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探秘:萬城之城的浪漫與滄桑

羅馬探秘:萬城之城的浪漫與滄桑

《羅馬探秘:萬城之城的浪漫與滄桑》由科拉多·奧加思所著,這本記述羅馬人物及名勝的著作引人入勝,頗值一讀,因為作者以其神奇的力量,牽著你的手,陪伴著你,和你一同沉浸在往昔的歲月中,去重溫書中講述的古往今來的故事。 《羅馬探秘:萬城之城的浪漫與滄桑》非常精彩,如小說一樣激情澎湃,似歷史課本一樣發人深省:《羅馬探秘:萬城之城的浪漫與滄桑》不僅寫了羅馬,而且也寫了繼續影響著當今時代的人和事: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鑑,我們需要時刻銘記。

內容簡介

《羅馬探秘:萬城之城的浪漫與滄桑》是一本興味無窮的書,它把我們帶進了世界上最富魅力的城市,去同她的人物和逸事親密接觸。這一切都是以平實而生動的語氣娓娓道來,足見作者的功力。作者取材也取決於個人的經歷和記憶,這一點也值得讚許,因為這使此書獨樹一幟,更富有個性,故事也更加生動、感人。

作者簡介

作者:(義大利)科拉多·奧加思(Corrado Augias) 譯者:李光文
科拉多·奧加思,義大利作家,知名記者,出書頗豐,也是諸多電視節目的作者其“城市故事”系列:《巴黎探秘》(1996)、《紐約探秘》(2000)、《倫敦探秘》(2003)均由蒙達多里出版社出版,大獲成功,並多次再版

圖書目錄

雙圖作序
1.時空之間
2.斷壁殘垣
3.凱撒之死
4.別樣畫師
5.尼祿金宮
6.摩西浮沉
7.夢幻工廠
8.塔影森森
9.世紀之痛
10.國色天香
11.故都新風
12.兒女英烈
13.侯門奇案
14.寄人籬下
15.古今比鄰

