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阿波羅計畫 (),又稱阿波羅工程,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組織實施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目的是實現載人登月飛行和人對月球的實地考察,為載人行星飛行和探測進行技術準備,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項成就。阿波羅計畫始於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 約占當年美國GDP的0.57%,約占當年美國全部科技研究開發經費的20%。提供了驚人的就業長期增長。在工程高峰時期,參加工程的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總人數超過30萬人。其科技成果所帶來的深刻影響,人類至今受益。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阿波羅計畫 阿波羅計畫

早在1960年代,當時執掌白宮的艾森豪政府提出開展下一代航天計畫,用於接替水星計畫。1960年7月,時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副局長休·拉蒂默·德萊頓宣布阿波羅計畫啟動,並開始對飛船的可行性進行相關研究。8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收到了14份投標意向,最終,通用動力公司與康維爾公司、通用電氣公司、格倫·L·馬丁公司收到了契約,並要求三方團隊在6個月內拿出可行方案來。

1960年11月,約翰·F·甘迺迪入主白宮,成為美國的第35任總統,他早在競選就向選民承諾,要使美國在太空探索和飛彈防禦上全面超越蘇聯,但是,雖然對太空計畫較為熱衷,甘迺迪並沒有立刻決定實施登月計畫——原因在於他對當時的美國航天發展的狀況並不十分了解,而且高昂的成本也使甘迺迪不得不審慎對待任何一個太空探索計畫。當航空航天局局長詹姆斯·韋伯( James Webb)要求年度財政預算增加百分之三十時,甘迺迪只同意加快大型推進器的研發工作,卻沒有支持其他更大的項目。

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搭乘東方1號飛船升空,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這一壯舉大大地刺激了美國,更加深了美國人民對在太空競賽中落後的恐懼。次日,在與白宮科學委員會的會談中,許多議員希望能夠立刻開始實施一項太空計畫,保證美國在於蘇聯的競賽中不至於落後太多。甘迺迪對此事持謹慎態度,沒有立刻進行任何重大舉措。4月20日,甘迺迪給副總統林登·詹森(Lyndon B. Johnson)發去備忘錄,詢問他對於美國太空計畫的意見,以及美國追趕蘇聯的可能性。在翌日的回覆中,詹森認為“我們既沒有盡最大努力,也沒有達到讓美國保持領先的程度。”詹森還提到未來登月的計畫不僅可行,也絕對可以使美國在太空競賽中獲得領先地位。

1960年5月25日,甘迺迪在一次演講中向美國國會改變阿波羅計畫的目標,在1960年代結束前將美國太空人 送上月球。甘迺迪的演講給了阿波羅計畫更明確的目標,但也給科學家們平添了巨大的壓力:甘迺迪發表這段演講20天前,美國剛剛把第一個太空人——艾倫·謝潑德送入太空,而且他還沒有進入地球軌道。這種不利局面使一些工作人員對登月計畫的看法並不樂觀。

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載著“阿波羅11號”飛船從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點火升空,開始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美國太空人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巴茲·奧爾德林、麥可·柯林斯駕駛著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跨過38萬公里的征程,承載著全人類的夢想踏上了月球表面。這確實是一個人的小小一步,但是整個人類邁出的偉大一步,他們見證了從地球到月球夢想的實現,這一步跨過了5000年的時光。

人類首次登上月球(1969年7月21日) 人類首次登上月球(1969年7月21日)

阿波羅計畫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執行的迄今為止最龐大的月球探測計畫,阿波羅飛船的任務包括為載人登月飛行作準備和實現載人登月飛行,已於1972年底結束。迄今(2013年)40多年來還沒有過其他的載人太空飛行器離開過地球軌道。阿波羅計畫詳細地揭示了月球表面特性、物質化學成份、光學特性並探測了月球重力、磁場、月震等。後來的天空實驗室計畫和美國、蘇聯聯合的阿波羅-聯盟測試計畫也使用了原來為阿波羅建造的設備,也就經常被認為是阿波羅計畫的一部分。

阿波羅是古代希臘神話傳說中的一個掌管詩歌和音樂的太陽神,傳說他是月神的胞弟,曾用金箭殺死巨蟒,替母親報仇雪恨。美國政府選用這位能報仇雪恨的太陽神來命名登月計畫,其心情可想而知。

阿波羅計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計畫中也有過幾次嚴重的危機,包括阿波羅1號測試時的大火造成維吉爾·格里森、愛德華·懷特、羅傑·查菲的死亡;阿波羅13號的氧氣罐爆炸以及阿波羅-聯盟測試計畫返回大氣層時排放的有毒氣體都幾乎使執行任務的太空人喪命。

輔助計畫

為登月飛行進行準備的4項輔助計畫是:

徘徊者號探測器計畫(1961—1965年):共發射9個探測器,在不同的月球軌道上拍攝月球表面狀況的照片1.8萬張,以了解飛船在月面著陸的可能性。但探測器曾多次發射失敗。

勘測者號探測器計畫(1966—1968年):共發射5個自動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軟著陸,通過電視發回8.6萬張月面照片,並探測了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數據。

月球軌道環行器計畫(1966—1967年):共發射3個繞月飛行的探測器,對40多個預選著陸區拍攝高解析度照片,獲得 1000多張小比例尺高清晰度的月面照片,據此選出約10個預計的登月點。

雙子星座號飛船計畫(1965—1966年):先後發射10艘各載2名太空人的飛船,進行醫學—生物學研究和操縱飛船機動飛行、對接和進行艙外活動的訓練。

1.

徘徊者號探測器計畫(1961—1965年):共發射9個探測器,在不同的月球軌道上拍攝月球表面狀況的照片1.8萬張,以了解飛船在月面著陸的可能性。但探測器曾多次發射失敗。

2.

勘測者號探測器計畫(1966—1968年):共發射5個自動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軟著陸,通過電視發回8.6萬張月面照片,並探測了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數據。

3.

月球軌道環行器計畫(1966—1967年):共發射3個繞月飛行的探測器,對40多個預選著陸區拍攝高解析度照片,獲得 1000多張小比例尺高清晰度的月面照片,據此選出約10個預計的登月點。

4.

