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教育部關於印發《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的通知
教基一[2014]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完善義務教育治理體系,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推動學校依法辦學、科學管理,根據《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我部研究制定了《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就義務教育學校管理工作提出了92條要求,現予印發,請結合本地實際遵照執行。
教育部
2014年8月2日
標準
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
為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完善義務教育治理體系,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推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下簡稱學校)依法辦學、科學管理,根據《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制定本標準。
學校管理水平直接關係到學校的辦學質量。學校管理標準既應考慮辦學條件的改善,更要強調學校內涵的提升。本標準針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提出具體要求,也是對學校和校長進行考評的重要依據。
本標準的發布與實施,將推動學校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實現學校治理的法治化和規範化。
一、基本理念
(一)育人為本 全面發展
堅持育人為本、全面發展的辦學宗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全面加強和改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將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促進公平 提高質量
樹立公平的教育觀和正確的質量觀,提高辦學水平,教好每一個學生,切實保障學生平等的受教育權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建設適合學生髮展的課程,實施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安全和諧 充滿活力
建設安全衛生的學校基礎設施,完善切實可行的安全、健康管理制度,開展以生活技能和自護、自救技能為基礎的安全和健康教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平安校園、和諧校園,為師生創造安定有序、和諧融洽、充滿活力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四)依法辦學 科學治理
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提升校長依法科學治理能力,拓寬師生、家長和社會民眾參與學校治理的渠道,建立健全學校民主管理制度,構建和諧的家庭、學校、社區合作關係,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內容
管理職責 | 管理任務 | 管理要求 |
一、平等對待每位學生 | 維護學生平等入學權利 | 1.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教育行政部門的相關規定,落實招生入學方案,公開範圍、程式、時間、結果,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2.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不舉辦任何形式的入學或升學考試,不以各類競賽、考級、獎勵證書作為學生入學或升學的依據。 3.實行均衡編班,不分重點班與非重點班。編班過程邀請相關人員參加,接受各方監督。 4.實行收費公示制度,嚴格執行國家關於義務教育免費的規定。 |
建立“控輟保學”工作機制 | 5.執行國家學籍管理相關規定,使用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做好學籍管理。 6.執行學生考勤制度,每天統計學生到校、上課信息,實行缺勤跟蹤。 7.及時將學生輟學情況書面上報主管部門,在義務教育年限內為其保留學籍,在學籍系統中進行標註。 8.主動聯繫輟學學生家長,針對輟學原因,積極幫助學生返校。 | |
滿足需要關注學生的需求 | 9.制定保障教育公平的制度,通過宣傳欄和校園網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不讓一名學生因學習、家庭、身體、性別等因素而受到歧視。 10.堅持合理便利原則滿足適齡殘疾兒童隨班就讀需要,並為其學習、生活提供幫助。 11.創造條件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建立資源教室,配備專兼職教師。 12.為需要幫助的兒童提供情感關懷,優先滿足留守兒童寄宿需求,寄宿制學校可通過購買服務等形式配備服務人員。 | |
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 提升學生道德品質 | 13.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公民意識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等,讓學生熟記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4.貫徹落實《中小學生守則》,讓學生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15.發揮各學科獨特育人功能,統籌課程資源,落實全員責任,體現綜合育人。 16.創新德育形式,開展適合的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 17.在學校管理各個環節分層開展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 18.落實《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科學開展心理輔導。 |
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 19.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激發和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20.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2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 22.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 |