序言

在奧黛麗·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經典影片《羅馬假日》中,有一段精彩對白令人難忘。那是在片尾的記者招待會上,有人問道:“殿下,在您訪問的城市中,您最喜歡哪一個?”公主稍思片刻答道:“可以說,各有千秋。最難忘的是羅馬,當然是羅馬!我要把這次訪問珍藏心底,永不忘懷。”半個世紀前,這部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浪漫愛情片,至今經久而不衰,令多少人對這座城市心馳神往。
2011年5月,我有幸受中共中央黨校委派,應義大利經濟和財政部邀請率團前往羅馬,參加了義大利高等經濟和金融學校舉辦的各種報告會和學術講座,並以羅馬為中心,對義大利的歷史文化進行了參觀考察。
羅馬被稱做“永恆之城”,是一座具有無上榮耀的世界帝國之都和魅力四射的現代國際大都市。她歷經2700年的風風雨雨,在巴比倫、亞歷山大、雅典、迦太基等古代所有大城市中,羅馬是唯一一個從未間斷、延續至今的城市——她從未荒涼冷落,一直堅守在台伯河畔,因了斷壁殘垣那悠遠而哀婉的古韻,變得分外迷人。
羅馬,仿佛一座巨大無比的露天博物館。城內布滿了無與倫比的宏偉建築,聖彼得大教堂和華麗宮殿,高貴得令人窒息;保存最完好的萬神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大鬥獸場,是羅馬的標誌性建築,在所有古羅馬建築中最令人嘆為觀止,當年在這裡角鬥士生死相搏,令5萬觀眾血脈噴張;國家博物館和波爾蓋塞美術館光彩奪目,保存著最激動人心的藝術精品。到羅馬訪古,你完全沒有必要去刻意尋找,因為各式各樣的古建築、凱旋柱、方尖碑、石雕像、城牆、穹頂和千姿百態的噴泉,仰俯皆是。千年逝去,這些殘垣斷壁,卻依然頑強地屹立在風雨之中,不斷向世人訴說它輝煌滄桑的歷史故事。在這裡,古典的、拜占庭的、哥特的、文藝復興的、巴洛克和義大利現代藝術得到傳承與交融。我想,只有這種對歷史的尊重和包容,才能使義大利湧現出如喬托、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菲爾、貝爾尼尼、卡拉瓦喬等一大批世界頂級藝術大師,才能使他們的傑作流傳至今。
在羅馬,最美的是清晨,沒有日間的喧囂,四周一派寧靜。在朝霞的映耀下,台伯河水放出粼粼波光,近處的聖天使橋、古堡,遠處的宮殿和教堂,都籠罩在金色的晨光之中,所有這一切都是一種感官上的美。
羅馬的歷史過於厚重,她留給人們的太多太多。有一個傳說很有意思,據說早在16世紀,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四世曾經對那些在羅馬短期遊歷的人們說:“祝你一路平安,永別!”而對在羅馬滯留幾個月的遊人說:“願我們再在羅馬相會!”也就是說,你對一座城市了解得越多、時間越長,你對它的認知就越深,感情也就越深厚。因此,想對其深入了解,即使是在信息、交通便利的今天,人們手捧一本旅遊指南、行色匆匆是遠遠不夠的。憑著一種職業的責任感和為促進兩國文化交流做上一點事情的願望,我曾經詢問,有沒有一本由義大利人撰寫、深入介紹羅馬歷史文化的圖書推薦給中國的讀者呢?當我得知,為我們做課堂翻譯的李光文先生正在翻譯著一部名著《羅馬探秘》,而本書作者奧加思先生和出版這部圖書的蒙達多里出版社同意將該書的中文著作權無償提供給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使用,真是喜出望外,得來全不費工夫。
本書譯者李光文先生在北京廣播學院(現傳媒大學)外語系畢業後,多年在國際電台從事對意廣播,擔任記者、翻譯及播音員。曾多次赴意留學或工作。1987年移居義大利,作為譯員經常為義大利參、眾兩院、國務院、外交部、財經部、環境部、文化部等政府機構及義大利外貿委員會、企業家聯合會、埃尼集團以及眾多私人企業公司提供服務;也曾多次參加八強(二十強)峰會和其他國際會議,做翻譯工作;曾經出版多種譯著。
本書作者科拉多·奧加思是義大利著名作家、記者和電視節目主持人。1935年生於羅馬,60年代初就投身戲劇及文化運動。里佐利(Rizzoli)出版社曾在上世紀80年代發表其“偵探三部曲”——《來自維也納的列車》《藍頭巾》和《最後一個春天》,從此名聲大振。根據這三部小說改編的電視片也於1989年播放,受到普遍歡迎。
奧加思曾作為《快報周刊》(L’Espresso)和《共和國報》(La Repubblica)常駐記者在紐約和巴黎工作多年。現仍為《共和國報》撰稿,並在國家電視台主持文化節目。
“城市探秘系列”於1996年問世,立即引起熱烈反響。2005年,繼《巴黎探秘》《紐約探秘》和《倫敦探秘》之後,《羅馬探秘》一經蒙達多里(Mondadori)出版社出版,便又一次掀起了爭購的熱潮,無論是在評論界,還是在讀者中都頗得好評,成為當年位居榜首的暢銷書。從2005年9月頭版面世到當年12月短短的3個月中就再版了8次;2007年,又被收入該出版社“暢銷書系列”再度發行。該書受到怎樣的歡迎顯而易見。
作者從不同一般的視角,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羅馬這座縱貫古今、包羅萬象的城市畫像,許多畫面都是前所未見、令人耳目一新的。從謎團重重、亦真亦玄的城市起源,到才智進發、締造輝煌的文藝復興;從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凱撒被刺,到動人心魄、可歌可泣的抵抗運動;從頂風逆流、堅持真理、被教廷活活燒死的哲學家布魯諾,到性格古怪、才華橫溢、開一代畫風之先的大師卡拉瓦喬;從14世紀天性善良、命途多舛的絕代佳人魯克萊奇婭,到二戰後首樁奇案中出身卑微、死於非命的侯門貴婦;從畫壇泰斗米開朗基羅創作《摩西》的一波三折,到法西斯黨魁穆蒂政治生涯的消長沉浮;從資產階級的萌生給故都吹來的陣陣新風,到電影城打造的夢幻引領的國際時尚;從酒池肉林、浮華靡麗的尼祿金宮到簡約、理性、概念全新的羅馬新城……在這座“滿目皆斷壁殘垣、到處是世紀風塵的城市裡,可以發現任何人類活動和情感的足跡”;“萬千的事件在這裡登台,人生百態在這裡上演……”
然而,本書不是歷史讀本,也非導遊指南,而是一本對羅馬這樣一個文化名城的探秘文集。步步深入的探索,層出不窮的亮點貫穿在全書的始終。“而這一切都是隨意拈來,純系偶然。只有長期生活過、跟自己的生命水乳交融的城市,才能被講述得如此隨心所欲”、意趣盎然。作者寫人寫事,並不限於人和事的本身,而是站在歷史的高度,以微觀反襯巨觀,力圖還原彼時彼刻的時代潮流、思想面貌和社會風習,把人們對個別的真切感受升華到對總體大環境的深刻理解。所以,無論是對這座城市知之甚少的一般讀者,還是對之有不同程度研究的學者,都會隨著作者平實、生動的描寫,詳盡、透徹的分析,逐步豐富和加深對羅馬的印象:原來的一張白紙,勾勒出一幅草圖,原有的平面繪畫變成了立體的圓雕;而且還能從作者生花的筆端觸摸到事件的氛圍和人物的脈搏,讓“歷史的腳步,歲月的回聲清晰地在耳邊迴響”。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效果,還因為作者雖然寫的是雜文,卻在雜文家剖析問題的冷峻和超脫之外,又傾注了幾多小說家敘事的激情和投入。惟其如此,才能給人留下長久的記憶。
法國種族及人類學家馬克·奧熱在他的著作《瓦礫與廢墟——時光的概念》中寫道:“正當一切都使我們相信歷史已經結束、而它的終曲已在世界舞台上演奏完畢的時候,我們必須找回時間,對歷史寄予信心。這,或許就是今日古蹟給我們的教育和啟迪吧。”我想,這就是本書的意義所在。
義大利是西方的文明古國,它的歷史、文化和藝術是全人類精神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今天,中國與世界的距離進一步拉近,這本知識性、趣味性俱佳的著作或許會給需求各異的讀者提供他們各自所需的養分,成為他們汲取多元知識、提高人文素養、擴大全球視野而樂於閱讀的材料。
在本書中文版即將出版之際,譯者李光文先生囑我寫一篇序言,我欣然從命。藉此機會,首先感謝義大利經濟和財政部,以及所屬的高等經濟和金融學校為我們比較系統地了解義大利所做的一切;感謝原書作者科拉多·奧加思先生和蒙達多里出版社的熱情幫助,使中文版順利出版;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朱晉平博士,他為此付出了辛勤工作,以及他和孫曉東先生等提供了精美圖片;特別要感謝親愛的讀者朋友,是您通過選擇本書而加入到我們當中來,希望大家能夠在輕鬆閱讀之後,有所收穫,這就是我們共同目的所在。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社長、總編輯
胡 建華
2012年4月26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