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羅長銘(1904—1971),原名會鈷,又名更,字長銘,號亡羊,歙縣呈坎人。工詩詞,精文史。曾任省立第二師範學校國文教師、上海神州國光社編輯、安徽省通志館編纂,參與修纂民國《歙縣誌》。建國後,任省文吏館員,在省博物館從事古籍善本的編目提選、書畫鑑定和文物考證工作。為學謹嚴而沉思,能以科學精神弘揚江(永)、戴(震)之樸學。文章考證精當,議論入理,卓有創見。一生著述很多,惜多散失。著有《屈原賦二十五篇考》、《壽縣出土的鄂君啟金節》、《長銘詩詞鈔》等。尚有《歙西音錄》、《鄂君啟節新探》、《屈原賦今譯八箋》等手稿。
羅長銘集
羅長銘先生在1952年整理完成的《歙西音錄》,用羅馬字母為音標,把歙縣西鄉岩寺、碣田一帶的方言進行標音,並“分析得出聲母三十六個,韻母十二個,準韻母三個,另外還有些變韻”。直到1994年,才由其子羅季重先生標點整理後在《羅長銘集》內刊出。 羅長銘的詩作可分為南通、上海、歙縣與合肥四個時期,詩人隨著處境與心情的變化,詩風亦有所不同:解放前撫時感事,寄託深遠,詩風沉鬱;解放後承平氣象,建設之功,去故取新,包孕愈深,才華益復橫溢,詩風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