增強學生 身體素質 | 23.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開足並上好體育課,使每個學生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養成體育鍛鍊習慣。 24.制訂並實施陽光體育運動方案,積極開展體育活動。每年舉辦全員參與的運動會。 25.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定期開展學生體檢或體質健康監測,重點監測學生的視力和營養狀況,及時向家長反饋。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將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及體質體能健康狀況等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26.配齊體育教師,加強科學鍛鍊指導和體育安全管理。有效利用體育場地和設施器材,滿足學生體育鍛鍊需要。 27.科學合理安排學校作息時間,家校配合指導好學生課外活動,保證每天小學生10小時、國中生9小時睡眠。 28.保障室內採光、照明、通風、課桌椅、黑板等設施達到規定標準,端正學生坐姿,做好眼保健操,降低學生近視率。 | |
提高學生 藝術素養 | 29.按照國家要求開設音樂、美術、書法課。利用當地教育資源,開發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藝術教育課程,培養學生藝術愛好。 30.按照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課時數和學校班級數配備藝術教師,設定藝術教室和藝術活動室,並按照國家標準配備藝術課程教學和藝術活動器材,滿足藝術教育基本需求。 31.面向全體學生組織開展藝術活動,因地制宜建立學生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 32.充分利用社會藝術教育資源,利用當地文化藝術場地資源開展藝術教學和實踐活動,有條件的學校可與社會藝術團體及社區建立合作關係。 | |
培養學生 生活本領 | 33.增加學生勞動和社會實踐的機會,適當布置學生家務勞動,培養勞動觀念,掌握初步勞動技能。 34.為學生在校園內參加勞動創造機會,採用“校園加農戶”等方式積極組織學生參與衛生保潔、綠植養護、種植養殖等與學生年齡相適應的勞動。 35.充分利用各類綜合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到基地開展學工、學農等綜合實踐教育活動。寒暑假布置與勞動或社會實踐相關的作業。 36.指導學生利用學校資源、社區資源完成個性化作業和實踐性作業。 | |
三、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 加強教師管理和職業道德建設 | 37.要求教師熟知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常開展師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強教師立德樹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38.引導教師加強學習,閱讀經典,提高修養。要求教師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範健康,舉止文明禮貌。 39.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人格,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收受學生或家長禮品,不從事有償補課。 40.健全教師管理制度,保障教師合法權益,完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41.關心教師生活狀況和身心健康,經常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定期安排教師體檢。 |
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 42.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課程標準,熟練掌握學科教學的基本要求。 43.定期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說課、評課等校本研修,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 44.落實《中國小班主任工作規定》,制定班主任隊伍培訓計畫,定期組織班主任學習、交流和培訓,提高班主任組織管理和教育能力。落實班主任工作量計算、津貼、獎勵、表彰等待遇和保障。 45.加強教師教學基本功考核,提升教師國語水平,規範漢字書寫,增強學科教學能力和信息技術套用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 |
建立教師專業發展支持體系 | 46.完善教師培訓制度,制訂教師培訓規劃,指導教師制定專業發展計畫,建立教師專業發展檔案。 47.按規定將培訓經費列入學校預算,支持教師參加必要的培訓,落實每位教師五年不少於360學時的培訓要求。 48.引進優質培訓資源,定期開展專題培訓,促進教研與培訓有機結合,發揮校本研修基礎作用。 49.鼓勵教師利用網路學習平台開展教研活動,建設教師學習共同體。 | |
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 建設適合學生髮展的課程 | 50.落實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嚴格遵守國家關於教材、教輔管理的相關規定,確保國家課程全面實施。不拔高教學要求,不加快教學進度。 51.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每學期組織一次綜合實踐交流活動。 52.根據學生髮展需要和學校、社區的資源條件,組織開發校本課程。 53.引導教師創新課程實施方式,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課堂效率。 |
實施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 | 54.定期開展教學質量分析,研究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機和個別化學習需要,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提高教學有效性。 55.建立基於過程的學校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統籌課程、教材、教學、評價等環節,主動收集學生反饋意見,及時改進教學。 56.採取啟發式、討論式、合作式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7.合理控制作業量,布置分層作業,創新作業方式。 | |
建立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 | 58.實施綜合素質評價,重點考察學生的品德發展、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對照中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指標體系,開展檢查,改進教育教學。 59.建立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做好學生成長記錄,真實反映學生髮展狀況。 60.減少考試次數,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考試內容不超出課程標準,考試成績不進行公開排名,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 |
