還記得,當時的青木關醫院,派了28個人到江北的藍箭賓館聽我講課。聽了課後,一科室主任對我說,我們先還有情緒,覺得花這么多錢不值,現在我們都覺得我們醫院有希望,我們回去後要把醫院辦得更好。
走訪青木關醫院,我震驚了。別的不說,婦產科每一間病房,石灰牆發霉、發黑,簡直叫恐怖。我不明就裡,問了幾個醫生,醫生讓我猜,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其中的緣由。“猜不出來吧?”“這是當地的一個習俗,是產婦把自己的奶水潑到牆上,據說這樣可以使得產婦以後的奶水更加充足……”
我暈,這是什麼邏輯!在我的指導下,醫院領導當即組織開會、整改,一個星期下來,整個青木關醫院煥然一新,如新建的醫院一般:過道擺上了鮮花、櫃檯整潔、牆面刷新,就連衛生間的小間都全部粉刷一新。
做律師和做管理,也許做管理的貢獻更大,我的工作中心便偏向了做管理諮詢。
這個時候的我,已經在管理諮詢方面幹得得心應手了,不過,幹得很多,收穫未必滿意,每個月的收入也就三四千塊錢,這何時才能讓我在重慶買得起房?還不說別的!
第五章、倦鳥歸林繼續衣缽
2003年農曆大年三十那天,我揣了5000塊錢,提了十幾件衣服,還有幾十斤重的書,從重慶出發,2004年農曆大年初一,來到了浙江台州。因為我妹妹在椒江打工,便到了她那裡落腳。
在椒江找工作很順利,我進了台州縱橫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不過,整個公司三個月都沒接到一單業務,繼續待下去看不到希望。我又到另外一個諮詢公司,幹了三個月,期間也幹了不少大事,但是老闆亂整,亂花錢,收入多但是開銷更大,很快把公司整垮了。
緊接著我去了隆標集團,當時該集團年產值是4個億,600多人的企業,我在裡面做人力資源管理,負責人事、行政、工傷、後勤、食堂等。在這裡幹了幾個月,最後是失敗而走,不是幹得不好,而是第一次做企業辦公室工作,不懂辦公室的潛規則,不知道把成果向老闆“展示”。
舉個例子吧,隆標集團是當地的標桿企業,經常有人來參觀、考察。每次一有人來,工廠都要立馬組織全廠員工大掃除。用我們重慶話說,每次都是屎急了才挖茅坑。我去了之後,從管理的角度從根本上解決了這類問題。但是老闆看不懂,他反而會質問你,“為什麼馬上有人來參觀了你還坐在辦公室?”他的意思是你為什麼還不趕緊安排全員大掃除。其實是他自己不知道,這個時候已經不需要再那樣去做了,但他不知道呀!
我是個直性子,只認幹事,廢話沒有。這種風格在這裡沒有生存的土壤,我悻悻而走。後來幾年我一直在台州做企業管理諮詢,搞培訓。到2007年,我服務過的企業有五六十家,聽過我講課的人超過12000人。
也就是這一年,經朋友介紹,我到了山東濰坊的浩信集團,在這個4000多人規模的企業里當行政總監兼人力資源副總,一直乾到2009年。
在外面東奔西走這么多年,我確實累了,此時家裡老母親身體也不好,需要人照顧。早在2008年,我老婆就在重慶巴南的李家沱買了一套房,倦鳥歸林,2009年下半年,我回到了重慶,裝修好了新房,家人團聚、其樂融融,久違的這一天,來得是遲了些,但是終於還是來了。
生活還得繼續。短暫的休養之後,我又再次起航。此時身上只有5萬塊錢,乾什麼呢?
我開始到處考察項目,先是瞄準洋人街,押金要十萬,沒錢,否定了,然後盯上重慶的愛心亭,一樣要押金,也被否定,賣衣服、開超市、做菜生意……也都一一PASS掉了。
浙江的朋友天天打電話來當說客,回來吧,乾你的老本行。也有律師朋友教我重操舊業,當律師,給我20萬年薪。說實話,我拿不定主意了。
回顧自己這么多年的奮鬥歷程,真是一路“乾”出來的,但是2008年買房時還是貸款買的。我舅舅就靠賣涼粉已經買了三套房了,不求人一分錢。過去,我總瞧不起這個生意,覺得髒、累,現在想想,這小小涼粉不簡單啊!畢竟從小吃外公的涼粉長大,骨子裡是有涼粉情節的。
我最後選擇了做涼粉,老外公祖傳涼粉到後來還真被我做出名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