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期聰

"羅期聰萌生了要總結一整套水稻高產栽培經驗的念頭

人物簡介

羅期聰(1926—2008年),又名羅其聰,廣東省博羅縣公莊鎮人,中山大學農藝學系畢業。1954年3月調任連山縣人民政府農業科科長。1980年9月起當選縣人大常委會第二、三屆副主任,縣科協名譽主席。1988年獲高級農藝師職稱。
1981年作為全國秈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成員之一,獲國家科委、國家農委特等發明獎。1987年,作為雜交稻畝產400公斤栽培技術推廣主要完成者之一,獲國家農牧漁業部獎勵。
1990年離休後在廣州生活,2008年8月9日病故。

歷史回眸

兩次選擇留在連山
為了打破“連山即使有千斤土地,也沒有千斤氣候”的神話,羅期聰毅然選擇留在連山。 
1926年10月,羅期聰出生在廣東省博羅縣公莊鎮。羅期聰自幼聰慧,青少年時期讀書成績優異,又特別喜愛莊稼,一有空閒便到田頭地間研習農業耕作。
1946年,20歲的羅期聰以優異的成績同時考進了廣西大學、金陵大學和中山大學,他本來可以選讀理科或文科,但他卻選擇到中山大學農學院攻讀農學系,決心在農業科研上乾一番事業。
“我從一進農學院起就立下決心要為中國的落後農業進行科學研究貢獻自己的力量。丁穎先生是我的水稻學的專任教授,我敬佩他的為人正直,勤奮工作的精神,因此,我選擇了專攻水稻學。”羅期聰在回憶文章中這樣闡述了他當時的抉擇。
在大學期間,思想進步的羅期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地下學聯,1949年7月曾被捕入獄,經黨組織營救出獄後參加東三支游擊隊。
新中國成立後,羅期聰任博羅縣建設科副科長。與連山的結緣,始於他人生的兩次抉擇。
第一次是在1953年,羅期聰參加粵北地區的土地改革運動後,本來可以請求調離粵北山區。但他為了打破“連山即使有千斤土地,也沒有千斤氣候”的神話,毅然選擇留在連山,於1954年3月調任連山縣人民政府農業科科長。
原來,當時他在連山發現,當地的耕作方法粗放落後,大部分種單季稻,畝產又低,原因主要是粗耕、缺肥和劣種。他從調查連山的水稻安全生長季出發,認定大部分地區可以改種雙季水稻,因此提出了單改雙以及推廣以小科密植、精耕細作和推廣良種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建議,並編寫出連山第一本的《農業技術手冊》,這對當時連山水稻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次是在1961年。1958年羅期聰被錯劃為右派,送到勞改場改造。3年後給他“摘帽”,和他同命運的人都不願回原單位,勸他另闢蹊徑。而羅期聰卻動員愛人一起回到連山,他說:“我受了委屈,人們把我當成廢品。但是,我有我的專業,我有我的追求,我要用自己行動來證明自己。黨和人民終有一天會了解我。”
“勞動改造”不忘科研
羅期聰萌生了要總結一整套水稻高產栽培經驗的念頭,開始了“水稻指標化計畫栽培法”的科學試驗。
正當風華正茂之年的羅期聰雖被錯劃為右派分子,但未能阻擋他研究水稻栽培技術的熱情。1971年,羅期聰又被送去一個生產隊讓貧下中農監督勞動。
在生產隊兩年里,喜愛農事的羅期聰充分發揮才幹,改進當地粗放落後的生產方式,使生產隊水稻連續兩年大增產。為此當地農民將他奉為座上賓,不管別人怎樣另眼相看,非但不監督他勞動還反過來拜他為師,大搞科學種田。
1973年,羅期聰被改送去縣農科所當職工。來到農科所後,羅期聰萌生了要總結一整套水稻高產栽培經驗的念頭,開始了“水稻指標化計畫栽培法”的科學試驗。所謂“水稻指標化計畫栽培法”,就是掌握高產水稻的產量結構指標,各生育期的群體長相和一些主要的群體動態、生理指標等,據此確定和調整相應的栽培措施,使水稻生長全過程按規定的模式進行,從而達到預期的計畫產量。
從那時起,他就注意積累資料。每年從浸種、整理秧地、播種、插秧、田間管理,到收割,他一直泡在田裡。這時的羅期聰已屆不惑之年,身體又不好,特別還是個“摘帽右派”,黨籍沒有恢復,行政級別沒有被承認。但他全然沒有理會這些,不論颳風下雨,還是烈日當空,每日清晨準時來到田裡,觀察、研究水稻高產群體的生理形態、特徵和動態,記錄和積累了大量的資料、數據。
他到所里第一年,就使水稻畝產獲得900斤的好收成;與此同時,他還創造了“溫室加尼龍兩段育秧法”,為高寒山區推廣兩造雜交水稻,奪取高產提供了有效辦法。這一訊息,吸引了省、地、縣的幹部前往參觀。
從此,人們對羅期聰刮目相看。
水稻栽培法獲袁隆平稱讚
袁隆平興奮地對羅期聰說:“我們培育了高產良種,而你創造了高產栽培法。雜交稻獲得高產,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1975年,羅期聰因為被湖南農校邀請前往講學,認識了當時在該校研究雜交稻的制種工作的袁隆平。當年首批雜交種籽終於制出來了,只有兩斤多一點。在哪裡試種、保證試種成功是個很嚴肅的問題,只許試種成功不許失敗。
前連山縣委書記郭寶撰文回憶說,袁隆平首批制出的雜交稻種籽便是由連山農科所試種的。
