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中國
2005年,當時還是中學生的羅思傑在一位西安朋友的邀請下,第一次踏上了中國土地。在那之前,羅思傑對中國的了解僅限于成龍和麵條。來了之後,他對中國文化感到不可思議。之後他還去參觀了壯觀的兵馬俑,還去了北京、蘇州。不過,當羅思傑來到上海後,就徹底喜歡上了這座城市。懂不少成語的羅思傑,用了“樂不思蜀”這個詞語,來形容對中國的熱愛。
在上海,羅思傑沒有做一個單純的觀光客。他最喜歡的地方竟然是上海體育場的戶外籃球場,每天早晨7時,他就去和當地的孩子打一場籃球。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出生於為足球狂熱的國度,羅思傑最喜歡的運動竟然是籃球。
2008年,準備申請大學的羅思傑開始考慮自己的出路,他想到了上海,他認為中國的籃球氛圍相當好,可是沒有好的教練。所以,羅思傑就想來上海尋找機遇,當一名籃球教練。於是,他進入上海外國語大學讀書,在經過一年的漢語進修後,順利考入金融專業,可是羅思傑對金融其實不感興趣,他還是專注於籃球。
這也為他今後的事業埋下了伏筆。
籃球DJ
結緣上海男籃
來中國8年時間,羅思傑在中國讀了大學,他能說一口流利的國語,時不時還會飆出幾句地道的上海話。在英國時,他就十分熱愛籃球,而他和上海男籃的緣分也是偶爾開始的。
2009年,是姚明接管上海男籃的第一年,也是羅思傑來滬的第二年,他去源深體育館看了季後賽。“那場比賽盧卡斯三世絕殺遼寧隊,特別精彩。”羅思傑穿了一件自製T恤,上面有他親手寫的“乃伊組特”,特別拉風,“電視記者看到了還來採訪我。”他得意地說。
之後的幾年,他和上海籍女友倍倍一起購買套票,同上海男籃的小黃魚球迷會成員坐一起,為上海男籃搖旗吶喊。漸漸地,羅思傑出色的國語和滬語,以及主持能力,傳到姚明和管理層那裡。
2015年,上海男籃找到羅思傑的一位外國朋友做推廣,由於語言上的無縫銜接,朋友第一時間想到了羅思傑,推薦熱愛籃球的他到上海男籃做MC。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拿起了麥克風,不過羅思傑沒料到,思維方式的不同和率直的個性,讓他在球場上下鬧出不少誤會——從球迷誤以為他的英文名是“Rogers”,到媒體在採訪中報導了錯誤的信息,再到球場上和客隊球迷的互動被不少人誤解,有時他自己也無可奈何。
互動風格
鼓譟主隊球迷
不管球隊是不是戰績多差,球市多么慘澹,羅思傑依舊會用熟練的上海話坐在場邊喊著“張兆旭,模子”以及“吾講上海儂講贊”這樣的自創口號。
前兩個賽季,在只有零零星星球迷落座的球場裡,羅思傑對上海球迷的熱情並不滿意。“大家的聲音怎么這么小,我都聽不到了。”羅思傑是個直性子,所以在比賽暫停時,他經常會這樣“刺激”上海的主場球迷,然後自己賣力地吶喊,甚至喊道聲音沙啞。
幾年前,當他還不是上海男籃MC的時候,他坐在上海“小黃魚”球迷會固定的十區觀眾席里,拚命地為球隊加油吶喊,從那時候,他就構想過能用這股激情為上海籃球做些什麼。如今,他用了這個機會,當然要想方設法向上海球迷的“溫吞水”宣戰。
“上海的球迷在哪裡?如果你是上海球迷就站起來……”這個賽季每場比賽最關鍵的時刻,羅思傑就會跳上球場中央,帶動著球迷們跟著鼓點的節奏跳躍鼓掌。
“其實在球場上不管說什麼還是做什麼,我都不會提前準備,因為這些都是我發自真心的。”羅思傑說道。
從2015-2017年的三個賽季,上海男籃的外援換了一波又一波,但羅思傑始終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用球迷們最熟悉的方式支持著這支球隊。就是因為這份執著和熱愛,上海男籃的球迷們給羅思傑送上了這樣一個外號——上海男籃的最佳外援。
和客隊球迷打趣
“我真的很喜歡客隊球迷,只要他們在源深的人數不超過50%,我是可以接受的。”羅思傑總是喜歡在嚴肅的話題里加一些“段子”,“因為客隊球迷來了,他們吶喊了,上海球迷才會更努力為球隊加油,氣氛就搞起來了。”
