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敷河

羅敷河

羅敷河,黃河支流渭河的支流,也稱羅夫河,古稱敷水,因出於秦嶺大敷峪得名。羅敷河上游有多條源頭,一般稱菜子坪溝為正源,按長度林家溝應為正源,以林家溝為源,羅敷河發源於秦嶺林家溝,流經羅敷鎮(敷水鎮)、桃下鎮橋營村,北流匯入渭河,全長45.6公里,流域面積190平方公里。 羅敷河本稱敷水,與漢樂府之秦羅敷本無關,但因唐白居易的詩《過敷水》而訛為羅敷河。 羅敷河幹流有羅敷渠等灌溉工程,沿岸有古人類遺址橫陣遺址、告平城遺址、太白廟等文化遺蹟。

幹流概況

羅敷河上源,有兩種說法:

華陰縣水利志謂:發源於秦嶺林家溝,上源由北溝、林家溝和菜子坪溝3個支溝組成。其中林家溝最長,約3.5公里,發源於水龍關,按長度林家溝應為羅敷河正源(一般稱菜子坪溝為正源),其下至港子有11條大小支流匯入。其中金岩溝水源最長。出山後,羅敷河左右有柳峪澗和竹峪澗匯入。

羅敷河川區段 羅敷河川區段

華陰縣地理志謂:羅敷河有東、西兩源,最長的東源發源於華陰縣華陽鄉的後溝,西源發源於華縣境內,二源在華陰縣華陽鄉八里橋附近匯合,在華陽鄉草灘附近進入華縣港子街段,後於桃下鎮的牛圈芋進入華陰縣,流經羅敷鎮(敷水鎮、夫水鎮)、桃下鎮橋營村,北流至北洛村、北嚴村之間匯入渭河。

全長49.6公里(山區段長30.5公里,其中華陰境內長45.6公里),流域面積200多平方公里(華陰境內流域面積190平方公里,山區116.25平方公里,平原集水面積73.75平方公里),(一說全長45.6公里,流域面積190平方公里。其中源流至港子街93平方公里,港子街至峪口36平方公里。 )平均比降4.28‰,山區比降6.16‰,是華陰縣境內最大的渭河支流。

水文特徵

羅敷河的補給以雨水為主,占徑流量的70—90%。主要源於南部山區。這一地區河谷深切呈“V”型,坡陡流急,縱剖面比降大,平均在5—10%。中游洪積扇段各河平時下滲成地下徑流,僅在山區降水後的洪峰期方形成洪流。下游段比降較小,泥沙沉積使各河在排水乾溝一帶的“夾槽”地段形成地上河。

南部山區的平均徑流深度在50—350毫米,山區水量占各河總水量的92.4%。受氣候的影響,各河徑流量都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據羅敷堡水文站的羅敷河資料,徑流量最大的4個月(7月至10月)占全年總量的58.3%,枯水期的4個月(11月至3月)僅占全年總量的8.54%。年際變化中的極大年是極小年的4倍以上,一般表現為連續枯水年兩年,連續豐水年2年至4年,以10年至13年為一周期。由於河短坡陡,特別是在南部山區出現較大降水時,洪水一般在二三小時即可匯入渭河,降水結束後的一二天基本接近正常水位。

羅敷河山區段落差大,徑流集中,水力資源豐富,全縣理論水力蘊藏量為24968千瓦,其中羅敷河13276千瓦,可開發4040千瓦。

據羅敷河上的羅敷堡水文站資料,多年平均徑流量3942萬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速1.25立方米/秒,實測最大年流速2.46立方米/秒(1958年),實測最小年流速0.6立方米/秒(1979年),實測最大洪峰流速243立方米/秒(1957年7月17日)。調查最大洪峰流速560立方米/秒(1901年)(此數為鐵道部鐵路設計院調查,陝西省水文站關東分站調查為554立方米/秒)。

主要支流

羅敷河源遠流長,支流密布,長度5公里以上的支流有柳峪河(8.8公里),竹峪河(全長9.6公里)等,由於流量豐富,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現已建成川街1號、川街2號、瓮岔、付家、草灘5座小型水電站。

水利工程

橋樑工程

羅敷橋,又稱“敷水橋”,唐代所建。清鹹豐年間(1851—1861),華陰縣貢生任大用主持募捐重修。光緒二十六年(1900)部分橋孔被水沖毀,縣令劉瑞麟捐款修復。1958年縣人民政府又撥款加固。橋13孔,寬7米、長70米。造型美觀,結構嚴緊,是20世紀90年代前關中東部唯一的大型石拱橋樑。

