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寺[陝西西安市寺廟]

翠微寺[陝西西安市寺廟]
翠微寺[陝西西安市寺廟]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原名翠微宮,位於西安長安區灃峪灤鎮南淺山上的黃峪寺村,是唐太宗李世民避暑養病的離宮,始建唐代初年,唐貞觀十年廢,貞觀二十一年重修,名曰翠微宮。元和中年改為翠微寺。

概況

翠微寺[陝西西安市寺廟] 翠微寺[陝西西安市寺廟]

翠微寺:原名翠微宮,位於西安長安區灃峪灤鎮南淺山上的黃峪填充村,是唐太宗李世民避暑養病的離 宮,始建唐代初年,唐貞觀十年廢,貞觀二十一年重修,名曰翠微宮。元和中年改為翠微寺。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因病死於翠微宮,據傳唐太宗駕崩的先天晚上還和玄奘三芷法師在宮談了許久,太宗死後高宗李治在公卿擁戴下宮內含風殿登基,翠微宮籠山五苑,宮北開門日雲霞門,有翠微殿、太子宮、含風殿、宮西開金華門有安善殿,冀州進士張昌齡五期作《翠微宮頌》,唐人《題故翠微宮》詩,翠微寺倒株松?可見當時翠微寺是十分壯觀的。後來大詩人劉禹錫無有一道《翠微寺有感》,描寫唐太宗游幸時的情景(吾王昔游幸,離宮雲院開,朱旗迎夏早涼軒避暑來,湯餅賜都尉,寒冰頌上才,龍顏不可望,王座生塵埃)。詩仙李白也曾與友人在一年秋末從子午峪口西行,沿清華山而南,遊覽了翠微寺,並寫了《答長字崔少府叔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沙泉見寄》,詩曰:“初登翠微宮,復憩金少泉,踐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圓,飲彼後下流,結夢突溪煙,昆湖夢洋水,龍駕空茫然”。

雪村友梅與翠微寺

600多年前有一位日本僧人雪村友梅曾在西安南郊終南山的翠微寺任住持,這在中國佛教史上尤為罕見。而這座今人鮮知的寺廟,曾有唐朝英主太宗李世民在此升遐,著名高僧玄奘在此居留,李白、孟浩然等大詩人因其詠唱,更是充滿傳奇色彩。近日,西北大學教授李健超在中日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上揭示出這奇光長掩的歷史一頁。

李健超教授考證,昔日翠微寺的遺址應在現今長安區灤鎮黃峪寺村。翠微寺原是唐  太宗貞觀年間命著名建築大師閻立德設計建造的,唐太宗終老時來此避暑,玄奘也曾陪從至其彌留。後改置為寺,唐代詩僧空上人、無可等在此駐錫,詩人李白、孟浩然、賈島等與他們都有詩歌唱酬。公元14世紀,18歲的日本僧人雪村友梅來到中國,朝禮祖庭,尋訪名宿,歷盡艱險磨難。1327年元朝皇帝敕封雪村友梅為“寶覺真空禪師”的法號,住持翠微寺。

作為禪宗信徒的雪村友梅為什麼不去江浙禪寺而選中翠微寺駐錫?李健超考證,這與翠微寺當時仍香火不衰有關:唐末長安多數佛教寺院夷為廢墟,而地處終南山的翠微寺尚無大的損毀,因此元代皇帝才敕令雪村友梅住於此寺。此外,翠微寺在唐代為文人、名僧和詩僧駐留交遊之地,雪村友梅擅長文學,為慕先賢之蹤跡而來也有可能。雪村友梅是日本國越後白鳥鄉(今新潟縣長岡市白鳥町)人,不僅佛法高妙,留居中國22年深得漢學真諦。

李健超教授在紀念陝西歷史博物館開館15周年舉行的“唐代文物與中日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說,雪村友梅是元代來華日僧中第一位,也是惟一在中國佛教寺院任住持的高僧。

翠微寺遺址

翠微寺,又名永慶寺,原名翠微宮,位於西安長安區灃峪灤鎮南淺山上的黃峪填充村。其前身為唐武德八年(625年)四月初所建的太和宮,貞觀十年(636年)廢。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四月,李世民為避暑而建,由將作大匠閻立德主修,五月即成,命名為翠微宮。其宮籠山為苑,氣勢浩大,太宗在建玉華宮詔令中說道:“近因群下之志,南營翠微,本絕丹青之工,才假林泉之勢,峰居隘乎蛟睫,山徑險乎焦原”,描述了建造翠微宮的狀況。正門北開,名雲霞門。朝殿名翠微殿。寢殿名含風殿,旁有太子別宮。正門西開,名金華門。內殿名喜安殿,與翠微宮連延500多米。此宮建成後,進士張昌齡為其作了《翠微宮頌》,深得李世民讚賞。此後,李世民每年都到此避暑。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因病死於翠微宮,據傳唐太宗駕崩的先天晚上還和玄奘三芷法師在宮談了許久,太宗死後高宗李治在公卿擁戴下宮內含風殿登基,翠微宮籠山五苑,宮北開門日雲霞門,有翠微殿、太子宮、含風殿、宮西開金華門有安善殿,冀州進士張昌齡五期作《翠微宮頌》,唐人《題故翠微宮》詩,翠微寺倒株松?可見當時翠微寺是十分壯觀的。後來大詩人劉禹錫無有一道《翠微寺有感》,描寫唐太宗游幸時的情景(吾王昔游幸,離宮雲院開,朱旗迎夏早涼軒避暑來,湯餅賜都尉,寒冰頌上才,龍顏不可望,王座生塵埃)。詩仙李白也曾與友人在一年秋末從子午峪口西行,沿清華山而南,遊覽了翠微寺,並寫了《答長字崔少府叔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沙泉見寄》,詩曰:“初登翠微宮,復憩金少泉,踐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圓,飲彼後下流,結夢突溪煙,昆湖夢洋水,龍駕空茫然”。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廢翠微宮為翠微寺,宋太平興國年間更名永慶寺,此後日漸湮沒。
金代趙秉文亦有《翠微寺》詩有“南山深鎖翠微宮,寺在南山十里東”之句。《元和郡縣誌》載:“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又改翠微寺為永慶宮”。南宋曾一度荒廢。由明弘治六年(1493年)秦王朱誠泳的記游詩及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重修永慶寺住持纂碑》和金代舍利塔等材料看,至少由北宋到明萬曆年間,永慶寺依然存在。”
宮殿建築遺址,據1984~1987年李健超、魏光、趙榮調查,位於灤鎮皇峪村山間一塊平台上,民眾稱為下營、中營、上營,平台南北長1公里,東西約0.5公里。下營附近1公里範圍內,田間地頭尚留有大量唐代殘磚碎瓦,有蓮花紋方磚、素麵方磚、粗繩紋條磚、素麵條磚、蓮花紋瓦當等,這些磚瓦與唐大明宮出土的磚瓦極相似,當系初唐遺物。此外,還有蹲獅兩尊,風格渾厚,頗似唐代雕刻,有明秦藩王賓竹道人朱誠泳《登翠微》詩殘碑一塊,詩云:“翠微深處翠微宮,避暑當(年)說太宗”等,更證明此處乃唐翠微宮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