只不過,這樣的互動似乎還無法得到大部分客隊球迷的理解。畢竟,在CBA里,其他主場的MC很少做這些“出格”的冒險。
在常規賽主場對陣浙江廣廈男籃的比賽前,羅思傑突然出現在幾位浙江球迷面前,“我跟你們打個賭吧,如果廣廈贏的話,我就穿上你們廣廈的球衣跟你們合個影,如果上海隊贏的話到最後你們要一起喊上海隊必勝或者上海隊冠軍。”
結果在上海贏下那場比賽後,羅思傑還沒來得及去打招呼,就看到浙江的球迷已經匆匆離開。“其實我只是想上去打招呼,沒有要挑釁,畢竟來到上海就是客人嘛。”
在球場上蹦蹦跳跳、昂首揚臂,有時候甚至跟客隊的吉祥物打打鬧鬧……這就是羅思傑為上海帶來激情的方式。
非議
羅思傑引起的最大一次非議莫過於2017賽季CBA第36輪北京男子籃球隊造訪上海的時候,羅思傑在球場上說的那句“第八名是拿不到MVP的”。事後,不少球迷在社交網路上攻擊他,上海男籃也因此收到了一張7萬元的罰單。
“我說那番話並沒有要侮辱誰,對北京隊而言,那是一個事實。”羅思傑說,他在2002年成為菲尼克斯太陽隊的球迷就是因為馬布里,在馬布里來到中國打球後,他和馬布里也有過短暫的接觸。
“但重點是我想藉此帶出後半句來激勵上海的球迷,那就是,‘誰才是真正的MVP’,是我們上海的吉默·弗雷戴特。”
籃球教練
事實上,MC只是羅思傑的“副業”,他的“真實身份”是上海中學國際部的體育老師和籃球隊教練。
羅思傑從12歲就開始看籃球、打籃球,16歲進入英國的籃球學院,學習籃球技術,還有體育心理學和籃球教練的相關課程。從小到大,羅思傑的人生就注定和籃球聯繫在了一起。
儘管,曾就讀於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金融專業,但是羅思傑還是決定走一條籃球相關的路。所以,從上外畢業後,他進入了上海中學國際部,成為了這裡的體育老師,並且組建起了籃球隊。
在訓練場上,他不再是DJ,而是一位教練。訓練的過程中,他總是一個動作一個動作指導著上海中學的這群孩子,然後講解戰術,一絲不苟,甚至很少開玩笑;但是訓練一結束,他就像個大孩子一樣融入了隊員之中,“他們有時候也會拿出我在做MC時的口號來調侃我。”
正是由於多了一層中學籃球教練的身份,羅思傑在做MC的時候總是會在球場上“偷師”一些球隊的戰術。不過,作為現場MC的羅思傑,現在已經很難好好享受一場比賽了。AJ·普萊斯還在上海的時候,羅思傑就學習了他們的一套戰術。
在上海中學國際部,羅思傑同時擔任橄欖球隊和籃球隊教練。這個學期,他一手組建起同包玉剛學校在內的四校國際部聯賽,前不久還搞了一場上海中學的師生慈善籃球賽,將所得款項全部捐給殘疾孩子。羅思傑帶訓時特別嚴厲,要求隊員團隊為先、紀律為先。包括吃飯什麼的,都要集體行動。打架的不能留隊。
個人生活
上海外國語大學,是英國小伙羅思傑跨國戀開始的地方,他認識了同在一所學校讀書的上海姑娘徐倍倍,儘管大他四歲半,但他還是大膽地追求。
還記得第一次上門,羅思傑嘗試融入飯桌上的談話,未來丈母娘老是講滬語,這令他很尷尬。於是他提議,大家還是說國語。可是說著說著,又講回滬語了。“那時候長輩們都反對我們戀愛。一來我是英國人,二來我還在念書,畢業後沒著落,她又比我大。”羅思傑說,“但他們的不贊成,反而促使我要將愛情進行到底。”
羅思傑當時可謂一窮二白。上門女婿,自然是要有點家底的。“不瞞你說,那時候準岳父就提出,要有房有車。”羅思傑透露,“我腦子一發熱,先答應了再說,以後可以奮鬥的嘛。”
為了迎娶上海姑娘,羅思傑一畢業,便開始四處尋找工作。英語輔導、電視主持、婚禮司儀等等,身兼數職。決定結婚時,年僅22歲,這在流行晚婚的英國並不多見。當然,沒房沒車,“不過我的錢都歸她管。”他笑言。岳父岳母對他的看法有所改觀,這同羅思傑苦練滬語,並留滬找工作不無關係。
現在,羅思傑已經與徐倍倍結婚,並育有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