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友禮[香港飲品製造商會主席]

羅友禮[香港飲品製造商會主席]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羅友禮,客家籍人,現任香港維他奶國際集團主席,香港化物科技研究院董事會及監察委員會會員,香港飲品製造商會主席。他還是香港城市大學校董、香港外展訓練學校執委會主席。

個人榮譽

1993年,羅友禮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1994年,獲深圳市"榮譽市民"稱號。

羅友禮是維他奶集團創辦人羅桂祥的第六子,在香港讀完中學後,至美國修讀食品加工,獲碩士學位,1967年學成歸來,加入維他奶公司,1972年迸人董事局。

個人生活

友禮之父羅桂祥。1940年有感於中國國難當頭,抱著"實業救國"的理想,用天然大豆創製維他仍,希塑為中國人提供一種廉價有益的飲料,但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種種困難,發展並不理想。到1974年,維他扔生產陷入最低潮,羅桂祥決定提升羅友禮為董事副總經理,全盤負責生產及銷售。羅友禮從瑞典引進第一部保鮮紙包飲品生產線,“維他奶"成為香港首間出產紙包裝飲料的公司,運輸成本降低,還免除了顧客退瓶的麻煩,從而打開廠海外市場,一年多以後,1976年維他奶集團利潤大幅度上升。1977年,羅桂祥在董事局推薦羅友禮任董事總經理,接替他退休後的職位。從此"維他奶"正式交由第二代傳人羅友禮掌舵。70到80年代,"維他奶"的生產技術下斷革新,採用機械化流水作業方式,產最快速增長。與此同時,羅友禮花1984聘請顧問重新設立集閉的架構,清楚劃分部門權責和職能,將這個本來很家族式的企業變得職業化。 羅友禮帶領"維他奶"走向國際市場,早於1977年,將產品銷往澳洲,其後伸展至紐幾內亞、加拿大、英國及新加坡等地, 90年代更大舉投資美國和澳洲的生產和分銷業務;2004年,北美和澳洲的生意,分別占營業總額的25%和3%。真正實現羅桂祥 “實業救國”理想, 使維他奶集團走上興旺發達之路的是1979中國內地實行改革開放以後,羅友禮及時把握機遇到內地投資,羅桂祥親身到廣州與中國糧油進出口公司簽訂一項為期5年的補償貿易協定,投資2,275萬港元到深圳的廣東省光明華僑畜牧場購買良種的紐西蘭乳牛及新式設備、所產牛奶由維他奶集團包銷。這個畜牧場規模很大,占地6,069畝,畜養乳牛6,300頭。所產牛奶成為香港的主要鮮奶來源。1991年,維他奶集團進一步與光明畜牧場簽訂合資合營協定。成立深圳維他 (光明)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總投資1·4億元人民幣,港方占七成,合營期20年。

維他奶集團在羅友禮的領導下,在廣東深圳合營成功投產後,又在上海松江工業區成立維他奶 (上海)有限公司,並興建生產廠房和致力協助發展華東華北市場業務。

在2003年,維他奶在內地銷量增幅高達22%,現時占集團總收入約7%。羅友禮指出,雖然維他奶在華南的知名度與日俱增,銷路增長理想,但華中和華北的業務仍然處於起步階段,故維他奶要在中國風行,仍需一段時間。

維他奶集團自1940年以1·5萬元開業以來,經歷65年的起落波折,終於刨出了"維他奶"這個國際著名品牌;1994午3月,維他奶集團在香港上市,單是 "維他奶"這個牌子的商譽便值2·6億港元,營業額達港幣12億元,年產飲料超過11萬噸。雖然到日前為止。海外業務比重已提升至約37%,但羅友禮坦言未滿意,"如果找說我已經滿意,我便可以退休。"但他已經令維他奶在海外銷售量增加至占營業額約40%的水平。他期望維他奶可以將海外業務比重,增加至約60%。領導維他奶長達34年的歲友禮深信,國際化是維他奶未來的道路,也起他的心愿。不過,他不諱言這個任務,"要下一代去完成,維他奶還有許多五年、十年大汁。不是短時間可以做到的。"成就大事業也不是一帆風順,最令羅友禮體會深刻的,是1974年的能源危機,除了令糖和大豆等原料價恪等大幅上升外,還因為玻璃瓶裝儲存的方法,不能持久,令生產一度停頓。維他奶也因此在1975年引入紙盒包裝,並著手開拓從未涉足的誨外市場。

另一個危機是1997午近年, 維他奶部分紙包裝產品被投訴有酸味,羅友禮當機立斷,全面回收1800萬包紙包飲品,控制了危機的蔓延,鞏固廣大消費者 的信心。羅友禮深信,透過 "維他奶"和"維他"產品的不斷發展,維他奶集團定能達到他父親羅柱祥先乍創業之初衷:生產營養豐富、健康有益的產品,以人眾化的價餞分銷各地。使人人皆能享用。

羅氏家族不忘故鄉,在廣東梅州捐贈興建了第一職業訓練學校,並捐資一所國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