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1958年建躍進公社,1959年更名為義堂公社。1984年改稱義堂鎮,同年由義堂鎮、馬廠湖鄉劃出部分村建朱保鄉。1996年,義堂鎮面積53.7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轄周井鋪、孫家朱里、劉家朱里、王家朱里、戴家莊、尤家村、圈裡、埠北頭、小義堂、堰東、堰西、大塢埠湖、小塢埠湖、下坡、大義堂、小葛莊、苑家朱里、大葛莊、堰角莊、麻家莊、後城子、前城子、後鄉、北屠蘇、南屠蘇、西吳家屯、沂洪莊、營子、西趙莊、西孟家莊、化沂莊、乾沂莊、丈埠屯、姜家嶺、南樓35個行政村;朱保鄉面積48.8平方千米,人口3.4萬,轄大朱保、團埠屯、孫家莊、後耿家埠、前耿家埠、邱家莊、大芝房、孟莊行、葛疃、小芝房、東單、西水磨頭、東水磨頭、小朱保、田家圍子、西莊、東樓、曹家莊、韋家巷、胡家巷、張家行、商家莊、前寨、愛國、陳圍子、港上、涑河南、三義莊、富衣莊、橋西、西安莊、沙溝崖、泰和莊等33個行政村。
2002年,義堂鎮轄35個行政村,15614戶、52727人,面積53.17平方千米,鎮區人口39938人;撤銷朱保鄉,設立朱保鎮,轄33個行政村,10031戶、36716人,面積48.81平方千米,鎮區人口17182人。2011年8月,撤銷朱保鎮,併入義堂鎮。
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懷山帶水,擁島藏寺,境內最高峰艾山,占地580畝,海拔256米;河流縱橫,北有祊河,南有涑河,蔡河、文河貫穿全境,江北最大的市內原生態島--屠蘇島,面積3.2平方公里,水面3.5平方公里,島上環境優美,風景怡人,銀杏古樹參天,野生禽鳥嬉戲,極具旅遊開發潛力。歷史文化悠久,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史前大汶口、龍山文化至商周秦漢的小谷城遺址,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甘露寺等文化古蹟,形成了義堂獨具特色的文化底蘊。
經濟建設
經濟發展迅速,特色產業明顯。民營企業起步較早,形成了以板材為主,化工、機械、建材、食品、塑膠為輔的六大產業集群,全鎮現有民營企業4000多家。2010年規模企業達221家,實現利稅26.6億元。是全國聞名的“板材之鄉”,年加工各類木材1200萬方,生產人造板10億張,創產值200億元,生產7大系列100多個品種,年出口創匯1.2億美元。以義堂為中心的板材產業帶動周邊探沂、棗溝頭、方城、馬廠湖以及費縣、沂水、河東、羅莊幾個縣區近8000家企業,成為全國四大板材加工基地之一。
產業布局合理,城鎮化水平高。按照“東商、西工、中服務”的產業發展布局,形成了東部商貿新城、西部工業新區和中部歐洲小鎮三大板塊。高速公路以東17平方公里按現代商貿新城的設計,規劃對接大臨沂,建設融入主城區,對中心鎮區17平方公里按歐洲風情高點定位,建設特色小鎮;把中心鎮區以西的區域,規劃建設成產值過300億元的國家級板材產業集群和兩個產值過100億的化工、機械產業園區。小城鎮日臻完善,基礎設施及配套完備,鎮駐地建成區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主要道路框架基本形成,硬化道路75條,面積500萬平方米;污水、燃氣管網已完成鋪設;在全國率先實行了“合村並點”, 全面啟動了農民居住樓房化,全鎮村莊規劃成“一個中心居住區、十大片區”,已建設居住樓280棟。
下一步,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依託改革試點的平台,以經濟建設為核心,以城鎮化建設為載體,以改善民生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和諧穩定為保障,實施“工業強鎮、改造亮鎮、開放活鎮、和諧立鎮”四大戰略,實現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加快建設產業特色鮮明,配套設施齊全,生態環境優美,宜居宜商宜業,充滿生機活力的臨沂西部新城。
鎮村建設
遷村並點舊村改造步伐加快,“八大社區、一個中心居住區”建設快速推進。投資6200萬元新建公寓樓30棟,全鎮已建成公寓樓91棟,面積9.8萬平方米。加強社區內水、電、暖、綠化等基礎配套建設,投資260萬元完成了戴家莊等5條道路硬化,投資3600萬元,完成了祊河濱河大道、引祊入涑、臨西十路等市、區重點項目的拆遷清障,完成臨西工業園工業二路的硬化,硬化面積10.35萬平方米。栽植補植綠化苗木1000株,完成綠化面積24.59萬平方米。全鎮設固定建材市場、農貿市場5處,市場面積130萬平方米。市場交易種類有建材、日用百貨、服裝布匹、五金土雜、蔬菜水果、圖書等120多個。商業戶達670戶,商業服務網點380個,集貿市場交易額1.6億元,社會商品零售額6700萬元。有金融機構3個,居民存款餘額9億元。保險事業有辦事機構1個,代辦網點38個,險種10餘個,參保戶3028戶,占全鎮總戶數的32%。
