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歷
1967年,憑藉短片《拜訪兒子家》開啟個人導演生涯。 1968年,執導劇情短片《騎車來》;同年,擔任運動紀錄片《Vita sporten, Den》的攝影師。1969年,擔任愛情電影《阿達倫鎮大示威》的助理導演;同年,執導劇情短片《十月五日星期六》。
1970年,執導個人第一部長片《瑞典愛情故事》 ,該片入圍第20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得瑞典金甲蟲獎最佳影片獎。1975年,執導黑色喜劇電影《旅店怪咖》,該片講述了一間旅店與服務生的故事 ;隨後,羅伊·安德森開始將事業重心放於商業廣告上。
1976年,擔任動作電影《滿城風雨》的助理導演。1981年,羅伊·安德森成立獨立製片公司24工作室,這是一所位於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獨立電影公司及工作室 。
1987年,在瑞典國家健康和福利委員會委託下,羅伊·安德森執導了以愛滋病為題材的劇情短片《瘟疫降臨》,但是在完成四分之三時,因為內容太過黑暗,來源產生爭議,拍攝計畫遭到取消,最後直到1993年才正式上映。
1991年,執導劇情短片《光榮的世界》 ,該片獲得Canal Plus頻道獎、克萊蒙費朗短片電影節新聞獎。1996年3月,羅伊·安德森開始拍攝喜劇電影《二樓傳來的歌聲》,該片由46個長鏡頭組成 ,獲得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 、瑞典金甲蟲獎最佳影片,他憑藉該片獲得瑞典金甲蟲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
1998年,與托米·伯格倫共同主演紀錄片《生命不惜任何代價》。2000年,主演由Nicolas Schmerkin執導的紀錄短片《Obsessions du deuxième étage》;同年,與Benny Andersson合作主演紀錄片《Refränger från källaren》。
2007年,自編自導劇情電影《你還活著》,該片入圍第6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 ,獲得瑞典金甲蟲獎最佳影片獎,他憑藉該片獲得瑞典金甲蟲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
2011年,主演人物紀錄片《人生如是》。2014年,執導由霍爾格·安德森、尼瑟·維斯布洛姆共同主演的喜劇電影《寒枝雀靜》,該片與《二樓傳來的歌聲》、《你還活著》共同構成羅伊·安德森的“生存三部曲”,講述了兩個被生活折磨的無比疲倦的推銷員喬納森和山姆一路推銷他們逗笑產品的故事 ,獲得第7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4年 | 《寒枝雀靜》 | 電影 |
2007年 | 《你還活著》 | 電影 |
2000年 | 《二樓傳來的歌聲》 | 電影 |
1991年 | 《光榮的世界》 | 短片 |
1987年 | 《瘟疫降臨》 | 短片 |
1975年 | 《羈旅情愫》 | 電影 |
1970年 | 《瑞典愛情故事》 | 電影 |
1969年 | 《十月五日星期六》 | 短片 |
1968年 | 《騎車來》 | 短片 |
1967年 | 《拜訪兒子家》 | 短片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4年 | 《寒枝雀靜》 | 電影 |
2007年 | 《你還活著》 | 電影 |
2000年 | 《二樓傳來的歌聲》 | 電影 |
1991年 | 《光榮的世界》 | 短片 |
1987年 | 《瘟疫降臨》 | 電影 |
1975年 | 《羈旅情愫》 | 電影 |
1970年 | 《瑞典愛情故事》 | 電影 |
1968年 | 《騎車來》 | 短片 |
1967年 | 《拜訪兒子家》 | 短片 |
剪輯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00年 | 《二樓傳來的歌聲》 | 電影 |
1987年 | 《瘟疫降臨》 | 電影 |
1975年 | 《羈旅情愫》 | 電影 |
助理導演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1976年 | 《滿城風雨》 | 電影 |
1969年 | 《阿達倫鎮大示威》 | 電影 |
監製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00年 | 《二樓傳來的歌聲》 | 電影 |
攝影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1968年 | 《Vita sporten, Den》 | 電影 |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2011 | 人生如是 | Johan Carlsson | ||
1998 | 生命不惜任何代價 | Stefan Jarl | 托米·伯格倫 |
獲獎記錄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歐洲電影獎 |
|
瑞典金甲蟲獎 |
|
人物評價
在電影《寒枝雀靜》中,羅伊·安德森就像一個畫家,用豐富的內容來襯托角色的孤獨;同時,也和美國導演韋斯-安德森一樣,在視覺上認真做好每一個細節 (搜狐娛樂評)。從1991年到2007年,16年裡他只拍了三部電影,但是,他每次帶給人們的都是場冰冷、怪誕的惡夢,仿佛卡夫卡的小說,語言看似譏誚,但卻沒有心情去笑 (網易娛樂評)。他是一位“慢工出細活”的導演,他擅長拍攝攝影棚內的固定長鏡頭,畫面精緻如油畫。從1970年第一部劇情長片開始,每部都不同凡響。作為英格瑪·伯格曼的學生,他的影片充滿了形而上的思索,而且他的作品爭議頗多 (人民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