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熊眴

年號:(甲申,公元前757年)。 ”厲王認為卞和欺騙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左腳。 ”武王也認為卞和欺騙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右腳。

在位起訖: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41年。 生卒年:公元前?-公元前741年。
出生地:丹陽(今丹水之陽)。
立都:丹陽(今丹水之陽)。
年號:(甲申,公元前757年)。
羋熊,姓羋名熊眴,也稱楚熊眴,又稱為楚蚡冒,謚為楚厲王。中國諸侯爭霸時代楚國的第十九任君王,他的祖父是楚國第十七任王羋熊儀,他的父親是楚國第十八任王羋熊坎
楚霄敖六年(癸未,公元前758年),楚霄敖死後,其兒子楚熊眴繼承楚君王位,為楚厲王。他在位始啟濮,“開濮地而有之”,向濮人之地拓土,征服陘隰。若敖氏娶妻於雲,生斗伯比,楚國始有斗氏。
楚厲王十七年(庚子,公元前741年),在位17年的楚厲王被弟弟楚熊通殺死,楚熊通而後自立為楚國國君,為楚武王。
楚厲王在位時有兩則軼事,現轉錄如下:
1、楚厲王有警:《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記載,楚厲王與百姓約定,如果遇到了敵情,就擊鼓為號,召集大家前來守城。有一天,厲王喝醉了酒,糊裡糊塗地拿起鼓槌猛敲。百姓們聽到鼓聲,都驚慌地跑了過來。楚厲王連忙派人制止,說:“我喝醉了酒,擊鼓和身邊的人鬧著玩。這鼓打錯了,請大家回去吧!”百姓們一聽都回去了。過了幾個月,敵人真的來入侵了,厲王趕緊擊鼓發出警報。但百姓以為厲王又是在跟大家鬧著玩兒,因而沒有一個前來守城。厲王只好更改了原來的命令,重新申明了報警的信號,老百姓這才相信。
2、和氏之壁: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塊璞玉,拿來獻給楚厲王。厲王叫治玉的匠人鑑定,匠人說:“這是塊石頭呀!”厲王認為卞和欺騙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左腳。等到厲王死去,武王登上王位,卞和又拿了那塊璞玉來獻給武王。武王叫治玉的匠人鑑定,匠人又說:“這是塊石頭呀!”武王也認為卞和欺騙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右腳。武王死了,文王登了王位。卞和便抱著那塊璞玉到楚山腳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淚哭幹了直到流出血來。文王聽說此事後,便差人去問他:“天下被砍去腳的人多得很,為什麼獨獨你哭得這樣傷心呢?”卞和說:“我並不是為砍斷了腳而悲痛啊!我悲痛的是把寶玉稱作石頭,把忠心耿耿的人叫做騙子,這是我所最傷心的!”於是,文王便叫治玉的匠人整治那塊璞玉,才發現這塊石頭真的是一塊寶玉。於是把它命名為“和氏之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