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系列叢書:網際網路金融

網際網路金融系列叢書:網際網路金融

《網際網路金融系列叢書:網際網路金融》是2013年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明雄、 唐穎。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國內首部網際網路金融開篇著作
全面剖析網際網路金融六大模式
深度分析網際網路金融風險防控
生動展示網際網路金融最新案例
系統思考網際網路金融產業環境
首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大會《網際網路金融》被評為2013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十大事件之一
騰訊財經2013年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盛典年度入圍產品

網際網路金融作為時下熱點話題,吸引了網際網路領域、金融領域以及相關領域人士的熱烈關注,本書作為國內首部深度剖析網際網路金融的書籍,系統、全面地闡述了網際網路金融的本質、風險特徵及國內外最新發展動態。 《網際網路金融》分為三篇,共十二章。第一篇為網際網路金融概述,主要對網際網路金融的定義、特點、概況等進行闡述;第二篇為網際網路金融六大模式,逐一分析第三方支付、P2P網貸、大數據金融、眾籌、信息化金融機構、網際網路金融門戶等網際網路金融六大模式;第三篇為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思考,包括相關風險分析、金融監管以及網際網路金融業發展環境分析。 《網際網路金融》可作為相關網際網路金融從業者及對網際網路金融感興趣人士的參考書,還可用於相關領域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培訓之用及作為大專院校網際網路金融課程教材,是一本學習網際網路金融必備的科普書籍。

作者簡介

羅明雄
山東大學學士、清華大學碩士。
現任軟交所副總裁、北軟匯智投資管理公司總裁,兼任中關村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副秘書長。
作為軟交所金融業務板塊負責人及網際網路金融實驗室執行主任,開創性的提出第三方支付、P2P網貸、大數據金融、眾籌、信息化金融機構、網際網路金融門戶等網際網路金融六大模式,並帶領軟交所網際網路金融實驗室持續性的開展相關研究、實驗工作,發表多篇專業文章,為網際網路金融領域代表性人物之一。
唐 穎
遼寧大學管理學博士。博士期間曾獲資助留學蒙特婁大學,獲MBA學位。博士後攻讀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金融學。
長期從事金融領域政策研究、企業服務等相關工作。在網際網路金融初現端倪之時即關注其發展情況,潛心研究其發展規律及發展方向,對第三方支付、P2P網貸、供應鏈金融等模式有獨到見解。
劉 勇
中國人民大學碩士。
現任國培機構董事長、《中小企業融資高層參考》總編、中國小微企業融資研究中心主任。
曾親自帶領中國小微金融機構領導人先後赴歐、美、亞三個大洲八個國家13個先進微型金融機構進行學習、考察,並成功推動中國小微金融領域成立了中國小額信貸機構聯席會。在其帶領下,國培機構先後為兩萬多家企事業單位數萬學員提供過培訓、諮詢服務,已經成為小微金融領域最專業的服務品牌,被譽為微型金融領域的“黃埔軍校”。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讀完此書,人們不僅可以快速了解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歷程、國內外發展現狀以及發展方向,而且能更為客觀、全面地看待這一新興業態,從而真正走近網際網路金融。
--經濟日報

名人推薦

《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版問世為人們揭開了網際網路金融的神秘面紗。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 吳曉靈
經濟決定金融,在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不斷的影響下,網際網路經濟高速發展,網際網路及大數據對金融的影響和改變是深遠和革命性的,《網際網路金融》將可能的變化和機會呈現給了大家!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 胡曉明
網際網路讓一些人提前老去,也讓一些人更加年輕;網際網路會顛覆掉一些行業,又會使另外一些行業獲得新生。那么網際網路金融呢?她又將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這本書也許會給你一些重要答案!
——正和島創始人、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創始人 劉東華
網際網路已經並正在改變世界,那么網際網路金融的時代的到來,也將對傳統金融產生巨大的衝擊,《網際網路金融》這本書,你值得關注!
——北交所集團董事長 熊 焰
大時代、大機遇,網際網路金融時代將造就一批新的巨頭,眾多的投資機會,你參與了嗎?關注《網際網路金融》,關注更多的投資機會!
——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倪正東
網際網路金融正以其新技術帶來的新模式,新模式帶來的顯著客戶價值和產業優勢,深刻改變著金融業!
——用友集團董事長 王文京
本書通過完整剖析網際網路金融六大模式,分析了網際網路金融時代到來之際的機遇與風險,對想了解和加入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人士而言是一本非常有益的參考書!
——軟交所總裁 胡才勇

