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釋義
傳說中,在這世上有一條路叫做“黃泉路”,有一條河叫“忘川河”,“忘川河”上有座“奈何橋”,在橋的盡頭,有一塊通體鮮紅的石頭就叫做“三生石”。據說,有情的男女們,只要在這“三生石”上刻下兩個人的名字,就可以“緣訂三生”,三生三世都可以在一起。緣定三生是人們對愛情的美好嚮往;傳說冥海之畔有塊三生石 若有情人到那裡成心的拜三拜,就會有三生三世的緣分 而且不只是愛情只要下輩子還想見到的人都可以去拜 朋友也可以做三生的,而三生石正是人們的一種寄託方式;其實三生石的最早由來應該是在戰國時期;由於連年戰亂導致家破人亡夫妻陰陽兩隔;後來有仙人點夢:只要在夢中所指的地方將石山鑿成碎石便可與家人相見;許多失去戀人丈夫,的女姓毅然離家千里找到夢中石山;曰以繼夜勞做;卻未能如願;在只剩下一快大石之時,終因勞累過度全部死亡;但鑿石之舉感動上天;準許鑿石夫婦三生不棄不分;這就是三生石的真正由來。
圓澤禪師和李源的故事流傳得很廣,這塊在杭州西湖天竺寺外的大石頭,據說就是當年他們隔世相會的地方,稱為“三生石”。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愛情——寶黛的愛情就是從三生石畔的前生開始的——“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
石頭的傳說
三生石是一塊狀貌奇欽奇磊落的巨石。三個紅色的篆字——“三生石”碗口般大小,刻在內側很不顯眼。石頭較光滑的一面,鐫刻上一段碑文:"唐圓澤和尚三生石跡,師名圓澤,居慧林,與洛京守李源為友,約往蜀山峨嵋禮普賢大士。師欲行斜谷道,源欲沂峽。師不可,源強之,乃行。舟次南浦,見婦人錦襠負嬰汲水,師見而泣曰:“吾始不欲行此道者,為是也,彼孕我已三年,今見之不可逃矣,三日浴兒時,顧公臨門,我以一笑為信。十二年後,錢唐天竺寺外,當與公相見。”言訖而化。婦既乳兒,源往視之,果笑,尋即回舟。如期至天竺,當中秋月下,聞葛洪井畔有牧兒扣角而歌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用論,慚愧情人遠相訪,些身雖異性常存。”源知是師,乃趨前曰:“澤公健否?”兒曰:“李公真信士也,我與君殊途,切勿相近,唯以勤修勉之。”又歌曰:“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江山尋已遍,欲回煙掉上瞿塘。”遂去,莫如所之。"
“三生石”一直是中國極有名的石頭,可以和女媧補天所剩下的那一塊玩石相媲美,後來發展成中國人對生前與後世的信念,不但許多朋友以三生石作為肝膽相照的依據,更多的情侶則在三生石上寫下他們的誓言,“緣訂三生”的俗話就是這樣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