雙子星座號飛船計畫(1965—1966年):先後發射10艘各載2名太空人的飛船,進行醫學—生物學研究和操縱飛船機動飛行、對接和進行艙外活動的訓練。

登月方案

直接起飛或者地球軌道集合的構想圖在登月成為主要目標後,阿波羅計畫的決策者們開始面臨如何才能儘可能安全、經濟、簡單地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包括論證飛船登月飛行軌道和確定載人飛船總體布局。從阿波羅號飛船的4種飛行方案中選定月球軌道集合方案,相應地確定由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組成飛船的總體布局方案。類似於蘇聯同時期的登月計畫,美國方面提出了四種登月方案:

直接起飛

此計畫提出由一個巨大的新型火箭攜帶一艘太空飛行器,直接飛往月球;火箭在月球降落,任務完成後再次起飛,飛回地球。

地球軌道交會

此計畫需要兩艘只有土星5號一半大小的小型火箭將登月太空飛行器的不同部分送入地球軌道,集合併對接。整個太空飛行器降落在月球表面。由於當時在軌道中集合多艘太空飛行器的經驗較少,且地球軌道拼裝太空飛行器是否可行也是未知數,所以此計畫未被採納。

月球表面交會

此計畫需要兩艘太空飛行器被發射:一艘自動太空飛行器攜帶推進系統,先期登月;載人太空飛行器晚些發射。推進系統在月球表面被移至載人太空飛行器上,然後返回地球。

月球軌道交會

這個方案由約翰·C·霍博爾特的團隊提出。這種方案是一艘較大的太空飛行器,稱為指令/服務艙,攜帶一艘裝載太空人的登月太空飛行器——稱為登月艙。指令/服務艙攜帶從地球到月球並返回的燃料和生活必需品,以及進入地球大氣層所需要的隔熱板。進入月球軌道之後,登月艙與指令/服務艙分離,並降落在月球表面;指令/服務艙留在月球軌道。3名太空人中的1名留在指令/服務艙中。登月完成之後,登月艙重新起飛,與指令/服務艙在月球軌道集合,並返回地球。

與其他幾個方案不同,該方案只需要一艘很小的太空飛行器降落在月球表面,使返回時在月球上起飛太空飛行器的質量大大減小。通過將登月艙的一部分留在月球上,登月艙起飛質量得以再次減小。

登月艙本身分為兩部分,包括降落部分和起飛部分,前者用於在登月時降落,後者在任務完成後起飛與指令/服務艙會合併返回地球。由於太空飛行器質量減輕,一次任務只需要一次單獨的火箭發射。當時的顧慮是次數較多的對接和分離所提出的技術難度。

1.

直接起飛

此計畫提出由一個巨大的新型火箭攜帶一艘太空飛行器,直接飛往月球;火箭在月球降落,任務完成後再次起飛,飛回地球。

2.

地球軌道交會

此計畫需要兩艘只有土星5號一半大小的小型火箭將登月太空飛行器的不同部分送入地球軌道,集合併對接。整個太空飛行器降落在月球表面。由於當時在軌道中集合多艘太空飛行器的經驗較少,且地球軌道拼裝太空飛行器是否可行也是未知數,所以此計畫未被採納。

3.

月球表面交會

此計畫需要兩艘太空飛行器被發射:一艘自動太空飛行器攜帶推進系統,先期登月;載人太空飛行器晚些發射。推進系統在月球表面被移至載人太空飛行器上,然後返回地球。

4.

月球軌道交會

這個方案由約翰·C·霍博爾特的團隊提出。這種方案是一艘較大的太空飛行器,稱為指令/服務艙,攜帶一艘裝載太空人的登月太空飛行器——稱為登月艙。指令/服務艙攜帶從地球到月球並返回的燃料和生活必需品,以及進入地球大氣層所需要的隔熱板。進入月球軌道之後,登月艙與指令/服務艙分離,並降落在月球表面;指令/服務艙留在月球軌道。3名太空人中的1名留在指令/服務艙中。登月完成之後,登月艙重新起飛,與指令/服務艙在月球軌道集合,並返回地球。

與其他幾個方案不同,該方案只需要一艘很小的太空飛行器降落在月球表面,使返回時在月球上起飛太空飛行器的質量大大減小。通過將登月艙的一部分留在月球上,登月艙起飛質量得以再次減小。

登月艙本身分為兩部分,包括降落部分和起飛部分,前者用於在登月時降落,後者在任務完成後起飛與指令/服務艙會合併返回地球。由於太空飛行器質量減輕,一次任務只需要一次單獨的火箭發射。當時的顧慮是次數較多的對接和分離所提出的技術難度。

飛行任務

阿波羅計畫中包括11次載人任務,從阿波羅7號一直到阿波羅17號,全部從佛羅里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阿波羅4號到阿波羅6號都是無人測試飛行(正式地講沒有阿波羅2號和阿波羅3號)。

阿波羅1號

詳見詞條: 阿波羅1號

阿波羅計畫飛船 阿波羅計畫飛船

1967年1月27日。太空人維爾基爾-格里森、 愛德華-懷特和羅傑-查菲在當晚一場大火中身亡。當時這場大火吞沒了他們的阿波羅1號飛船。原計畫2月21日飛船發射並把他們送上地球軌道14天,就在進行這次發射的模擬演習中,他們死於地面。

國家航空與航天管理局官員說,大概是一個電火花點燃了阿波羅飛船座艙的純氧。這三名太空人如同真地飛行那樣並肩坐在甘迺迪角第34號發射架上的“土星” 1號火箭頂部,就在這天下午6點31分,發生大火。

他們被卡在關閉的艙門後面,無法使用阿波羅安全系統,因為被飛彈拖車擋住了。急救人員試圖接近他們,卻被艙內滾滾冒出的濃煙阻擋。空軍及國家航空航天局收集了所有與火災有關的資料。官員們說:“人員和飛船的損失給阿波羅登月計畫以嚴重打擊。面對預算削減的困難,阿波羅計畫一直努力奮鬥以求在60年代末實現登月。

