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中藥]

羌活[中藥]

羌活,中藥名。別名羌青、護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風使者、黑藥,傘形科、羌活屬植物,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莖粗壯,伸長呈竹節狀。根頸部有枯萎葉鞘。莖直立,圓柱形,中空,有縱直細條紋,帶紫色。其性溫,解表散寒、祛寒濕,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無汗、寒濕痹、上肢風濕疼痛。 生長於海拔2000-4000米的林緣及灌叢內;分布於中國的陝西、四川、甘肅、青海、西藏。

入藥部位

傘形科植物羌活的乾燥根。

性味

味辛、苦,性溫。

歸經

入膀胱、腎經。

功效

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

主治

風寒感冒,風寒濕痹,項強筋急,骨節酸疼,風水浮腫,癰疽瘡毒。

用法用量

煎湯,3-10克。

使用注意

該品辛香溫燥之性較烈,故陰虧血虛者慎用;陰虛頭痛者慎用;血虛痹痛忌服。

藥材炮製

除去雜質,搶水洗淨,潤透,切厚片,曬乾或低溫乾燥,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生理特性

生於海拔2000-4200m的林緣、灌叢下、溝谷草叢中,或生於海拔1700-4500m的林緣及灌叢內。栽培3-4年秋季倒苗後至早春萌芽前割除地上部分,挖取根莖。

產地

主要分於陝西、四川、甘肅、青海、西藏等。

相關論述

1.《唐本草》:“療風宜用獨活,兼水宜用羌活。”

2.《本草綱目》:“羌後、獨活,皆能逐風勝濕,透關利節,但氣有剛劣不同爾。”

3.《雷公炮製藥性解》:“羌活氣清屬陽,善行氣分,舒而不斂,升而能沉,雄而善散,可發表邪,故入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以理游風,其功用與獨活雖若不同,實互相表里。”

4.《本草備要》:“瀉肝氣,搜胖風,治風濕相搏,本經(太陽)頭痛,督脈為病,脊強而厥,剛痙柔痙,中風不語,頭旋目亦。”

5《本經逢原》:“羌活乃卻亂反正之主帥,風能勝濕,故羌活能治水濕,與芎窮同用,治太陽、厥陰頭痛,發汗散表,透關利節,非時感冒之仙藥也。昔人治勞力感寒,於補中益氣湯中用之,深得補中寓瀉之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