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法制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7月1日)
平裝: 420頁
開本: 32開
ISBN: 9787802268784
條形碼: 9787802268784
尺寸: 20.6 x 14.6 x 2 cm
重量: 422 g
作者簡介
李衛海(1976年4月——),男,山東省萊西市人,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軍事法研究所教師,法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軍事法學、公法學原理。1997年於青島大學畢業後入伍,在石家莊陸軍學院接受步兵指揮培訓後分配至北京軍區的基層連隊任排長,之後陸續在團、師、軍級政治機關任職。2000年考入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攻讀軍事法學碩士學位,師從我國第一位戰爭法教授呂北安教授。2003年考入蘇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我國著名平民法理學者周永坤教授。2006年退出現役後到中國政法大學任教。
內容簡介
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先後有100多個國家實施過緊急狀態,危機治理日益成為各國政府面臨的難題。我國2004年憲法修正案已表明國家為應對各類危機或突發性事件將要構建統一的《緊急狀態法》。當前,人權保護已蔚然成風,因此,如何構建或改進國內外機制以更好地規範緊急狀態下的人權克減問題便再次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這也是我國《緊急狀態法》中一個不可迴避的基本問題。本書基於普遍主義與特色理論相結論的學術立場,旨在探討與此相關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緊急狀態下的人權克減是否具有正當性;若具有,則要滿足什麼條件;若不具有,其原因為何等等,這些問題的答案便構成了本書的核心命題。
首先,運用歷史考查的方法,理清“緊急狀態”這一制度事實在西方的發展演進脈絡,通過規範實證分析和比較的方法,歸納出緊急狀態這一基本概念的規範性內涵。進而在規範的層面上,探討何謂“一項緊急狀態下的人權克減”,即人權克減的構成問題。其構成有實體性要素和程式性要素,其中前者主要包括克減的主體、情境、形式、對象和客體;後者包括克減的宣告、通報和期間等。其次,運用價值分析的方法,通過考察目的論者和形式論者的思想,總結出他們承認緊急狀態下人權克減具有一定正當性(或是善的)的思想。然而,緊急狀態下克減人權不是絕對有效的,還必須以“人權克減是必要的且尊重人道的基本標準”為前提條件,尤其是後者,它是框定人權克減正當性的最終邊界。再次,為限制人權克減的濫用,必須對人權克減進行有效的審查監督。在國內法上,審查監督分為對實施緊急狀態決定的審查監督和對緊急措施的審查監督,重點是對後者的審查監督。在國際法上,三個人權公約對緊急措施的審查監督機制不盡相同,但是審查中基本遵守著不歧視、不濫用、重要權利不可克減和不牴觸四項原則。另外,本書介紹了美國緊急權體制的發展過程,闡述了當前對恐怖分子權利克減的普通司法救濟狀況,並對關國對於非美國公民“敵方戰鬥員”實施特別軍事審判的合法性和正當性進行了評價。文章還以施米特的理論和德國實踐為透鏡,審視了至二戰結束前在緊急狀態問題上歐洲理念的變遷;描述了二戰後歐洲人構建的以國際公約規制緊急狀態的模式,評價了其價值,指出它遭受的挑戰,提出了改善的建議。最後,文章從制度史的角度梳理了我國現代以來緊急狀態和戒嚴的發展與演化過程,並對相關實踐作出了評價,尤其是總結了當前緊急狀態制度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鑒於我國正在制訂統一的《緊急狀態法》,針對“人權克減應如何規範”,“如何與《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相契合”等無法迴避的基本問題,本書提出了七項結論性意見.以期對未來的緊急狀態立法有所裨益。
目錄
序言
內容提要
引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
第二節 研究綜述
第三節 磺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架構
第一章 緊急狀態下人權克減的基本問題
第一節 緊急狀態的概念重構
第二節 人權克減的實體性構成要素
第三節 人權克減的程式性構成要素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緊急狀態下人權克減的確證
第一節 確證的路徑選擇
第二節 緊急狀態下人權克減的善惡之辨
第三節 緊急狀態中的正義——人道的基本標準的捍衛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緊急狀態下人權克減的審查與監督
第一節 對人權克減的國內審查與監督
第二節 對人權克減的國際審查與監督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美國在緊急狀態下克減與限制人權的機制與實踐
第一節 美國前期的緊急狀態體制——以總統緊急行政措施為重點
第二節 二十世紀以來的二元緊急權體制
第三節 “9·11”前後應對恐怖主義的法律及主要緊急措施述評
第四節 恐怖分子權利克減的普通司法救濟
第五節 對非美國公民“敵方戰鬥員”的特別軍事審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緊急狀態下人權克減的歐洲理念與實踐
第一節 緊急狀態制度設計與踐行的歐洲理念——以施米特理論和德國實踐為透鏡
第二節 歐洲人權法院司法審查第一案——Lawless案
第三節 反恐緊急狀態下人身自由與安全的克減與限制——以與英國相關的案件為例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讓歷史昭示未來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中外文術語/內容對照表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