阿波羅7號

詳見詞條:阿波羅7號

經過幾次不載人的地球軌道飛行之後,1968年10月11日阿波羅7號終於進行了第一次載人飛行,3名太空人繞地球飛行了163圈。阿波羅7號的任務是,測試指令艙上的對接系統。

阿波羅8號

詳見詞條:阿波羅8號

邁出載人月球探測第一步的是阿波羅8號,由弗蘭克·博爾曼、吉姆·洛威爾與威廉·安德斯所組成的阿波羅8號團隊,12月21日搭乘土星5號火箭升空,它從繞地球軌道進入繞月球軌道,1968年12月21日,阿波羅8號宇宙飛船的成員從地球飛到月球後又安全地回到了地球。任務是測試阿波羅指揮艙系統在地球和月球軌道之間的太空及繞月軌道上的性能,包括通信、跟蹤和生命保障各個方面。評估太空人在開展繞月軌道任務期間的表現。

阿波羅9號

詳見詞條:阿波羅9號

阿波羅9號是第一艘搭載登月艙的飛船,她在繞地球軌道上進行了長時間飛行,並對登月艙進行進一步檢驗。任務是測試人類在太空環境中的反應和失重狀態。

阿波羅10號

詳見詞條: 阿波羅10號

阿波羅10號飛繞月球軌道,並使登月艙下降到離月球表面15公里以內,以檢驗其性能。

阿波羅11號

詳見詞條:阿波羅11號

土星5號運載火箭在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 土星5號運載火箭在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

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飛行1969年7月16日由“土星”5 號火箭運載阿波羅11號飛船升空。第三級火箭熄火時將飛船送至環繞地球運行的低高度停泊軌道。第三級火箭第二次點火加速,將飛船送入地—月過渡軌道。飛船與第三級火箭分離,飛船沿過渡軌道飛行2.5天后開始接近月球,由服務艙的主發動機減速,使飛船進入環月軌道。

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進入登月艙,駕駛登月艙與母船分離,下降至月面實現軟著陸。另一名太空人仍留在指揮艙內,繼續沿環月軌道飛行。登月太空人在月面上展開太陽電池陣,安設月震儀和雷射反射器,採集月球岩石和土壤樣品22千克,然後駕駛登月艙的上升級返迴環月軌道,與母船會合對接,隨即拋棄登月艙,起動服務艙主發動機使飛船加速,進入月—地過渡軌道。在接近地球時飛船進入再入走廊,拋掉服務艙,使指揮艙的圓拱形底朝前,在強大的氣動力作用下減速。進入低空時指揮艙彈出3個降落傘,進一步降低下降速度。阿波羅11號飛船指揮艙於7月24日在太平洋夏威夷西南海面降落。

阿波羅12-17號

阿波羅12-17號飛船從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國相繼發射了阿波羅12、13、14、15、16、17號飛船,其中除阿波羅13號因服務艙液氧箱爆炸中止登月任務(三名太空人駕駛飛船安全返回地面)外,共有12名太空人均登月成功。

阿波羅13號

詳見詞條:阿波羅13號

阿波羅13號(Apollo 13)是阿波羅計畫(Project Apollo)中的第三次載人登月任務。發射後兩天,服務艙的氧氣罐發生的爆炸嚴重損壞了太空飛行器,使其大量損失氧氣和電力;三位太空人使用太空飛行器的登月艙作為太空中的救生艇。指令艙系統並沒有損壞,但是為了節省電力在返回地球大氣層之前都被關閉。三位太空人在太空中經歷了缺少電力、正常溫度以及飲用水的問題,但仍然成功返回了地球。事後,阿波羅13 號飛船機組人員吉姆·洛威爾回憶說:“我們終於活了下來,但是很懸。我們的任務失敗了,但我更願意把它看作是一次輝煌的失敗。”

最後的J任務中,登月艙原計畫在月球表面停留3天。被取消的 “阿波羅18”號“阿波羅20” 都是J任務。

最遙遠的構想甚至還包括了I任務,有相當大的科學研究比例。當預算縮減稱為現實時,這些科學研究項目被放到了J任務里。

後續計畫

阿波羅-聯盟測試計畫

詳見詞條:阿波羅-聯盟測試計畫

該計畫為阿波羅的後續計畫,使用原本準備登月的阿波羅18號飛船與前蘇聯的聯盟19號飛船對接,雙方太空人互致慰問並參觀對方飛船。

天空實驗室計畫

詳見詞條: 天空實驗室計畫

美國的第一個空間站計畫,將未使用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改裝成為空間實驗室,並將作為阿波羅號飛船作為太空人的天地往返工具。

基本結構

阿波羅號飛船由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3個部分組成。

指揮艙

太空人在飛行中生活和工作的座艙,也是全飛船的控制中心。指揮艙為圓錐形,高3.2米,重約6噸。指揮艙分前艙、太空人艙和後艙3部分。前艙內放置著陸部件、回收設備和姿態控制發動機等。太空人艙為密封艙,存有供太空人生活14天的 必需品和救生設備。後艙內裝有10台姿態控制發動機,各種儀器和貯箱,還有姿態控制、制導導航系統以及船載計算機和無線電分系統等。

服務艙

前端與指揮艙對接,後端有推進系統主發動機噴管。艙體為圓筒形,高6.7米,直徑4米,重約25噸。主發動機用於軌道轉移和變軌機動。姿態控制系統由16台火箭發動機組成,它們還用於飛船與第三級火箭分離、登月艙與指揮艙對接和指揮艙與服務艙分離等。

登月艙

由下降級和上升級組成,地面起飛時重14.7噸,寬 4.3米,最大高度約7米。

①下降級:由著陸發動機、4條著陸腿和 4個儀器艙組成。

②上升級:為登月艙主體。太空人完成月面活動後駕駛上升級返迴環月軌道與指揮艙會合。上升級由太空人座艙、返回發動機、推進劑貯箱、儀器艙和控制系統組成。太空人座艙可容納2名太空人(但無座椅),有導航、控制、通信、生命保障和 電源等設備。

運載火箭

阿波羅號飛船使用大推力的“土星”號運載火箭發射。運載火箭研製分 兩個階段進行:

研製“土星”1號和1B號,用以獲取大型運載火箭的研製經驗並進行阿波羅號飛船的 飛行試驗。

研製“土星”5號巨型3級運載火箭作為飛船登月的運載工具。

1.