提供便利實用的教學資源 | 61.按照規定配置教學資源和設施設備,指定專人負責,建立資產台賬,定期維護保養。 62.建立圖書館(室)、實驗室、功能教室等的使用管理制度,面向學生充分開放,提高使用效益。 | |
五、營造和諧安全環境 | 建立切實可行的安全與健康管理制度 | 63.積極藉助政府部門、社會力量、專業組織,構建學校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組織教職工學習有關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規,落實《中國小校崗位安全工作指南》。 64.建立健全學校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採取切實措施,確保學校師生人身安全、食品飲水安全、設施安全和活動安全。有校車的學校嚴格執行國家校車安全管理制度。 65.制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預防和應對溺水、交通事故、不法分子入侵、校園暴力、自然災害和公共衛生事件。 |
建設安全衛生的學校基礎設施 | 66.配備保障學生安全與健康的基本設施和設備,落實人防、物防和技防等相關要求。 67.將校舍安全信息等錄入國家教育信息管理系統並及時更新,定期對校舍、食堂、廁所、體育場地和器材、消防設施、飲用水設施等進行檢查,及時消除安全衛生隱患。校舍安全隱患要向主管部門及時書面報告。 68.設立衛生室或保健室,按要求配備專兼職醫務人員,落實日常衛生保健制度。 69.設定安全警示標識和安全、衛生教育宣傳櫥窗,定期更換宣傳內容。 | |
開展以生活技能為基礎的安全健康教育 | 70.有計畫地開展生命教育、防災減災教育、禁毒和預防愛滋病教育。 71.普及疾病預防、飲食衛生常識以及生長發育和青春期保健知識。 72.落實《中國小幼稚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提高師生應對突發事件和自救自護能力。 | |
營造尊重包容的學校文化 | 73.樹立尊重差異的意識,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營造多元包容、和睦相處的環境。 74.培養學生法律意識和規則意識,營造體現法治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教育引導學生依法上網、文明上網、健康上網、安全上網。 75.做好校園綠化、美化、淨化工作,合理布置和設計校園,有效利用空間和牆面,建設生態校園、文化校園,發揮環境育人功能。 76.每年通過科技節、藝術節等形式,因地制宜組織豐富多彩的學校活動。 | |
六、建設現代學校制度 | 提升依法科學管理能力 | 77.每年組織學習《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增強法治觀念,提升依法治校能力。 78.依法制定學校章程,規範學校治理行為,提升學校治理水平。 79.制定學校發展規劃,確定年度實施方案,客觀評估辦學績效。 80.健全管理制度,建立便捷規範的辦事程式,完善內部機構組織規則、議事規則等。 81.指定專人負責學校法制事務,或聘請專業機構、人員作為法律顧問協助學校處理法制事務。 |
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 82.定期召開校務會議,民主決策學校重大事項。 83.發揮學校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 84.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及學校發展的重要事項,提交教代會討論通過。 85.設定信息公告欄,公開校務信息,保證教職工、學生、相關社會公眾對學校重大事項、重要制度的知情權。 86.落實學校領導接待日制度,設立校長信箱,搭建信息溝通平台,聽取學生、教職工和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87.發揮少先隊、共青團、學生會、學生社團的作用,引導學生自我管理或參與學校治理。 88.建立師生申訴調解機制,暢通師生權利的救助渠道。 | |
構建和諧的家庭、學校、社區合作關係 | 89.完善家長委員會,設立學校開放日,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治理,形成育人合力。 90.引入社會和利益相關者的監督,密切學校與社區聯繫,促進社區代表參與學校治理。 91.主動爭取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支持學校改革發展。 92.有序開放學校體育文化設施,服務社區居民。 |
三、實施要求
(一)本標準是對學校管理的基本要求,適用於全國所有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鑒於全國各地區的差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可以依據本標準和本地實際提出實施意見,細化標準要求。在實施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步實施,逐步完善,促進當地學校治理水平的提升。
(二)本標準對學校治理工作提出具體要求,是學校工作的重要依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師培訓機構要將本標準作為校長和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結合當地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使廣大校長和教師充分了解基本要求,掌握精神實質,指導具體工作。
(三)學校要將本標準作為學校治理的基本依據,樹立先進的學校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機制。校長和教師要按照本標準的要求規範自身的管理和教育、教學行為,把標準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四)教育督導部門應按照本標準修訂完善義務教育學校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和標準,開展督導評估工作,促進學校規範辦學、科學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
解讀一
推動義務教育學校依法辦學科學管理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就《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答記者問
2014年8月,教育部制定印發了《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以下簡稱管理標準)。為什麼要制定管理標準?管理標準有哪些主要內容?如何推動管理標準的貫徹落實?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請您介紹一下教育部為什麼要給學校管理工作制定標準?
