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山

縣山,即浮碧山,又名浮鱉山、珠山等,原為慈谿城的縣署之山

縣山,即浮碧山,又名浮鱉山、珠山等,原為慈谿城的縣署之山。明朝王恂、馮元仲等文人均有詩讚,其中王恂詩中的“九龍環趨類九龍”、“重鑄新文改作溪”等句,不但道出了慈城古代的九龍形勝,也證實了官印失竊“溪”改“溪”的縣名歷史。據光緒縣誌《沿革論》卷中,郭璞云:“勾余山,在餘姚南,勾章北”、“慈谿者,在故勾章治南,漢董孝子居與此。因遷今治,而名與治皆非勾章之舊矣。”據此推斷,慈谿最初的縣治之山,當在城山渡以南的現大隱鎮勾章城故地(註:明《鄞縣縣境圖》中,“城山渡”也是被標在姚江南岸的)。那個地方,曾是東晉時孫恩起義中劉裕“戍勾章”、“治移小溪”的地方。故《方輿紀要》中說:“今慈谿西南的二十五里戍溪山,牢之討孫恩嘗戍於此,下有戍溪。”此後的勾章城會去鄞東“小溪”(地名見《宋鄞縣縣境圖》),可能就是因為當時那地區屬城山渡南的勾章轄地(相連山系)。應該說晉時的甬江可能還沒形成,當時鄮縣所在的位置,也可能會在姚江東段的北岸地區(慈東地區)。由於勾章縣在隋唐時合併余鄞鄮三縣後,繼而晉為了“鄞州”(勾章占鄞地)、“鄮州”( 鄮占鄞地)、“明州”(鄞復出替代鄮),唐時的新慈谿縣城,實際是勾章縣經過東晉後的200年移地演變,重又回到了城山渡的故地。故慈谿縣承襲勾章一說也就理成順章了。後來慈谿首令遷縣城於現慈城鎮,可能因為慈東一塊原來就有鄮縣的基礎(時鄮移三江口去替代了鄞縣)。慈東地區物源較為豐富、人口基礎也很久遠、軍事地勢又極險要、兩江懷抱還交通發達等,確也是個設立縣治的好地方。尤其是整個慈城的東西北三面,環山自成天然屏障,浮碧山巒又背靠石刺嶺斗絕而下東西北三面渚湖,故可謂是城、署雙雙風水極佳。其實“浮碧山”一名來自“浮鱉”的諧音,而浮鱉一名又是源於浮碧山的形勝。不過從現在的慈城地形圖上來看,其北邊的“八面山”更像一座大龜山,頭西尾東,浮碧小山恰巧添為龜頸左邊一顆元珠。但也有人是以九條小龍為縣城的護峙山勢,浮碧山是九條小龍的龍嬉之珠。其實古慈谿境內的整個江北山系是條大臥龍,而勾踐之前又名“會稽山”,望海尖才是慈邑祖山(亦稱古靈山)的九龍騰驤中心。不過幾千年的歷史變異下來,今日的浮碧山更像一座土坡,與古代“三面環湖、浮碧其上”的概念相去甚遠。而慈谿縣城於解放初遷移它地後,縣山當然也空具虛名了。好在它也是慈城地區河姆渡文化的出土地之一,總有一天,它還會讓人們挖掘出更古遠的縣山人文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