研製“土星”1號和1B號,用以獲取大型運載火箭的研製經驗並進行阿波羅號飛船的 飛行試驗。

2.

研製“土星”5號巨型3級運載火箭作為飛船登月的運載工具。

阿波羅航天服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阿波羅航天服 的驚人秘密:阿波羅號登月太空人所穿的航天服由內衣廠商Playtex的縫紉女工縫製。當時,Playtex公司與工程師合作,設計能夠讓太空人在軌道中存活的航天服,最後由縫紉女工根據太空人的具體尺寸手工縫製。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阿波羅號太空人能夠順利完成創造歷史的登月任務,也有這些縫紉女工的一份功勞。幾十年後,這段令人難以置信的歷史將被改編成一部好萊塢影片,片名就叫“航天服”。影片《航天服》立基於的尼古拉斯-德-蒙查克斯的著作《阿波羅號航天服》。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德-蒙查克斯在書中寫道:“製作一件航天服使用的材料包括一件飛行服、一個古德里奇輪胎、一個胸罩、一條束帶、一件雨衣和一隻番茄天蛾。”他指出Playtex公司縫紉女工在縫製航天服時的精確性超過競爭美國宇航局契約的其他團隊。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德-蒙查克斯表示:“她們縫製時的誤差不得超過1/64英寸(約合0.4毫米)同時不能使用任何別針。毫無疑問,這是一項服裝業工作,而不是更為傳統的軍事工業部門的工作。在整個‘阿波羅’計畫中,只有少數人真正將太空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縫紉女工就是其中之一。”

蒙查克斯認為宇航局貶低了縫紉女工在整個項目中所做的貢獻。他指出:“宇航局是一個更為龐大的軍事工業綜合體的一部分,讓縫紉女工參與他們的計畫絕對令人意想不到,也讓他們感到困窘。”Playtex的團隊憑藉富有革新性的想法,先進的縫紉技術以及堅定的決心拿到這份契約。

Playtex公司的分公司國際乳膠公司擁有一支出色的縫紉女工和技師團隊,由一名曾做過電視修理工的汽車技師領導。這家公司最終說服美國宇航局,讓他們參加宇航局舉行的僅面向少數富有革新精神的公司的測試用航天服競標。

《洛杉磯時報書評》稱:“他們連續奮戰了6周,有時甚至進行24小時輪班,最後找到製作高性能航天服的解決方案,打敗兩個受邀的競爭對手。在與規模更大資金更雄厚的公司進行直接競爭時,國際乳膠公司的管理層採用先進的工藝和縫紉技術製作出高性能的航天服。

國際乳膠公司的其他產品包括為“火星探路者”號和“火星探索漫遊者”號任務製作的氣囊著陸設備、飛船、浮空器、齊柏林飛艇等比空氣輕的空中交通工具,防生化放核面具及頭罩系統,用於製藥工業的彈性粉末封堵溶液。

航天員名單

犧牲人員

維吉爾·格里森(阿波羅1號)

愛德華·懷特(阿波羅1號)

羅傑·查菲(阿波羅1號)

登月人員

尼爾·阿姆斯特朗(阿波羅11號) 第一個登上月球的美國航天員。曾是一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人、試飛員、海軍飛行員,以在執行第一艘載人登月宇宙飛船阿波羅11號任務時成為第一名踏上月球的人類而聞名。尼爾·阿姆斯特朗的第一次太空任務是1966年執行的雙子星8號的指令長。這次任務中,他和大衛·斯科特一道完成了第一次太空飛行器的對接。阿姆斯特朗的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太空任務就是著名的1969年7月的阿波羅11號。在這次“人類的一大步”中,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在月球表面進行了兩個半小時的月表行走(麥可·科林斯在指令艙中環繞月球)。

阿波羅計畫 阿波羅計畫

巴茲·奧爾德林(阿波羅11號)

皮特·康拉德(阿波羅12號)

艾倫·賓(阿波羅12號)

艾倫·謝潑德(阿波羅14號)

埃德加·米切爾(阿波羅14號)

大衛·斯科特(阿波羅15號)

詹姆斯·埃爾文(阿波羅15號)

約翰·楊(阿波羅16號)

查爾斯·杜克(阿波羅16號)

尤金·賽爾南(阿波羅17號)

哈里森·斯米特(阿波羅17號)

飛掠人員

佛蘭克·伯爾曼(阿波羅8號)

吉姆·洛威爾(阿波羅8號,阿波羅13號)

威廉·安德斯(阿波羅8號)

托馬斯·斯塔福德(阿波羅10號)

麥可·柯林斯(阿波羅11號)

理察·戈爾登(阿波羅12號,原定在阿波羅18號再次執行任務,但被取消)

傑克·斯威格特(阿波羅13號)

弗雷德·海斯(阿波羅13號,原定在阿波羅18號再次執行任務,但被取消)

斯圖爾特·羅薩(阿波羅14號,原定在阿波羅20號再次執行任務,但被取消)

阿爾弗萊德·沃爾登(阿波羅15號)

肯·馬丁利(阿波羅16號)

羅納德·埃萬斯(阿波羅17號)

成名後生活

從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先後有12名美國太空人乘坐“阿波羅號”太空船,登上月球。之後,美國就再無登月行為。“舊事”重提,不由讓人想到那些曾經的登月者,及眾多太空人們返回地球後的“人間生存”。特別是不久前,法國首名女太空人,也是歐洲空間局迄今唯一一名女太空人,曾經出任法國科技部長克洛迪·艾涅爾。功成名就後,卻不幸患上了抑鬱症,服藥自殺未遂,此舉讓法國舉國震驚。也激起了人們對這些“上天”又“落地”者生存狀態的關注。而通過調查,步入後太空時代的他們。有的成為成功商人,有的像艾涅爾一樣,從政,繼續為航天事業作貢獻。還有的,卻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像艾涅爾那樣,功成名就又伴有“精神問題”……在人們的想像中,從太空返回地球,太空人們的生活中,時時都充滿掌聲與笑臉。其實也有不同。