1976年3月初,郭寶調到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任縣委書記、革委會主任。這時羅期聰等人找到郭寶商量,說袁隆平他們研究出一種水稻新品種,叫雜交水稻,如試種成功,完全可以解決連山壯、瑤、漢各族人民吃飯的大問題,希望得到縣委支持試種。
郭寶聞悉後心情振奮。連山幾十年來由於自然條件差,糧食產量低,人民長期得不到溫飽,有早造就沒有晚造。年成最好的1974年兩造產量加起來平均畝產也只有359斤,全年3.6萬擔公購糧全部返銷回來。儘管如此,少數民族地區一天仍吃兩餐粥,晚上才吃一餐乾飯(要加一些紅薯和木薯),生活非常困難。如果雜交水稻試種成功,並構想一年能種兩造雜交稻,那產量就非常可觀了。
有了縣委的支持,羅期聰運用“水稻指標化計畫栽培法”親手育秧耕作,早造共插了2畝4分地。為了試種成功,羅期聰起早貪黑整天呆在田裡,從育種、插田、施肥一直到收割這一系列環節都詳細記錄了各種數據。
這2畝4分雜交稻在精心管理下,生長得非常好。成熟收割時,郭寶請來了韶關地委書記馬一品,和他們一起收割、曬穀、驗收、過秤和丈量土地,測得共收乾谷2000多斤,平均畝產乾谷1189.4斤。這是連山歷史上畝產的最高紀錄。
1976年試種雜交稻成功之後,第二年在縣委的領導下,雜交水稻在連山推開了,種植了16000多畝,畝產都在800斤以上,當年全縣增產13萬擔糧食。到1979年,連山水稻總產一下子提高到接近80萬擔,使全縣人民一天能吃上三餐乾飯,不但不吃返銷糧,一年還給國家提供純商品糧400萬斤。“連山即使有千斤土地,也沒有千斤氣候”的神話被羅期聰一舉打破。
雜交稻試種成功,“水稻指標化計畫栽培法”成效顯著,讓羅期聰成為農業生產“明星”。1980年7月,南方五省雜交水稻交流會的代表,從湖南宜章專程趕到連山參觀羅期聰的“水稻指標化計畫栽培法”高產試驗田。袁隆平望著稻穗累累的連片雜交稻,興奮地對羅期聰說:“我們培育了高產良種,而你創造了高產栽培法。雜交稻獲得高產,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獲國家科委農委特等發明獎
1982年,《南方日報》對羅期聰進行專題報導,評價羅期聰“在水稻高產栽培研究上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奮;他那種高度的革命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尤其令人敬佩。”
1979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神州大地。當年,黨組織給羅期聰落實了政策,恢復了黨籍,並任命他為縣農業局副局長、農科所所長。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連山農科所承擔了全國雜交水稻科研項目:即早稻一造畝產1300斤和兩造連作年畝產2400斤,面積達五畝以上。結果,4年來該所在羅期聰的指導下,運用“指標化計畫栽培法”進行種植,年畝產量都達2400斤以上。
羅期聰在連山工作30多年,長期從事農業科技的推廣與研究。在單造改雙造、高稈改矮稈、霜期育秧、溫室加尼龍薄膜兩段育秧、雜交水稻推廣和高產栽培模式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1981年,羅期聰作為全國秈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成員之一,獲國家科委、國家農委特等發明獎。1983年被評為全國少數民族地區先進科技工作者,並作為代表赴京參加座談會,同年獲國家農牧漁業部頒發的《農業科學技術推廣工作者》榮譽證書及獎章。1987年,作為雜交稻畝產400公斤栽培技術推廣主要完成者之一,獲國家農牧漁業部獎勵。1989年獲國家農業部頒發的《雜交水稻技術推廣》榮譽證書,其事跡分別入編《中國專家大辭典(廣東卷)》和《廣東高級專家大辭典》。
羅期聰在1979年、1988年分別獲農藝師、高級農藝師職稱。1980年9月起當選縣人大常委會第二、三屆副主任。在擔任縣人大常委會領導職務後,羅期聰仍堅持水稻高產栽培研究,不管年事已高,長年在田間考察,領導和組織科技人員進行各種試驗,熱心扶掖後輩,使其研究的項目不斷取得進展。
令人感動的是,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羅期聰從不放棄學習的機會,他從1980年起花了5年時間複習外語,在年過半百之際已能流利地閱讀外文資料。
羅期聰一心為農、甘為水稻高產事業無私奉獻的事跡引起了媒體的關注。本報1982年4月1日第二版以近半個版的篇幅對他進行了通訊報導,並添加了編者按:羅期聰在水稻高產栽培研究上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奮;他那種高度的革命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尤其令人敬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