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ving tea
古時烹茶程式之一。羅即篩,羅茶即篩茶。羅由羅蓋、羅篩和羅底組成。羅圈用柘木製成的稱“柘”,一般用剖開的大竹彎曲而成,蒙上質地細緻、用水漂洗淨的紗或絹做羅面。宋代蔡襄《茶錄》:“茶羅以絕細為佳,羅底用蜀東川鵝溪畫絹之密者,投湯中揉洗以幕之。”宋徽宗趙估《大觀茶論》:“羅欲細而面緊,則絹不泥而常透。……羅必輕而手不壓數,庶幾細者不耗,惟再羅,則入湯輕泛,粥面(茶湯表面--引者)光凝,盡茶色。”羅茶時,將羅篩套上羅底,再將碾碎的茶粉自碾移人羅篩內,加上蓋篩轉,以防篩茶時茶粉飛揚。篩下茶稱“羅末”。古時的紗與絹孔眼大,羅末細的如“碎米”,粗的如“菱角”。宋代蔡襄《茶錄》:“羅細則茶浮,粗則沫浮。”
相關詞條
-
曼茶羅
梵語man!d!ala,西藏語 dkyil-h!khor。又作曼陀羅、曼吒羅、漫荼羅、蔓陀羅、曼拏羅、滿荼邏、滿拏囉。 意譯壇、壇場、輪圓具足、聚集。印...
概述 意義 分類 修法 -
羅村茶
羅村茶,四川省通江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羅村茶悠久的歷史、美觀的外形、漂亮的色澤、持久的清香、豐富的微量元素造就了其獨特的品質。滋味鮮純,黃綠...
產品特點 產地環境 歷史淵源 生產情況 產品榮譽 -
羅坑茶
羅坑茶是廣東韶關市曲江區羅坑鎮的土特產,是廣東最早的熟茶。羅坑茶,由瑤民生產,茶園分布在25—30度之間的山坡上。
種植方式 加工工藝 特點 -
建茶
建茶因產於福建建溪流域而得名。歷史上所屬福建建州。其轄區以建茶、建盞、建本、建版、建木聞名於世。建茶以宋代福建建州建安縣(今建甌)的北苑鳳凰山一帶為主體...
建茶由來 建茶六絕 北苑茶文化 中國茶葉的龍頭——建茶極品北苑御茶 -
茶[中國傳統飲品]
茶,(學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尖銳,基部楔形,上...
起源淺考 形態特徵 主要變種 產地生境 品種類別 -
羅峰茶
"羅峰茶,產於江西豐城的羅山
-
安化鐵色茶
亦稱潭州鐵色茶 ,湘潭茶,即安化黑茶。
由來 分類 歷史 原料 文化 -
茶羅村
茶羅村隸屬於南澗彝族自治縣小灣東鎮新龍,該村國土面積1.21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氣溫21℃,適宜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
村情概況 自然資源 基礎設施 農村經濟 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