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階段
20世紀初,在東部,工業壟斷組織和銀行壟斷組織結合為壟斷資本集團,形成第一批壟斷財團。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壟斷資本加緊從東部向中西部推進,芝加哥、克利夫蘭壟斷財團日益壯大。國會國家資源委員會調查了1935年底 250家公司,於1939年發表題為《美國經濟結構》的調查報告,承認摩根-第一國民銀行、洛克菲勒(約翰)、庫恩-洛布、芝加哥、梅隆、杜邦、波士頓、克利夫蘭 8個集團控制美國經濟,史稱“美國八大財團”。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壟斷財團的發展更加不平衡。在東部,洛克菲勒、摩根財團的實力有了巨大的增長,並且新興起第一花旗銀行財團。隨著西部壟斷資本的崛起,加利福尼亞、德克薩斯財團迅速形成和發展。美國壟斷財團的勢力遍及美國各地,並竭力對外擴張。擁有資產最多、影響最大的是洛克菲勒、摩根、第一花旗銀行、波士頓、杜邦、梅隆、芝加哥、克利夫蘭、加利福尼亞、德克薩斯等十大財團。此外,還有一批實力較差的美國二流財團。它們分別在金融業、製造業中擁有一定勢力,並同大財團保持著密切的關係。較為著名的有福特、製造商漢諾瓦、庫恩-洛布、布朗兄弟-哈里曼、狄龍-里德、萊曼兄弟和戈得曼-薩克斯等財團。
商業銀行是美國壟斷財團的控制中心。商業銀行通過信託部, 吸收信託資產, 用來購買工業公司的股票。商業銀行還通過同工業公司的人事結合和資金融通關係,成為工業公司最大、最有勢力的股東,對工業公司的重大經營方針、發展戰略和董事、經理人選施加影響,加深工業資本和銀行資本的溶合,從而加強金融資本的實力。1980年,美國最大的150家工礦業公司中,明顯屬於十大財團控制的有124家。資產總額為8058億美元,最大的50家商業銀行中。明顯屬於美國十大財團控制的有28家,資產總額為7408億美元。僅這兩項資產就超過1974年十大財團的全部資產額的23.7%。另外,十大財團在其他各種金融機構、零售商業、運輸業、公用事業中,還控制一批大公司。十大財團控制的公司大都是財雄勢大的跨國公司。它們通過參與制支配著一大批子公司、孫子公司,其壟斷地位更加提高。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壟斷財團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洛克菲勒、摩根、第一花旗銀行、加利福尼亞等財團依靠它們的強大的金融機構,對新興工業、能源、軍火等部門投入巨額資本,地位急劇上升;財團原有的單一家族控制色彩已大為減退,轉變為多家族和多金融機構聯合控制,幾個財團共同控制的大公司日益增多。財團相互滲透、相互爭奪更加廣泛,財團在保持傳統工業部門的同時,積極轉向多樣化經營;跨國公司、跨國銀行愈來愈成為財團角逐的重點目標。
參考書目
復旦大學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研究所:《美國壟斷財團》,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