河道治理

羅敷河上陡下緩,夾槽區懸河沙堤。夏秋季遇到山洪暴發,常常淹沒田舍造成災害。1949年秋,山洪暴發,渭河上漲,全縣沖毀淹沒耕地20萬畝,夾槽地區一片汪洋。1951年10月,華陰縣在羅敷河入渭處的王家莊附近修建防洪閘1座。1952年9月至10月,華陰縣又對羅敷河中游進行了治理。加寬石橋以南至五里村路,長約2800米,移動土方154785立方米,投工61498個工日。治理後河底寬19米,堤高6米,頂寬4米,可使該地段承受160立方米/秒洪水威脅。1953年人民政府撥“以工代賑”款3億元(舊幣),用於治河排水工程。4月2日開工,5月17日結束,完成了羅敷河田丁家灣至龍王廟長約2322米的裁彎培堤及疏浚工程。修築土方6822214立方米,投工39742個工日。疏浚羅左、羅右、柳東、柳西排水渠約19138米,新開挖排水渠4403米,移動土方10059立方米,投工19028個工日。新修南洛和羅東引洪渠8700米(南洛引洪渠土方66254.5立方米),基本解除了63395畝耕地內澇積水之憂。

1982年,秦嶺發電廠投資萬元對羅敷河進行全面清淤。1984年8月30日至12月20日,本縣對羅敷河老西潼公路橋南東堤830米進行了復堤加固,投工9278個,投資62892元。可抵禦10年一遇的洪水威脅。

華陰市羅敷河蓄滯洪區 華陰市羅敷河蓄滯洪區

羅敷河應急分洪區,建設於2011年11月24日~2012年8月10日,西起羅敷河東堤,東至柳葉河西堤,南以二華排水乾溝為界,水域面積2 722畝,庫容373萬m3。2012年8月19日開閘蓄水,工程開始試運行。是在華陰夾槽區低洼地帶建設的蓄滯洪區,可以截留羅敷河支流的超標洪水,提高羅敷河堤防的防洪標準,儲備一定的地表水資源,改善生態環境。

灌溉工程

羅敷渠,華陰縣最早的自流引水灌溉工程。開發利用於唐代。據《陝西通志》(清雍正本)載:敷水渠在華陰縣西30里,敷水源出敷谷,歷年洪水泛濫,唐開元二年(717)刺史姜師度鑿敷水渠,渲瀉洪水。開元五年(717)刺史樊忱繼續鑿修,使敷水渠洪水流入渭槽。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華陰知縣韓應奎鑿修敷水灌田水渠。敷水分兩渠,東渠灌溉興樂堡田350畝,西渠灌溉太和堡(敷水南城子)田300畝。後又修黃種渠(黃甫渠),民獲其利。

1949年灌溉面積2100畝。1954年3月,華陰縣動工修建羅敷河滾水壩,1954年底竣工。工程投資3.3萬元。配套設施有進水閘3座(東乾渠2座,西乾渠1座),此工程於1955年4月動工,1955年底完成。同時還修復改善了羅敷渠東、西乾渠工程。可灌溉面積4000畝。1957年7月17日,羅敷河滾水壩被洪水衝垮,9月修復滾水壩,10月竣工。國家投資2700元,民眾自籌資金2500元。1966年3月,再次修復改善羅敷渠,9月竣工。採用民辦公助的形式,由受益區的敷水、興建、五方公社組織投工,國家負責供給水泥、白灰等材料。此次修復後,羅敷渠灌溉面積達7000畝。1977年,因秦電二期工程施工,羅敷渠西乾渠柳峪河到蔥峪河2230米渠道改道。秦電二期工程指揮部投資24萬元。1977年元月動工,8月底結束。1989年11月,羅敷河西乾渠延伸,國家投資20萬元。西乾渠延伸長度2670米,屬“U”型混凝土結構,1990年5月22日竣工。台頭、桃園、方山、姚田、沙道、白坡等村莊的3000畝旱作農田得以灌溉。西乾渠延伸後,羅敷渠灌溉面積進一步擴大。1974年3月,渭南地區水利局確定羅敷灌區為萬畝灌溉區。設施面積1.2萬畝,有效面積10025畝,旱澇保收面積4500畝。1982年5月,華陰縣人民政府批准羅敷站為全民事業性質單位。羅敷渠除農田灌溉之外,兼有人飲、水能利用和工業供水等綜合效能。

流域概況

歷史文化

唐白居易《過敷水》詩曰:“野店東頭花落處,一條流水號羅敷。芳草艷骨知何處?春草茫茫墓已無。”可見早在唐代人們就把敷水同古詩《陌上桑》中之“秦氏有女名羅敷”牽扯在一起。今稱敷水為“夫水”,稱羅敷河為“羅夫河”,稱大敷峪為“大夫峪”。雖然是用字上的謬誤,但已約定俗成。

地形地貌

羅敷河上游位於華陰縣華陽鄉秦嶺山脈北支的東段華山山脈,面積約327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0%。海拔430—2483.6米之間,絕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上,南部分水嶺一帶超過2000米。南高北低,群山拔地而起,雄偉險峻,主脊線呈東西向延伸於華陰縣和洛南縣交界處,主要山峰自西向東有金岩溝(2483.6米),老爺嶺(2250米)、賽華山(2200米)、王道嶺(2338米)。另外,五方鄉和華陽鄉交界處的最高峰海拔達2279.1米,西嶽華山位於南部山地中部,四面絕壁,以險聞名天下。區內由於地殼上升,河流下切,“V”型溝谷發育,呈南北向延伸,與山脊線相垂直,羅敷河上游即在境內大敷峪,山高谷深,相對高度500—1000米。