英國作家安德魯·史密斯曾採訪9名活著的登月太空人後,在其書《月亮塵土:尋找那些掉向地球的人》中,披露了驚人的內幕:幾乎所有美國登月太空人回到地球後,都無法應付突如而來的名聲和登月事件造成的超感官心理影響。他們有的精神崩潰,有的成了酒鬼,有的沉浸在沮喪中……英國《衛報》等媒體報導說,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獨一無二的12人“高級俱樂部”,哪怕是億萬富翁出巨資,也無法加入——他們就是地球上唯一登上過月球的12名太空人。安德魯·史密斯就是採訪了他們中的9位,得出上面那個結論的。

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在1961年宣布,美國人要首先登上月球。這個大膽的夢想,連當時NASA的局長都不知道該如何實現。令人驚奇的是,從1969年夏天到1972年12月,先後有12名美國太空人乘坐“阿波羅號”太空船,使用比現代手機還“原始”的導航科技登上了月球。

大多數登月太空人在上世紀50年代都是美國空軍試飛員。20世紀60年代,身為飛行員的他們捲入了NASA的阿波羅登月計畫。在那個充滿太空狂熱的年代,他們都認為自己在為人類的未來而冒險。然而,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隨著“太空熱”的逐漸衰退,12名登月太空人也遭遇了一連串混亂的“塵世生活”。NASA的宏偉計畫崩潰了,但大多數登月太空人卻發現很難在地球上找到自己的奮鬥目標。

登月的那種“神秘感覺”,深深地折磨著“阿波羅15號”登月艙駕駛員詹姆斯·歐文。歐文在月球的亞平寧山的一塊岩石上,發現了一塊有著45億年歷史、被稱做“起源石”的水晶。歐文當時感到,這塊“起源石”仿佛正在那兒等待他的到來。歐文返回地球後,開始信仰宗教。他建立了一個叫做“高飛”的宗教組織。他曾兩次帶領探險隊到土耳其阿拉拉特山尋找諾亞方舟的痕跡。1991年,歐文因心臟病去世。

阿波羅14號飛船登月艙駕駛員埃德加·米切爾,從月球返回太空艙時,有一種被某種東西注視的奇怪感覺。他感到自己和宇宙中的智慧型生命產生了一種心靈的接觸。回到地球後,米切爾開始研究神秘的超自然現象。他在加利福尼亞建立了一個“抽象科學協會”,專門研究人類意識和各種超自然事件。

歐文的登月同伴查爾斯·杜克同樣無法應付登月事件帶來的巨大心理震撼。返回地球後,他開始酗酒,並且經常虐待自己的孩子。杜克是活著的登月太空人中最年輕的一個。他後來皈依了宗教,將登月事件稱作“我生命中的灰塵”。

“阿波羅12號”指令長阿蘭·比恩,是第四個登上月球的人,他後來成為著名的畫家。然而,他的繪畫主題永遠只有一個:他總是用混合著月亮塵土的油彩,描繪著他看到過的月球表面場景。那些月亮塵土都是他從月球上帶回來的。比恩說,當他從太空返回地球時,曾向自己發誓:“如果我能回到地球,我將做自己喜歡的事。”

新書披露,儘管登月太空人們遭遇過人們難以想像的危險,但沒有一個“月球漫步者”因為他們的探險經歷和名聲而暴富。他們仍然都是按照自己的軍銜等級從NASA領取每年大約17000美元的年薪。

此書還披露,第一個踏上月球的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返回地球後,就無法應付潮水一般隨之而來的名聲。他曾感慨道:“到底要花多少時間,別人才不把我當做一名太空人看?”

無所適從的他們,曾希望有朝一日重返月球。

公布照片

美國宇航局(NASA)2015年10月5日通過Flickr.com網站公布了8400張有關阿波羅計畫及太空人登月的歷史照片。照片解晰度達到1800dpi,人類首次踏上月球表面留下的腳印清晰可見。

爭議事件

詳見詞條:阿波羅登月計畫陰謀論

質疑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但時隔30多年,戈爾多夫卻公開發表文章對美國拍攝的登月照片表示懷疑。他認為,所謂美國太空人在月球上拍攝的所有照片和攝像記錄,都是在好萊塢攝影棚中製造的。他強調,他是在進行了認真的科學分析和認證後作出這一結論的。其主要理由如下:

1.沒有任何一幅影像畫面能在太空背景中見到星星;

2.圖像上物品留下影子的朝向是多方向的,而太陽光照射物品所形成的陰影應是一個方向的;

3.攝影記錄中那面插在月球上的星條旗在迎風飄揚,而月球上根本不可能有風把旗子吹得飄起來;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4.從攝影記錄片中看到太空人在月球表面行走猶如在地面行走一樣,實際上月球上的重力要比地球上的重力小得多,因而人在月球上每邁一步就相當於人在地面上跨躍了5至6米長;

5.登月儀器在“月球表面移動”時,從輪子底下彈出的小石塊的落地速度也同地球發生同一現象的速度一樣,而在月球上這種速度應該比在地球上慢6倍。

戈爾多夫表示,他質疑30多年前美國太空人“拍攝”的登月照片和攝像記錄,並不是否定當年美國太空人登月的壯舉。他認為,美國太空人當時是接近了月球表面,但因技術原因未能踏上月球。由於當時美國急於向全世界表功,因而偽造了多幅登月照片和一部攝影記錄片,蒙蔽和欺騙了世人幾十年。他說,美國著名工程師拉爾夫·勒內、英國科學家戴維·佩里和馬里·貝爾特都對他的這一質疑表示贊同。

無獨有偶,自稱參與了阿波羅計畫工作的比爾·凱恩教授曾寫了一本名為《我們從未登上月球》的書,書中對阿波羅登月計畫也列舉了一些疑點,甚至認為:載有太空人的火箭確實發射了,但目標不是月球,而是人跡罕至的南極,在那裡指令艙彈出火箭,並被軍用飛機回收。隨後太空人在地球上的實驗室內表演登月過程,最後進入指令艙,並被投入太平洋,完成整個所謂的登月過程。

