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貴州地質局石油大隊1959年命名。命名剖面位於貴州施秉城北東7km處的下翁哨。
沿革
命名時的翁哨組,系指在盆地內出露的一套含褐煤的湖沼相沉積,時代定為新第三紀。1960年,周明鎮等依據哺乳動物化石認為其時代可能為中新世。以後,中國地質科學院孫孟蓉等(1979)依孢粉研究將該組與青海民和盆地謝家組上段對比,劃歸下中新統。李雲通(1984)、李傳夔等(1984)也主張將它置於早中新世。近年來,貴州地礦局(1987)從採獲的輪藻 Amblyochara cf. Miranda 和腹足類等化石進行綜合分析,認為它代表晚漸新世至中新世的沉積。
特徵
為灰綠色含礫粘土岩夾灰黃色泥質砂岩及數層褐煤;底部為角礫岩夾礫岩。它不整合於奧陶系之上;並被第四系假整合覆蓋。厚99~135m左右,由盆地邊緣向中心逐漸增厚。該組產介形類、輪藻、腹足、孢粉以及少量的哺乳動物化石。介形類有Candona (Pseudocandona) subequalisalta、 Ilyocypris gibba、 Paracandona euplectella等5屬8種; 輪藻為Amblyochara cf. Miranda、Sphaerochara sp.、 Rhabdochara sp.; 腹足類數量豐富,主要有Micromelania sp.、 Hydrobioides shenyangensis、 Bithynia shalingensis等; 孢粉以Trochodendron、 Alnipollenites、 Liquidambarpollenites、 Pinuspollenites 為主體;而哺乳動物化石只有 Brachyodus sp.。本組僅分布於貴州施秉城北東的下翁哨盆地,面積0.2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