答:首先,制定管理標準是落實規劃綱要、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加強學校管理的要求,確定了“完善中國小學校管理制度”的具體發展任務。制定管理標準,為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相關要求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操作策略和檢驗標準,將有效促進學校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內涵發展。
其次,制定管理標準是實現管理育人、構建和諧校園的迫切要求。立德樹人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核心所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校管理是學校工作的重要方面,是育人的重要途徑。當前,一些學校管理水平不高,問題較為突出。2014年5月,北師大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發布“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積極心理環境指數”,顯示我國11%的中國小校處於“心理環境預警線”之下,在學校紀律秩序管理、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學生自主發展等軟環境指標上存在突出問題,說明學校基本管理的各個方面都急需指導和改善。制定管理標準,有利於指導學校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實施科學管理、民主管理,發揮管理的育人功能,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再次,制定管理標準是規範辦學行為、推進科學治理的現實需要。規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是義務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當前,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管理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有的學校在管理上還有不少薄弱環節,辦學行為不規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亂招生、亂補課、亂收費,存在安全隱患等。制定管理標準,基本可以回應解決學校管理“管什麼”的問題,為學校依法辦學、科學管理提供參考和依據,有利於地方教育部門規範學校辦學行為,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最後,制定管理標準是轉變政府職能、理順政校關係的具體體現。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是本屆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需要轉變教育管理方式,建設服務型政府,推進管辦評分離,進一步理順政府、學校和社會的關係。教育部的職能定位主要是“制定標準、發現典型、督導檢查”。制定管理標準符合教育領域簡政放權的總體要求,是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進行監督、指導和服務的重要手段,是轉變政府職能的具體體現。
問:請您介紹一下管理標準是怎么來的?
答:一是對基層實踐經驗的總結。管理標準所提出的92條管理要求是對各地規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有關規定的科學總結。如遼寧省制定了《遼寧省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的規定》,提出12個方面36條規定。湖南省出台了《關於進一步規範普通中國小辦學行為的規定》,提出23條具體規定。山西省孝義市制定實施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水平評估方案》,設定了4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61個三級指標,涵蓋了領導管理、師資隊伍建設、特色學校建設、課堂教學改革、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內容。這些地方性檔案對規範學校辦學行為、提高管理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對教育部已有檔案的匯總。管理標準起草過程中,我們先後蒐集了40餘部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檔案,並對檔案相關內容進行整理研究,使標準的有關要求有了檔案依據。2014年4月,我們又根據新的形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標準文本,體現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並根據近期發布的加強中國小德育工作意見、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意見、特殊教育提升計畫、完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等檔案的最新提法,對相應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
三是凝聚著專家工作組的智慧和心血。為確保管理標準科學有效、符合實際,我們組成了由行政人員、高校教授、專業研究人員和中國小校長等各方面代表組成的專家工作組,並委託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所全程參與具體起草工作。專家工作組力圖體現系統、完整,科學、合理,前瞻、引領、切合、可操作、可實現等關鍵字,確定了每條標準的選擇依據:要體現“關愛學生、全面發展”理念和“公平”、“參與”兩大取向,既面向當前學校管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又反映中國教育未來發展趨勢。制定工作採取了分步驟、邊制定、邊修改的策略,將意見分歧化解在標準修改過程中。通過反覆研討,相繼提煉出管理標準的基本理念、基本內容、實施要求和標準說明。
四是廣泛徵求了各方意見。標準制定過程中,我們十分注意傾聽各方意見。先後通過正式發函、召開研討會等多種形式,將管理標準發給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愛生學校實驗區、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督學班和部內有關司局,徵求了教育管理人員、中國小校長、高校教授、港澳地區專家學者、教育科研人員等各方代表的意見,根據徵求意見情況對標準文本進行了反覆修改。
在反覆徵求意見、修改完善的基礎上,教育部黨組會討論通過了管理標準。
問:請您介紹一下管理標準包含哪些主要內容?
答:管理標準由基本理念、基本內容和實施要求三部分組成。
一是基本理念。基本理念是管理標準的總綱。標準制定組經過認真討論和反覆斟酌,最終確定了“育人為本,全面發展;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安全和諧,充滿活力;依法辦學,科學治理”的32字基本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學校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教育公平是義務教育學校辦學的基本價值取向,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管理的根本任務,安全和諧、充滿活力的校園環境是學校各項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依法辦學和科學治理是學校管理的發展方向。
二是基本內容。基本內容是管理標準的主體。針對義務教育學校管理工作特點,基本內容立足學校管理工作實際,以學生和教師為中心設定了六項管理職責,分別是:“平等對待每位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營造和諧安全環境、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六項管理職責下設22項管理任務,管理任務共下設92條管理要求,力爭涵蓋學校管理的主要方面。考慮到學校財務管理的性質,而且財政部、教育部已於2012年12月印發了《中國小校財務制度》,所以管理標準沒有過多財務管理的內容。
三是實施要求。實施要求是對管理標準如何使用的說明,明確了管理標準的適用範圍,從各級教育部門如何使用標準、義務教育學校如何落實標準、教育督導部門如何開展專項督導等角度和層面對管理標準的貫徹實施提出了具體要求,為管理標準的落實指明了方向。
問:請問各地各校如何貫徹落實管理標準?