依據

“阿波羅登月計畫”是否是一場騙局的問題在美國引起了強烈反響。以著名物理學教授哈姆雷特為代表的人士肯定“騙局論”,他們認為阿波羅登月造假的依據有:

1、阿波羅登月照片純屬偽造

根據美國宇航局公布的資料計算,當時太陽光與月面間的入射角只有6-7度左右,但那張插上月球的星條旗的照片顯示,陽光入射角大約近30度。照片中出現的陰影夾角應該在“跨出第一步”後46小時才可能得到。

2、阿波羅登月錄像帶在地球上攝製

通過錄像分析,太空人在月面的跳躍動作、高度與地面近似,而不符合月面行走特徵。

3、月面根本沒有安裝雷射反射器

根據美國某天文台的數據可以計算得知,在地球上用雷射接收器收到的反射光束強度只是反射器反射強度的 1/200。其實,這個光束是由月亮本身反射的。也就是說,月球上根本沒有什麼雷射反射器。

4、阿波羅計畫進展速度可疑

美國直到1967年 1月才研製出第一個“土星五號”,1月 27日做首次發射試驗,不幸失火導致三名太空人被熏死。隨後登月艙重新設計,硬體研製推遲 18個月,怎么可能到 1969年 7月就一次登月成功呢?

5、對土星五號火箭和登月艙的質疑 現代太空梭只能把 20噸載荷送上低軌,而當年的土星五號卻能輕而易舉地把 100噸以上載荷送上地球軌道,將幾十噸物體推出地球重力圈,為什麼後來卻棄而不用,據說連圖紙都沒有保存下來?

6、溫度對攝影器材的影響

月面白天可達到 121°C,據圖片看,相機是露在太空衣外而沒有採用保溫措施的。膠捲在 66°C就會受熱捲曲失效,怎么拍得了照片?

這些人士認為,對以上這一切美國政府一直沒個交代,而知情者由於擔心生活和安全受到影響,甚至可能直接遭到了脅迫,至今對此沉默不言。但相信不久的將來,誕生於美蘇太空競賽年代的“登月騙局”定會水落石出。

反駁

阿波羅登月“陰謀論”的提出者“仔細鑑定”美國宇航局公布的登月錄像和照片後,發現了許多無法解釋,甚至自相矛盾的漏洞,典型的“論據”有:

請注意紅圈處 請注意紅圈處

一、太空人插在月面的美國國旗“迎風招展”

在錄像片中,太空人插在月球土壤中的美國國旗表面不太平整,邊緣略有捲曲,並且看上去一直在“迎風招展”。他們質疑,月球表面的大氣壓為地球大氣壓的1/1014,處於超高真空狀態,不可能有風,旗幟迎風招展不可能在月球上發生,只能是在攝影棚里拍攝。

實際上,太空人帶上月球的是一麵塑料製成的美國國旗,由於旗桿太長,阿波羅飛船的艙內不能放置,只好捲起來綁到著陸艙的腿上。太空人走出著陸艙後,取下旗桿,將橫桿拉開,國旗像撐傘一樣張開,但不平整,邊緣略有捲曲。太空人用力握住豎桿插入月球土壤中,鬆開後旗桿晃動,帶動旗幟擺動,成為“迎風招展”的旗幟。由於月球表面是超高真空,沒有空氣介質造成的阻力,振動的旗桿可以較長時間擺動,這恰好證明美國國旗是插在超高真空的月球表面。

二、漆黑的天空沒有明亮的星星

月球沒有大氣層,沒有空氣介質對光的散射,天空是漆黑的,但天空中的星星應該是明亮的。而NASA提供的全部照片和錄像片只能看到漆黑的夜空,看不到一顆星星。“陰謀論”者認為,很顯然,全部的照片和錄像片不是在月球上拍攝的,而是在攝影棚內偽造的。

實際上,當時太空人在月面拍攝的漆黑天空是使用膠片拍攝的,由於白天月球表面對太陽光的反射很強,在月面強光源的背景下,拍攝照片時曝光時間必須很短,所以就不可能拍攝到天空中的星星。這看不到一顆星星的漆黑天空,正是在月面拍攝的有力證據。

三、太空人在登月艙附近出現多個影子

“陰謀論”者提出,月球表面只有一個光源——太陽,但太空人卻出現了多個影子,說明是在攝影棚的燈光下拍攝的。

事實上,登月艙的外形是極不平整的多面體,月面也是凹凸不平的。因此,登月艙和月面對太陽光的反射是多方向的,既有多個方向的鏡面反射,又有月面的漫反射,因而使太空人出現多個影子,這正說明照片是在月球表面拍攝的。同理還可以解釋,為什麼太空人在登月艙的陰影里,但其身上的太空衣卻仍然是明亮的;為什麼太空人走下舷梯時,太陽明明是從他背後照過來的,但他的前胸卻是明亮的等等所謂的“怪異”現象。

四、2007年發射的“月亮女神”探測器沒有發現阿波羅登月的痕跡

“陰謀論”者更是獲得了“鐵證”,他們提出,2007年發射的日本月球探測衛星“月亮女神”探測器在經過阿波羅15號和17號著陸區的上空時,沒有發現阿波羅15號和17號遺留在月面上的月球車和著陸器,也沒有發現任何人為活動的痕跡,證明阿波羅15號和17號飛船根本沒有登入過月球。這篇報導經各大媒體競相傳播,鬧得沸沸揚揚,一時間輿論一邊倒地認同阿波羅載人登月是一個“陰謀”。NASA的新聞發言人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說,“月亮女神”在阿波羅著陸區發現的一些黑色的斑塊,就是人為活動的痕跡。但這種含糊其辭的回答顯得蒼白無力,無法平息怒濤般的質疑聲。