大敷峪 大敷峪

大敷峪,在華山西30里,又稱敷谷。今華(陰)、金(堆)公路穿峪而過,至秦嶺頂峪60多里。嶺南則為洛南縣境。入峪3里有百索潭,20里有撾鼓潭,潭旁石壁有一處石紋很像龍,有道有尾,形象生動。峪中的金岩溝森林茂密,遮天蔽日,為華陰市唯一原始林區。其中的天門峰海拔2483.6米,是華陰境內最高點。大敷峪澗水北出入渭,古時稱敷水,今叫羅敷河。大敷峪因敷水從谷中流出得名。

羅敷河中下游依次為山前洪積扇、渭河階地、河漫灘。地勢南高北低,地勢平坦。河口位於河漫灘地帶,地表物質由全新世粘質沙土及沙組成,西高東低,地勢平坦,高出渭河面約1—7米,洪水期常被淹沒。1960年三門峽水庫建成蓄水後,由於渭河回水和黃河洪水期倒流,河床淤積,灘地逐漸升高。

中游地區屬渭河二級階地,由於自然條件較好,地勢較低,井灌為主,農田平坦,土壤肥沃,光熱充足,一年多熟,勞多地少,裝備較好,是全縣農業穩產高產中心區。

渭河灘區,1960年移民遷出後稱作三門峽庫區(當時按淹沒區對待),後因三門峽水庫建設方案改變,先後有地區農墾局華陰農場和幾個駐軍農場復墾。至1986年,利用土地達18.77萬畝。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移民返遷4萬人,劃給土地10萬畝。至1990年已返遷2.8萬人,經營耕地8萬多畝。由於1960年與1961年曾兩次攔洪,大面積耕地沙化,很少林木生長,生態條件不佳。

名勝遺址

橫陣遺址,位於縣城西16公里的敷水鎮橫上堡東邊。南至秦嶺發電廠,北接老西潼公路,沿大華公路西均為遺址面積。據1955年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調查發現,遺址面積約12萬平方米。1958年至1959年,三次發掘面積為1萬平方米。經過詳細複查證明,該遺址的文化性質有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二者並有疊壓關係。前後共開探坑21個,探溝7條,從地層堆積剖面看,第二層以上出土有漢代罐、盆、筒瓦、板瓦等陶器;第三層出土有戰國時期的盆、罐、豆、釜等陶器;第四層出土有龍山文化晚期的鬲、碗、壺、盆、單耳罐、雙耳罐、器物蓋等;還有龍山文化早期的罐、鼎、盆、杯等陶器;第五層出土有仰韶文化遺物罐、缽、盆、杯、瓮、碗,以及紅底素麵上有黑色彩紋圓點幾何紋的陶罐、尖底瓶等物。共發掘仰韶文化時期的陶器280件,龍山文化晚期陶器783件。在出土陶器總量中屬仰韶時期的彩陶占30.7%。可分為生產用具、生活用具和裝飾用品三類。此外,還發掘出大量的骨器、蚌器和石器。遺址的龍山文化明顯分為早期和晚期兩個時期。早期的雙刃石刀在出土石器中較為罕見,它反映出龍山文化的石器製作技術的提高,表明生產力水平比仰韶文化有了發展。骨器、蚌器的出土也說明當時骨器、蚌器已被普遍使用。這裡的出土文物多屬龍山文化早期,與廟底溝二期文化近似,應屬龍山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範疇。

告平城遺址,位於縣城西15公里的敷水鎮西南2公里、秦嶺電廠東北240米,新西潼公路北約150米處的平坦耕地上,西距大華公路100米。據清《華陰縣誌》記載:“敷水南山石山之敷谷有告平城。相傳武王伐紂告太平於此。”據《魏書·地理志》載,稱為高平城。1988年9月文物普查發現告平城遺址範圍:現有城牆殘跡,東西約45米,南北380米,呈南北走向,殘牆高約2—4米,夯土層厚約8—12厘米,平夯內夾雜有鵝卵石,為周代古城遺址。

太白廟,位於縣城西敷南村。據清《華陰縣誌》載:清順治初年,南山有寇,山寇夜襲太和堡時,很遠望見城上站著一位身著白衣的銀須老者守城,城內戒備森嚴,戰鼓聲四起,山寇吃驚,遂即逃遁。以後有從山寇中逃回的人講起此事,人們以太白神仙保佑村堡安寧免遭災禍,即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修建太白廟。廟址約10畝,為群體建築,座北向南。解放前曾駐過軍隊,新中國建立後改設為敷水糧站。太白廟大殿面闊3間,進深3間,東西18米,南北10.8米,面積124.8平方米。為五架梁用三柱,屋頂式樣為歇山頂,夾布板瓦有磚,山牆有琉璃浮雕雙麒麟。該廟西廂房牆上嵌有“雪映宮”碑石一通,字跡漫患不清。1989年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