答:管理標準是對學校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適用於全國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鑒於全國各地區的差異,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以依據管理標準和本地實際提出實施意見,細化標準要求。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步實施,逐步完善,促進當地學校治理水平的提升。
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師培訓機構要將管理標準作為校長和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結合當地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使廣大校長和教師充分了解基本要求,掌握精神實質,指導具體工作。教育督導部門應按照管理標準修訂完善義務教育學校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和標準,開展督導評估工作,促進學校規範辦學、科學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
學校要將管理標準作為學校治理的基本依據,樹立先進的學校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機制。校長和教師要按照管理標準的要求規範自身的管理和教育、教學行為,把標準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問:據悉,近期教育部啟動了管理標準實驗區工作,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有關情況。
答:在地方主動申請的基礎上,我們按照學校管理工作基礎較好、有主觀意願的原則,經過認真討論和反覆斟酌,從全國範圍內初步擬定北京市海淀區、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江蘇省泰州市、山東省威海市、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貴州省貴陽市7個地市、區縣為管理標準實驗區。實驗時間初步定為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7個實驗區在地域上涵蓋了華北、華東、華中、西南四個大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上涵蓋了東中西部,在行政級別上包含了地級市、市轄區(縣)、縣級市,共有約1600所義務教育學校,占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的千分之六,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被教育部確定為管理標準實驗區,對於7個地區而言,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各實驗區承擔著檢驗管理標準是否切合實際、為管理標準修訂提供寶貴實踐的任務,履行著破解義務教育改革發展難題、推動義務教育綜合改革的責任,肩負著探索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實現學校治理現代化方向的使命。希望各實驗區充分認識到實驗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增強榮譽感和責任感,高度重視實驗工作,切實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從實驗中總結出好經驗、好做法,在全國範圍內起到示範引領作用,實現“提高管理水平、打造管理隊伍、破解管理難題、提供示範經驗”的目標。
解讀二
推動義務教育學校依法辦學科學管理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就《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答記者問
教育部制定印發了《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以下簡稱管理標準)。為什麼要制定管理標準?管理標準有哪些主要內容?如何推動管理標準的貫徹落實?對此,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6日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明確學校管理內容
問:請您介紹一下教育部為什麼要給學校管理工作制定標準?
答:制定管理標準是實現管理育人、構建和諧校園的迫切要求。當前,一些學校管理水平不高,問題較為突出。2014年5月,北師大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發布“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積極心理環境指數”,顯示我國11%的中國小校處於“心理環境預警線”之下,在學校紀律秩序管理、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學生自主發展等軟環境指標上存在突出問題,說明學校基本管理的各個方面都急需指導和改善。制定管理標準,有利於指導學校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實施科學管理、民主管理,發揮管理的育人功能,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制定管理標準是規範辦學行為、推進科學治理的現實需要。規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是義務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當前,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管理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有的學校在管理上還有不少薄弱環節,辦學行為不規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亂招生、亂補課、亂收費,存在安全隱患等。制定管理標準,基本可以回應解決學校管理“管什麼”的問題,為學校依法辦學、科學管理提供參考和依據,有利於地方教育部門規範學校辦學行為,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分類指導 分步實施 逐步完善
問:請問各地各校如何貫徹落實管理標準?
答:管理標準是對學校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適用於全國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鑒於全國各地區的差異,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以依據管理標準和本地實際提出實施意見,細化標準要求。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步實施,逐步完善,促進當地學校治理水平的提升。
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師培訓機構要將管理標準作為校長和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結合當地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使廣大校長和教師充分了解基本要求,掌握精神實質,指導具體工作。教育督導部門應按照管理標準修訂完善義務教育學校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和標準,開展督導評估工作,促進學校規範辦學、科學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
校長和教師要按照管理標準的要求規範自身的管理和教育、教學行為,把標準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未來2年將在我國7地實驗
問:據悉,近期教育部啟動了管理標準實驗區工作,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有關情況。
答:在地方主動申請的基礎上,我們按照學校管理工作基礎較好、有主觀意願的原則,經過認真討論和反覆斟酌,從全國範圍內初步擬定北京市海淀區、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江蘇省泰州市、山東省威海市、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貴州省貴陽市7個地市、區縣為管理標準實驗區。
實驗時間初步定為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7個實驗區在地域上涵蓋了華北、華東、華中、西南四個大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上涵蓋了東中西部,在行政級別上包含了地級市、市轄區(縣)、縣級市,共有約1600所義務教育學校,占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的千分之六,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