大家知道,日本的繞月探測衛星“月亮女神”號是一箭三星,包括一顆主衛星和兩顆子衛星,主衛星被命名為“輝夜姬”(日本古代傳說中的月亮女神,類似於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兩顆子衛星分別以輝夜姬在人間的養父母“翁”和“嫗”命名。拍攝照片的是主衛星“輝夜姬”,飛行軌道高度為100千米,但衛星上的CCD相機的空間解析度為10多米,至少要大於50米~60米的月面物體才能在照片上分辨出來。而阿波羅15號和17號的著陸器和月球車大小約為2~3米,“輝夜姬”的照片上根本不可能顯示出月球車和著陸器的痕跡。

大部分人認為阿波羅登月計畫不可能造假:

首先因為該計畫當時是在全球實況轉播的,近億人親眼看到。另外,太空人還從月球帶回了一些實物,如岩石。

其次,美國政府不會拿信譽開玩笑。如果是一次騙局,他們根本不需要冒這么大的風險實況轉播,而只需事後發表一些照片即可。否則萬一有個閃失,美國政府要承擔很大後果,甚至會名譽掃地而一蹶不振。

第三,美國宇航局有成千上萬的科技、工程人員,絕大多數人都會持科學的態度,不會視嚴肅的科學問題為兒戲。如果登月計畫是一場騙局,不僅全體參與者的人格將受損,而且,讓幾萬人守著謊言過幾十年,實非易事。

第四,在阿姆斯特朗宣布月球屬於全體人類的時候,美國當時的政府對此是相當的惱火。因為作為當時第一個有航天登月能力並且和蘇聯爭奪全球霸權的美國,勢必是會利用登月的並私自占有而提升其在冷戰中的地位以及未來的殖民需要。但是阿姆斯特朗卻違背了其政府之前的意志。如果說登月是美國政府導演的假戲的話,那豈不是說,美國政府在完全沒有搞定月球之前就把月球通過這齣戲,把月球送給全人類?如果是演戲的話,美國的“演職”人員就應該有能力制止阿姆斯特朗的瘋狂舉動。

第五,美國的傳媒幾乎是無孔不入。雖然也有部分美國人認為政府在登月上有欺騙行為,但是各大主流媒體並沒有對此大做文章。最多也僅僅只是報導相關人員對此事件的不同看法。

另外,美國政府至今更替了好幾屆,屬於不同的政黨的總統在有權查看任何國家檔案的權力之下,均未表示過對登月的質疑。這與民主黨政府對共和黨布希政府在伊戰戰略失敗上窮追猛打形成對比。這些對比在擁有對方政黨盡力挖出能證明其無能、骯髒、欺騙美國人民的行為,也是在側面證明登月的真實性。

最後就是質疑登月真實性的人揭露的證據還不充分。有人指出,哈姆雷特的理由是不夠嚴謹的。用幾張照片和錄像來判斷登月是騙局,如同用數學歸納法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一樣可笑。

在激烈的爭論中,1999年7月20日,美國在華盛頓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舉行儀式,紀念人類首次登月30周年。美國副總統戈爾向當年乘“阿波羅11號”在月球著陸的 3名太空人授予了“蘭利金質獎章”,以表彰他們為航天事業作出的貢獻。這表示了美國政府對登月計畫肯定的態度。但是,阿姆斯特朗依然拒絕參加任何記者招待會、簽名或合影,這其中,就有可能是因為他的瘋狂舉動讓其背負了“美國利益背叛者”的壓力,或者就是說美國政府在登月中確實存在一定(或者巨大的)欺騙行為而讓阿姆斯特朗不齒。不過,歷史是公正的,在擁有完整檔案與歷史管理的現代體制下,欺騙永遠都會被揭示!

柯林頓總統《My Life》泄密,登月是場騙局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2011年06月29日,著名學者,采編讀瀏覽器之父王逸(又名王逸竹)在他的《美國總統泄密阿波羅登月是個騙局》 一文中推斷出1969登月是場騙局,文章摘要如下:“《My Life》中有這樣一段文字:‘The next six weeks in Hot Springs were more interesting than I could have imagined. I worked one week helping a sixty-seven-year-old man put up one of Jeff’s pre-fab houses in the small settlement of Story, west of Hot Springs. The old guy worked me into the ground every day and shared a lot of his homespun wisdom and country skepticism with me. Just a month before,Apollo 11 astronauts Buzz Aldrin and Neil Armstrong had left their colleague, Michael Collins, aboard spaceshipColumbia and walked on the moon, beating by five months President Kennedy’s goal of putting a man on the moon before the decade was out. The old carpenter asked me if I really believed it had happened. I said sure, I saw it on television. He disagreed; he said that he didn’t believe it for a minute, that “them television fellers” could make things look real that weren’t. Back then, I thought he was a crank. During my eight years in Washington, I saw some things on TV that made me wonder if he wasn’t ahead of his time.’

中文的意思是:‘接下來在溫泉城的六個星期比我想像的還有意思。有一個星期我都在幫一位67歲的老人在城西邊一個叫做斯多里的小居民點搭建傑夫的預製房。這位老夥計每天都讓我累得趴下,但也跟我講了許多折射著樸實智慧和鄉村懷疑主義的故事。就在一個月前,阿波羅11號的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和尼爾·阿姆斯特朗離開了他們在哥倫比亞號飛船上的同事麥可·科林斯,踏上了月球,把甘迺迪總統希望在60年代結束前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標提前了五個月。老木匠問我是不是真相信有這么回事。我說當然,我在電視上看到了。他表示不同意義,說他壓根兒就不信有這么回事兒。“那些電視夥計”可以把虛假的東西弄得很真實。那時,我覺得他是個怪人。然而我在華盛頓的八年間,在電視上看到一些事情真讓我尋思,他是不是很有點兒先見之明。’

注意:原先他覺得這個老木匠是個怪人,可是,後來在華盛頓的八年的時間裡,他懷疑他可能有先見之明。你們知道這八年的意義嗎?當然就是他兩任總統的任期,作為一個總統,他對國家的這些機密肯定是知道的,所以“During my eight years in Washington, I saw some things on TV that made me wonder if he wasn’t ahead of his time.”的言下之意,就是阿波羅登月是假的。 ”