農業情況
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以蔬菜、林果、苗木為主的特色高效農業。全鎮發展蔬菜700畝、花卉400畝、林果220畝。依託六和公司,培植以飼養豬、牛、羊、肉雞、鴿子、狐狸為主的養殖業,奶牛存欄量200頭,培植養殖大戶200戶,全鎮大牲畜存欄量達1.5萬頭,肉雞存欄量50萬隻。開發祊河、涑河2條經濟林帶,發展豐產林3000畝,兌現夏糧直補資金18.78萬元。實現農業產值8000萬元。2006年,全鎮人均純收入5360元,居民儲蓄存款9億元,電視入戶率和自來水入戶率分別達65%和90%。全鎮共建成公寓樓91棟,有18個村實行了糧油供應。全鎮私人轎車達到3000餘輛。
教科文衛
全鎮共有中學1處、國小8處,教職工436名,在校學生7480人,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建有計畫生育人口學校1處,民辦學校2處,幼稚園36處,入園兒童1000人。 全鎮共培養農業、林果、養殖等專業技術人才476名,有科技推廣服務站40個。以鎮農技推廣站為龍頭的鎮、工作區、村三級科技推廣服務網路已形成,科學種田水平不斷提高。
文化事業全面發展,有線電視普及成果顯著。鎮建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文化活動室,民間有業餘劇團、藝術隊,民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全鎮架設了有線電視光纜,35個村開通有線電視,用戶達6500戶。鎮中心衛生院占地8776平方米,建築面積4146平方米,有醫務技術人員81人、病房38間、床位80張;年診量達6.1萬人次,住院治療3510例,營業額330萬元。
社會工作
社會和諧穩定,民生全面發展。經濟發展,社會秩序良好,民眾安居樂業,生活福利待遇不斷提高,2010年全鎮村集體年收入突破8000萬元,有32個村實行了村民糧油供應制度,對60歲以上的老人定期發放生活補助,新農合參合率100%,農村養老保險工作全面推開,建有醫院23處、省級規範化學校和省一級敬老院各2處;文教衛生設施配套,有大型文化廣場和健身廣場8處,省級規範化學校和省一級敬老院各1處,自來水、有線電視、網通、科普教育實現了“村村通”。
計畫生育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計畫生育基層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有服務室、人口學校、協會活動室36處,新開闢宣傳欄、公開欄、閱報欄76個。經孕情查訪、產後術後隨訪及“三生、三優”服務達100%。推行工作重心下移,實行村民自治,計畫生育率達99.04%。全鎮人口自然增長率3.5‰。
深入開展“平安義堂”創建活動。加大法制宣傳教育,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大力推廣電子監控系統,實施“個十百千”工程,不斷提高技防水平;大力推行治安防範承包等有償站崗巡邏形式,實行村村站崗、鎮查崗制度;堅持領導公開接訪制度、民情日和黨員活動日制度,定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及時化解各種不安定因素和矛盾苗頭。建有全區首個鎮級消防站,配備消防車2輛,工作人員10名。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改善環境質量。
文明建設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獲“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省文明村鎮”稱號。先後為市婦聯“綠色家庭”、區“美在農家”、司法調解、精神文明建設準備了現場,全鎮共評“好媳婦”“好婆婆”200名,共有15個單位被評為區級文明單位,湧現出“十星級文明戶”1500戶、“美在農家”1300戶,民眾爭創率達89%。
著名人物
1、楚名相令尹子文:
