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大講義:中國史學通論中國文學史

管子創法學通論之文體 漢書仿史記之文體 漢書藝文志之文體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時代文藝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5月1日)
叢書名: 老北大講義
平裝: 21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38726305, 7538726306
條形碼: 9787538726305
尺寸: 23.4 x 17 x 1.4 cm
重量: 358 g

作者簡介

朱希祖(1879~1944),一代史學大家、南明史研究權威,他既繼承了老師章太炎的治史精華,又對西洋史學理論寬容地吸收,既重視歷史史實的考據,又強調歷史哲學的重要,這在新史學的建設中,就方法論而言,代表了一種正確的治學方向,在中國史學史的早期研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史:中國史學通論》講述了:《中國史學通論》是在中國史學史方面最早的講義,在此之前,還沒有人在大學講堂里系統講授這類內容。《中國文學史》內容涉及文字音韻訓詁、文章修辭寫作、文體文法、文學與國家、地理、考古、外交之關係、文章中德學之養成關係等,體例相當混雜。雖說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文學史,但由這《中國文學史:中國史學通論》作為開端,促進了新的文學秩序的形成,確實是有開創意義的著作。

目錄

中國史學通論
中國史學之起源
一 史字之本誼
二 有文字而後有記載之史
三 再論書記官之史
四 未有文字以前之紀載
五 再論追記偽托之史
六 論歷史之萌芽上
七 論歷史之萌芽下
中國史學之派別
一 編年史
二 國別史
三 傳記
四 政治史與文化史
五 正史
六 紀事本末
附錄
一 太史公解
二 漢十二世著紀考
中國文學史
第一篇 古文籀文小篆八分草書隸書北朝書唐以後正書之變遷
一 論未有書契以前之世界
二 論書契創造之艱難
三 論書契開物成務之益
四 論五帝三王之世古文之變遷
五 古文藉許書而存
六 六書之名義區別
七 六書之次第
八 古文籀文之變遷
九 籀文以後之變遷
十 大篆小篆之變遷
十一 傳說文之統系
十二 篆隸之變遷
十三 篆隸與八分之別區
十四 隸草之變遷
十五 北朝南朝文字之變遷
十六 唐以後正書之變遷
第二篇 古今音韻之變遷
一 群經音韻
二 周秦諸子音韻
三 漢魏音韻
四 六朝音韻
五 經典釋文音韻
六 廣韻
七 唐韻
八 集韻
九 宋禮部韻
十 平水韻
十一 翻切
十二 字母
十三 雙聲
十四 六朝反語
十五 三合音
十六 東西各國字母
十七 宋元明諸家音韻之學
十八 國朝顧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引之諸家音韻之學
第三篇 古今名義訓詁之變遷
一 虞夏商周名義訓詁之變遷
二 列國風詩名義訓詁之變遷
三 春秋戰國名義訓詁之變遷
四 爾雅兼收周秦諸子之名義訓詁
五 秦始統一名義訓詁之變遷
六 方言之訓詁名義變遷最繁
七 釋名考經籍名義可據
八 廣雅萃集漢儒箋注名義訓詁
九 唐顏師古匡謬正俗
十 南唐徐鉉說文新附字
十一 陸佃埤雅之名義
十二 朱子究心名義訓詁之據
十三 宋儒名義訓詁之疏密
十四 駢雅之潤色詞章
十五 天算家名義訓詁之變遷
十六 地輿家名義訓詁變遷
十七 製造家名義訓詁之變遷
十八 古人名義訓詁不可拘執
第四篇 古以治化為文今以詞章為文關於世運之升降
一 皇古治化無徵不信
二 虞唐治化之文
三 夏後氏治化之文
四 殷商治化之文
五 豳岐治化之文
六 文武治化之文
七 闕里治化之文
八 鄒孟治化之文
九 荀子治化之文
十 秦始皇治化之文
十一 漢以後治化詞章之分
十二 六朝詞章之濫
十三 唐人以詞章為治化
十四 五代之治化所在
十五 遼金治化之文不同
十六 宋元治化之廣狹詞章之工拙
十七 明人之治化詞章誤於帖括
十八 論治化詞章並行不悖