斯諾登指登月造假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已獲準進入俄羅斯境內的斯諾登在微博上發布,“我相信是俄羅斯首先探索月球”。據了解,斯諾登手中可能掌握了美國1969年登月造假的機密檔案。一直以來,首次登月錄像中“飄揚”的美國國旗都讓人們懷疑美國是否真的是首個登上月球的國家。

被允許進入俄羅斯境內的斯諾登指美登月造假,並稱是俄羅斯首次登上月球,這意味著他手中可能會掌握著1969年阿波羅登月的重要資料,也將徹底改 變歷史。1969年美國阿波羅登月,本就存在許多疑點,照片中的飄揚的美國國旗,以及片中的影子,這些都使許多人認為阿波羅探月是個美麗的謊言,而斯諾登 指美登月造假,恰巧又印證了這一說法。

美國至今為止有6次登月,而從太空反饋的照片看,只能找到5面美國國旗,恰巧是阿波羅登月那次的國旗消失了。斯諾登手中到底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一條微博 引眾多質疑

斯諾登在俄羅斯獲得避難“自由”後第一時間透過推特發布微博:“我相信是俄羅斯首先探索月球”。英國媒體透露,斯諾登手中應該掌握揭露美國1969年登月為造假的機密檔案。

斯諾登發的這條微博再次引發了網友們對當年美國“阿波羅登月”造假的熱議。美國人宣稱40多年前登上了月球,一直引來眾多質疑。各國媒體紛紛要求美國出示登月證據。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一面國旗 成最大疑點

美國稱曾先後6次登上月球,每次都會插上一面美國的國旗。美國航天總署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照相機發回了一組新照片,科研人員根據這些照片分析認為,除了一面美國國旗不見了之外,其餘5面星條旗都還插在月球的表面。

科研人員馬克·羅賓遜說,從照相機發回的照片來看,首次登月時插上的旗幟已經不見了,其餘5次任務留下的美國國旗都還在原地,能看到國旗投射在月球上的陰影。

隨阿波羅11號首次登月的太空人奧爾德林稱,他們在插國旗時一直擔心它插不牢,會在電視直播中歪倒在月球表面上。果然到最後,他們眼睜睜地看著引擎強大的衝擊波將這面美國國旗“刮”倒在地。

航天總署有科學家認為,由於可怕的太陽紫外線,再加上這些美國國旗使用的是尼龍材料,所以隨著時間流逝,月球上的美國國旗早就化為灰燼了。

歐陽自遠:“飄揚”的國旗恰恰是成功登月的真實寫照

“一 些人認為美國旗幟不可能在月表的真空環境裡‘隨風’飄揚,從而斷定登月的錄像和照片是在實驗室假造的,殊不知正是這反常細節證明了其真實性。”中國科學院 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在貴陽舉行的一次報告會上,向聽眾解釋了“阿波羅登月”的美國國旗在月球表面飄舞之謎。

據了解,“阿波羅登月”是歷史最長、規模最大、投資最多、最富傳奇性的人類對太空的探險活動。1961年5月,美國正式宣布實施該項計畫,歷時10年多 時間,於1972年12月底完成整個登月計畫。然而,長期以來,一些學者根據登月照片和錄像中美國國旗在月球上飄舞的情況以及其他一些奇異現象,認為美國 人從未到達過月球,理由是月球上沒有空氣就沒有風,國旗就不可能飄起來。

歐陽自遠指出,上述“造假”猜測看起來很有道理,實際上卻毫無根據。照片上美國國旗飄舞,恰恰是阿波羅成功登月的“真實寫照”。太空人在月表插下旗 桿時,可能用力過猛,瞬間鬆手造成旗桿左右搖擺。由於月球表面是真空環境,沒有空氣摩擦的阻力作用,旗桿的擺幅較大而持久,從而帶動上部的旗幟抖動,給人以“飄揚”之感。

據了解,“阿波羅計畫”共進行了6次載人登月,先後有12名太空人踏上月面,進行各類探測,取回381.7千克月球樣品,充分展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巨大能力。

綜述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2000年7月中旬,墨西哥《永久周刊》科技版刊載了俄羅斯研究人員亞歷山大·戈爾多夫發表的題為《本世紀最大的偽造》的文章,對美國31年前拍攝的登月照片提出質疑。不僅許多報刊紛紛轉載了這篇文章,而且立刻引起了廣大讀者的密切關注。一時間,沉寂了一陣的關於阿波羅登月真偽的討論再次熱火起來。據美國一家權威的社會調查機構統計,竟有10%(約 2500萬)的美國人認為:所謂阿波羅登月,是美國宇航局製造的一個大騙局。奇怪的是,迄今為止未看到美國官方對此有任何正式反應。

由來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阿波羅計畫[美國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按照被普遍接受的觀念,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航天競賽中處於劣勢的美國人決心不惜一切代價,重振昔日科技和軍事領先的雄風。1961年,美國總統甘迺迪正式宣布,美國要在60年代末實現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標。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載著“阿波羅11號”飛船從美國甘迺迪角發射場點火升空,開始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太空飛行。參加這次飛行的有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埃德溫·奧爾德林、麥可·科林斯。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4時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將左腳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這是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接著他用特製的70毫米照相機拍攝了奧爾德林降落月球的情形。他們在登月艙附近插上了一面美國國旗,為了使星條旗在無風的月面看上去也像迎風招展,他們通過一根彈簧狀金屬絲的作用,使它舒展開來。接著,太空人們裝起了一台“測震儀”、一台“雷射反射器”……在月面上他們共停留21小時18分鐘,採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標本。7月25日清晨,“阿波羅11號”指令艙載著三名航天英雄平安降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類首次登月宣告圓滿結束。

太空飛行器分類導航

太空飛行器,又稱空間飛行器、太空載具等,是指在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中,基本按照天體力學的規律運動的各種飛行器。
航天套用 間諜衛星 氣象衛星 太空探索
衛星導航系統
載人航天 太空人 航天計畫 運載火箭
太空飛行器 運載工具 太空梭 運載火箭
空間站 載人飛船 月球太空飛行器
空間探測器 人造衛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