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樓

翰林樓

“翰林樓”既是一個關啟防禦的望樓,又是一座紀念明初翰林院編修、國子監司業董琰的建築。董琰( 1352-1419 年),字子莊,流坑董氏第十六代,文肇 · 淳派裔孫。明洪武五年( 1372 年)中舉,明洪武二十五年應徵辟入京,初為雲南學官,後調任交州府茂名(屬今廣東省)知縣。因其才華和政績,在楊士奇等人的推薦下,入朝為翰林院編修,並參加《永樂大典》的修。後任北京國子監司業、趙五府右長史,死後,被舉祀入樂安縣鄉賢祠。他是明代早期流坑的才子,備受當地人的尊崇,也為他的同僚們所推服,他又是流坑經曆元代近百年衰落後科宦復興的第一位顯赫人物。翰林樓本來是一座小小的望樓,就因為紀念他而成了村中有名的建築。 該樓位於賢伯巷東口,坐西向東,為二層磚木結構。樓平面近正方形,其前、後辟方門相對,形成東西過道。前門對江,後門通巷。上層的前後牆均辟有望窗,身置其間,前可望遠山近水,後可觀檐宇巷道。 樓的正面檐宇下磚刻“翰林”橫額,兩側下為“數封天子詔,當代帝五師”磚刻聯。門楣上嵌有“少司成第”磚刻橫匾,為明代宰輔楊士奇所題書,門旁還磚刻明代文淵閣大學士金幼孜所題贈:“國史總裁望重一時鎖闥,英才樂育名高天下宗師”一聯。樓的後面,望窗之上有“恩榮”磚刻立幅;門楣上為江西學政鄒學柱題書的“盛世絲綸”磚刻橫匾。牆體樓面雖斑駁古舊,但名人題書的磚刻仍風骨猶存,給小小的望樓增添了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氛。 據萬曆十年( 1582 年)《流坑董氏族譜》記載,為紀念董琰,在明代原建有“少司成坊”於穿珠巷口。村中長老說,穿珠巷即現在賢伯巷的東段,可能是因董琰被舉為鄉賢后,而改名賢巷,賢巷與其西段的伯巷合而稱之為賢伯巷。現在“少司成坊”不存,現存兼有望樓的紀念性功能的“翰林樓“,系清乾隆元年( 1736 年)冬,由董氏文肇 · 淳派胤清支房(材伯房)主持重修之物。

“翰林樓”既是一個關啟防禦的望樓,又是一座紀念明初翰林院編修、國子監司業董琰的建築。董琰( 1352-1419 年),字子莊,流坑董氏第十六代,文肇 · 淳派裔孫。明洪武五年( 1372 年)中舉,明洪武二十五年應徵辟入京,初為雲南學官,後調任交州府茂名(屬今廣東省)知縣。因其才華和政績,在楊士奇等人的推薦下,入朝為翰林院編修,並參加《永樂大典》的修。後任北京國子監司業、趙五府右長史,死後,被舉祀入樂安縣鄉賢祠。他是明代早期流坑的才子,備受當地人的尊崇,也為他的同僚們所推服,他又是流坑經曆元代近百年衰落後科宦復興的第一位顯赫人物。翰林樓本來是一座小小的望樓,就因為紀念他而成了村中有名的建築。 該樓位於賢伯巷東口,坐西向東,為二層磚木結構。樓平面近正方形,其前、後辟方門相對,形成東西過道。前門對江,後門通巷。上層的前後牆均辟有望窗,身置其間,前可望遠山近水,後可觀檐宇巷道。 樓的正面檐宇下磚刻“翰林”橫額,兩側下為“數封天子詔,當代帝五師”磚刻聯。門楣上嵌有“少司成第”磚刻橫匾,為明代宰輔楊士奇所題書,門旁還磚刻明代文淵閣大學士金幼孜所題贈:“國史總裁望重一時鎖闥,英才樂育名高天下宗師”一聯。樓的後面,望窗之上有“恩榮”磚刻立幅;門楣上為江西學政鄒學柱題書的“盛世絲綸”磚刻橫匾。牆體樓面雖斑駁古舊,但名人題書的磚刻仍風骨猶存,給小小的望樓增添了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氛。 據萬曆十年( 1582 年)《流坑董氏族譜》記載,為紀念董琰,在明代原建有“少司成坊”於穿珠巷口。村中長老說,穿珠巷即現在賢伯巷的東段,可能是因董琰被舉為鄉賢后,而改名賢巷,賢巷與其西段的伯巷合而稱之為賢伯巷。現在“少司成坊”不存,現存兼有望樓的紀念性功能的“翰林樓“,系清乾隆元年( 1736 年)冬,由董氏文肇 · 淳派胤清支房(材伯房)主持重修之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