第五篇 修辭立誠辭達而已二語為文章之本
一 孔門教小子應對之法
二 六年教以數與方名之法
聞一知二之捷法
四 舉一反三之捷法
五 反言以達意之法
六 虛字聯絡實字達意法
七 虛字承轉實字達意法
八 虛字分別句讀以達意法
九 虛字以為發語詞達意法
十 虛字為語助詞達意法
十一 虛字語助詞用為疑問法
十二 虛字用於形容詞法
十三 虛字用為讚嘆詞法
十四 修辭分別雅俗異同法
十五 修辭必求明密法
十六 修辭當知顛倒成文法
十七 修辭引用古人成語法
十八 修辭勿用古字古句法
第六篇 古經言有物言有序言有章為作文之法
一 高宗純皇帝之聖訓
二 言有物之大義
三 總論篇章之次序
四 初學章法宜分別綱領條目
五 初學章法宜先明全章之意
六 初學章法宜立柱分應
七 初學章法宜因自然次第
八 初學章法宜知層疊進退
九 初學章法宜知承接收束
十 初學章法宜知首尾照應
十一 初學章法宜知引用譬喻
十二 初學章法宜知調和音節
十三 初學擴充篇幅第一捷法
十四 初學篇法宜一意貫注
十五 初學篇章宜分別文之品致
十六 治事文之篇法
十七 紀事文之篇法
十八 論事文之篇法
第七篇 群經文體
一 經籍為經國經世之治體
二 周易言象數之體
三 周易文言之體
四 周易支流之別體
五 尚書今古文辨體
六 尚書家為古史正體
七 禹貢創地誌之體
八 洪範為經史之別體
九 詩序之體
十 三百篇兼備後世古體近體
十一 淫詩辨正
十二 周官為會典之古體
十三 儀禮為家禮之古體
十四 禮記創叢書之體
十五 春秋創編年之體
十六 三傳辨體
十七 經學隨時而變體
十八 皇朝經學之昌明
第八篇 周秦傳記雜史文體
一 逸周書為別史創體
二 大戴禮為傳記文體
三 周髀創天文志歷志之體
四 國語創戴記之體
五 國策兼兵家縱橫家輿地家諸體
六 世本創族譜之體
七 竹書紀年仿春秋之體
八 山海經與禹貢文體異同
九 穆天子傳非本紀體
十 七經緯文體之大略
十一 神農本草創植物教科書文體
十二 黃帝素問靈樞創生理學全體學文體
十三 司馬法創兵志之體
十四 家語與論語文體之異同
十五 孔叢子創世家之體
十六 晏子春秋創諫疏奏議之體
十七 呂氏春秋創官局修書之體
十八 漢以來傳記述周秦古事之體
第九篇 周秦諸子文體
一 管子創法學通論之文體
二 孫子創兵家測量火攻各法文體
三 吳子文體見儒家尚武之精神
四 九章算術文體之整潔
五 墨子發明格致新理之文體
六 老子創哲學家衛生學家之文體
七 莊子文體真偽工拙之異同
八 列子創中國佛教之文體
九 文子之文體冗雜
十 商君書創變法條陳之文體
十一 韓非子創刑律之文體
十二 公孫龍子創辨學之文體
十三 鬼谷子創交涉之文體
十四 鷂冠子不立宗派家之文體
十五 屈子離騷經文體之奇奧
十六 諸子偽書文體之近於古者
十七 諸子佚文由近入輯錄之體
十八 學周秦諸子之文須辨其學術
第十篇 史漢三國四史文體
一 史記為經天緯地之文
二 史記通六經自成一家之文體
三 史記本紀世家文體之辨
四 史記世家列傳文體之辨
五 史記十表創統計學之文體
六 史記列傳文體之奇特
七 褚少孫裴駟司馬貞張守節諸家增補史記文體
八 歸震川評點史記之文體
九 漢書仿史記之文體
十 漢書地理志之文體
十一 漢書藝文志之文體
十二 漢書西域傳文體
十三 班昭續成漢書八表並天文志之文體
十四 後漢書紀傳後附論贊之文體
十五 司馬彪續漢書志之文體
十六 三國志文體之創例及正統所在
十七 裴松之注三國志之創例
十八 讀史勿為四史所限
第十一篇 諸史文體
一 晉書文體為史臣奉敕纂輯之始
二 宋書文體皆因前人之作
三 南齊書文體多諛辭
四 梁書陳書文體成一家之言
五 魏書文體惟官氏志最要
六 北齊書文體自成一家規模獨隘
七 北周書文體欲復古而未能
八 隋書文體明備十志尤稱精審
九 南北史仿史記紀傳之文體
十 新舊唐書文體之異同
十一 舊五代史文體仿三國志新五代史文體仿史記
十三 宋史文體之繁舛
十三 遼史文體之簡要
十四 金史文體中交聘表最善
十五 元史文體多疏舛
十六 明史文體集史裁之大成
十七 編年文體溫公通鑑似左氏朱子綱目似公谷
十八 三通文體之異同
第十二篇 漢魏文體
第十三篇 南北朝至隋文體
第十四篇 唐宋至今文體
第十五篇 駢散古合今分之漸
第十六篇 駢文又分漢魏六朝唐宋四體之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