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腔

線腔

線腔是指流傳於我省芮城、永濟,陝西邰陽、河南陝縣、靈寶等地的“線胡腔”。1962年,芮城縣成立永樂線腔劇團,以真人上台代替了傀儡,去“偶”加“腔”改稱“線腔戲”。

簡介

線腔戲,又稱線譜戲,最早出現於漢、唐,並且有較大發展,繁盛於宋,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是我國戲曲百花園中一朵鮮艷奪目的小花。據考證,線腔的發源地為晉南芮城,曾流行於晉、秦、豫接壤的三角地帶。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受蒲劇秦腔等劇種影響,線腔博採眾長,風格高亢清新,婉轉纏綿,極富抒情色彩,深受民眾喜愛。

起源

線腔音樂大約出現在明朝初期,是由“善書調”衍化而來的。在其發展過程中,受蒲劇與秦腔的影響較大。在日寇侵華期間,線腔遭受厄運,幾至絕滅。解放後於1950年春,當地政府聘請藝人,調派幹部,成立了群藝線腔劇團。

1964年中央、省、地領導同志在視察晉南時,看了線腔劇團的演出後,提出了“保留唱腔,用人來演”的改革方案。隨後成立了永樂線腔劇團,以演員代替木偶在前台表演。

形式

線腔的音樂曲調可分為“線腔”、亂彈兩大類。亂彈有慢板、二八、流水、散板等板式。不同行當有不同的演唱方法。伴奏樂器設文武場面。武場用兩種鼓板,即乾鼓與暴鼓。乾鼓主要用於唱腔過門伴奏,暴鼓音調低曠,近於“暴”聲的諧音,主要用於動作間奏。

開場和尾聲的演奏,在伴奏唱腔時,鼓師左手持木製筒板,搖擊而按拍,音響高而亮。另有三面大小不同的鑼,扎在一個木架上,由鼓師一人兼擊,兩個大殼板胡為主。後加進了笛子、二胡、單胡和彈撥樂器等。線腔的劇目很多,主要代表性的有《青衣計》《鐘鼓計》《怒沉百寶箱》等。線腔劇團成立之後較有成就的演員有張卜草、郭墨蘭等。

歷史發展

日寇侵華,生靈塗炭,線腔藝人多數棄業,在亡國的悲憤中,線腔幾近絕響。建國後,人民政府對挖掘民間藝術極為重視,線腔又得新生,然而,十年浩劫,線腔又遭厄運,瀕臨失傳的境地。文革後,芮城縣政府為搶救線腔這一稀有劇種,與原運城地區藝術學校舉辦了一期線腔藝術班,從1000多個報名學生中錄取了50名,培養三年後組團演出,一曲《隔門賢》紅遍了省城太原。後來,由於財政困難,便將縣上的蒲劇團與之合併,成為“一盆兩朵花”,線腔這個花下之花也隨之枯萎了。
雖然歷經沉浮,幾經波折,但是芮城的知名藝術家為了挽救線腔,仍是到處奔走。1999年1月,芮城縣文體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辦起了芮城縣藝術學校,其辦學宗旨明確定為:“搶救線腔。”幾年來,白手起家,艱苦奮鬥,由6名學生開始,學文化、學專業、不斷發展壯大,先後培養線腔戲劇人才近百名,創編排練線腔劇十餘部。2002年5月,芮城藝術學校創作排演的線腔戲《七斤三兩》參加全省“三小”調演,在11個地市總計79個節目中脫穎而出,喜獲7項大獎,11塊獎牌,該劇參加中國劇協在山東博興舉辦的首屆國際小戲藝術節,在全國六十四家演出團體角逐中一舉奪魁,喜獲金獎。之後,《七斤三兩》的成功,使線腔的繼承發展出現了新的契機。
2004年,芮城縣藝術學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面臨著解體的危機,線腔的繼承和發展再一次瀕臨絕境。8月初,芮城知名的十餘位線腔老藝術家找到了縣文聯主席尚隨剛,訴說保護線腔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希望文聯接管藝術學校,擔當起挽救線腔這一稀有劇種的重任。9月份,縣文聯正式接管了即將解散的藝術學校。一年多來,文聯先後投資十餘萬元,加強師資力量,購置教學、演出道具,並以藝校畢業學生為主,組成了一個業餘線腔演出團,編排富有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的線腔小戲,走村串鄉宣傳演出。這個業餘演出團,將線腔藝術納入了市場化運作,足跡遠至河南靈寶、陝西渭南等地。所到之處,場場觀眾如潮,有時在一個地點連演數場,觀眾仍興猶未盡,流連不捨。由於資金短缺,藝術學校和線腔演出團仍然困難重重,而文聯主席尚隨剛卻信心十足,“不管面臨多大困難,我們都要拯救線腔這個稀有劇種,絕不能讓這個民間文化遺產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葬送掉!”同時,他希望社會各界有識之士鼎力相助,共同發展繁榮這一民間文化遺產。

現狀

目前,線腔戲的生存狀況一如其他傳統戲劇,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備受衝擊。

視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