令尹子文(約公元前708—前626年),是春秋前期楚國的著名政治家。他出生於斗氏家族,名谷於菟,字子文,困曾任令尹,故稱為“令尹子文”。他為官清廉,勤於政事,治績顯著,深受百姓愛戴,被後人譽為名相。《左傳》記載:斗谷於菟是春秋早期楚國若敖家族的斗伯比與鄖國(今雲夢、安陸一帶)國君女兒的非婚生子,生下後被遺棄於古夢澤,後鄖君到古夢澤遊獵,發現老虎在哺乳這個嬰兒。回去後得知是其外孫,於是派人將嬰兒抱回宮中哺養,先秦時期楚國一帶方言中,稱乳為“谷”,老虎為“於菟”,於是取名“谷於菟”,意思是靠虎奶餵活的孩子。後來,楚成王執政期間,三次出任令尹,先後長達28年,他三起三落,歸田不慍,復出不驕,一生勤於國事,不蓄私財,他的賢能和為人,一直為後人所景仰,真可謂名垂千古。
2、漢孝子黃香:
黃香(?—約106年),字文強,江夏郡安陸(今雲夢義堂)黃崗村人,是古代24孝子之一。是東漢時的名臣,官至一品尚書令。京師號稱“江夏黃童,天下無雙”,黃香以孝行聞名於世,主要在於他“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這也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倫理道德的一個重要核心內容。他遵從“為人之子,安親為上”的古訓,自幼就知孝敬父母,是一個以“孝”著名的大孝子,被後人尊稱為中國傳統孝道的代表。在《二十四孝》中,“黃香扇枕”,列為一孝,而在近千年來用作中國兒童啟蒙課本的《三字經》中,更以黃香為中國孝子的第一代表,故有“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之語,聞名於世,可見黃香行孝,在老一輩中國人中,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歷史上以孝義治國安幫,以孝立身儒家的事例不勝枚舉,黃香更以忠孝兩全,既孝父母,又孝人民更孝國家而聞名於世。
3、張尉柏(1868年—1930年),名焯,號正誼。出生於雲夢義堂張套村。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清光緒年間,考取秀才,名噪桑梓。1903年,留學日本,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化學系。留學期間,深感列強入侵,清廷無能,國勢衰微,經常與進步同學探討救國方略,尋求拯救中華之道。1905年,他與雲夢籍留日學生一起加入孫中山創建和領導的同盟會,積極擁護”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成為當時雲夢籍人在日本首先倡導民主革命的五位傑出人物之一。尉柏先生學成歸國後,積極宣傳革命,支持革命黨人,資助革命事業,為辛亥首義作出了積極貢獻。辛亥革命後,他走上了教育救國之路,為祖國的教育事業竭盡了畢生精力。作為具有民主思想的學者,一生修身養性,潛心學術,嚴訓子女,他為人敦厚誠樸、淡泊名利,常吟陶淵明的《歸去來辭》以明志。給後人留下了如何做人的寶貴財富。
4、楊蘭田:楊蘭田是華中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他創造性的套用物理理論研究天體現象而碩果纍纍,經常登上全國和國際天文學術會議的講壇。從而成為蜚聲中外的天體物理學家。楊蘭田是義堂唐崗村人,他的父親於20世紀20年代到武漢任基督教傳教士,1930年10月楊蘭田生於武漢,日本侵略軍入侵中國,迫使楊蘭田避回家鄉,在鄉間塾學開始童蒙學業。抗戰勝利前夕,重回武漢進入文華中學學習。他在學校刻苦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中學學業,被推薦保送至華中師範學院。1954年,楊蘭田畢業於華中師範學院物理系,由於成績優秀,他被留校任教。在華師物理系,他先後講授《力學》、《理論力學》、《高等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恆星結構與演化》等十門課程,他管教管導,教育育人,刻苦認真,治學不倦,深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顯著,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和優秀共產黨員。曾擔任過中國天文學會高能天體物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湖南省天文學會副理事長、國際天文學會與美國天文學會會員、華師大物理系主任、校委會委員、物理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華師大天體物理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