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觀
位於南國藥都湖南省郴州市安仁縣安平鎮境內,歷史悠久,道教聖地,為安仁宗教文化一大勝景。
老君觀位於縣安平鎮境內,歷史悠久,道教聖地,為安仁宗教文化一大勝景。主持何書慧道長。 老君觀歷經時代久長,民間流傳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但真正為道教界和宗教管理部門所推崇的就是其非常規範的管理,各項制度齊全,落實非常到位。同時,多年來,以引導信士積極與社會主義相適應,與和諧社會建設相適應。教育信眾遵紀守法,一心向善,使周邊一帶民風甚正。 2006年3月28日,老君觀被命名為“湖南省重點寺觀教堂”。
安仁縣安平鎮石門村永樂江邊有一處古寺觀叫老君觀,它位於武功山南麓余脈的鐘鼓嶺。此嶺半腰徒壁上天生一個石洞,喇叭口,八字形,高4。65米,寬6。2米,深30餘米。洞頂有道筆直筆直的天然裂縫痕,長達4米多。洞內寬敞,有石桌,有泉水,冬暖夏涼。傳說太上老君常與仙人下凡在老君觀石洞弈棋。為紀念太上老君光顧,自唐代天佑四年(公元907年)以來,當地百姓就在此洞內供奉太上老君佛像,朝拜活動延續千餘年,香火不絕。遊人嘆曰:此地乃天造佛道聖地。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歷代不少文人慕名前來覽勝,並留下手跡及文章。
據清同治《安仁縣誌。外紀。寺觀》記載:“老君觀,在縣東南二十里石門渡北岸。內有石洞,相傳郴州何孟春侍郎讀書於此。道光七年創建前殿。”《安仁縣誌。外紀。游寓》云:“何孟春,號燕泉,郴州人,官禮部侍郎。未遇時,聚生徒講學於邑之龍源村石門寺後寓老君觀讀,題有詩”何孟春幼年隨父隱居老君觀,粗衣糲食,究史窮經,筆耕硯田。入朝後,他有感於安仁人民的縷縷深情,經奏準朝廷減免安仁糧賦多年。歿後當地百姓為紀念這位恤民勤政的朝官,在老君洞內建立塑像,朝夕供奉。
清代竹田舉人陳其呂,手泐 “天開石洞”匾額,並賦詩“天造古觀,開闢亦嘉,石山戴土,洞鎖煙霞。大清道光七年丁亥仲秋吉旦,竹田陳其呂翔千氏敬題並泐
民國34年,時任安仁縣教育局局長樊成章書寫遊記:“民國三十四年清明,是日天高氣爽,余邀幾位門生,信步去游老君觀。觀處石門永樂江畔,風景幽雅,地勢雄偉,空氣涼爽,大有避暑聖地之稱。洞裡有天開石洞,秉燭入內,洞深丈余,內藏有石凳數條,石桌子一張。相傳是太子老君與來往仙人弈棋處。觀門首有“為天下谷”匾額,系陳其呂手泐,筆勢遒勁,安仁書家無出其右
上世紀50年代,開挖永定渠時,石洞前的四垛觀宇被毀,後幾經浩劫,老君觀淪為廢墟。70年代末,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撥亂反正,中華民族宗教文化得以振興。各界仁人義士奔走呼籲復建老君觀,應者雲集,紛紛捐款出力。90年代初何書慧首士進入老君觀,積極謀劃,群策群力,不到十年一個雄偉巍峨的老君觀 建築屹立於鐘鼓嶺之腰,樂水之濱。
老君觀殿堂於1998年竣工,緊靠天開石洞喇叭口左右擴展,寬敞清靜,富麗堂皇。左邊安座炎帝、文昌帝君、何侍郎、六母塑像;右邊是聖帝及形態各異的八仙。太上老君端座天開石洞中央。
老君觀1998年正式登記為“道教活動場所”,並連續多年被郴州市宗教局評為“五好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活動雙文明單位。”2005年6月安仁縣人民政府公布老君觀為縣級文物保護。2006年,湖南省宗教局頒發老君觀“湖南省重點寺觀教堂”。老君觀可與南嶽的“黃庭觀”、“玄都觀”齊名,聲名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