圖書目錄

推薦序
前言
第一篇網際網路金融概述
第一章網際網路金融概況
一、網際網路金融概述
(一)網際網路金融定義
(二)網際網路金融的特點
(三)網際網路金融六大模式概述
(四)網際網路貨幣代表——比特幣
二、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概況
(一)國外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概況
(二)國內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概況
第二章金融業的發展與變革
一、金融業的基本概述
(一)金融的含義
(二)金融業的定義
二、傳統金融業的發展
(一)商業銀行的產生
(二)商業銀行的職能
三、現代金融業的興起
(一)金融機構變革
(二)現代金融業的定位
(三)現代金融業戰略地位極大提升
四、金融創新與金融業變革
(一)金融創新的含義
(二)金融創新的動因
(三)金融創新的發展階段
(四)金融創新對金融業的影響
五、我國金融體系現狀與未來
(一)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歷程
(二)我國目前金融體系結構
(三)我國金融體系面臨的問題
(四)我國金融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第三章網際網路發展引發的金融變革
一、網際網路發展狀況
(一)網際網路定義
(二)我國網際網路發展現狀
二、網際網路引發的社會變革
(一)網際網路引發的生活變革
(二)網際網路引發的商業變革
三、網際網路引發的金融業變革
第二篇網際網路金融六大模式
第四章第三方支付
一、第三方支付概況
(一)第三方支付定義
(二)第三方支付業務流程
(三)第三方支付的價值
(四)第三方支付發展歷程
(五)第三方支付行業規模
二、第三方支付運營模式
(一)獨立第三方支付模式
(二)有交易平台的擔保支付模式
(三)兩種模式的對比分析
三、第三方支付對金融業發展態勢的影響
(一)促進金融行業服務變革
(二)蠶食銀行中間業務
(三)開創新的融資方式
四、第三方支付風險分析
(一)操作風險
(二)法律風險
五、第三方支付風險防範建議
(一)開展第三方支付平台評級工作
(二)推進立法,加強監管
(三)將第三方支付平台納入反洗錢監控範圍
(四)依靠高科技手段加強信息系統安全
(五)事前審核,事中監控,事後管理
六、發展趨勢
(一)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二)套用領域不斷拓展
(三)支付方式不斷創新
(四)業務模式多元化
第五章P2P網貸
一、P2P網貸概況
(一)P2P網貸定義
(二)P2P網貸交易流程
(三)P2P網貸國外發展概況
四)P2P網貸國內發展概況
二、P2P網貸模式分析
(一)純平台模式和債權轉讓模式
(二)純線上模式和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
(三)無擔保模式和有擔保模式
三、P2P網貸對金融業發展的影響
(一)規範民間借貸、抑制高利貸
(二)促進直接融資發展
(三)加速“影子銀行”市場化
(四)推動徵信系統建設
(五)創新金融業風控手段
(六)促進金融監管理念改革和監管方式創新
四、P2P網貸風險分析
(一)操作風險
(二)流動性風險
(三)法律風險
(四)信用風險
五、P2P網貸風險防範建議
(一)設立準入門檻,加強政府監管
(二)第三方資金託管,清結算分離
(三)完善社會徵信體系,實現信用信息共享
(四)明確法律性質,確定監管主體
六、P2P網貸發展趨勢
第六章大數據金融
一、大數據金融概況
(一)大數據金融定義
(二)大數據定義
(三)大數據與金融的結合
(四)大數據金融的優勢
二、大數據金融運營模式分析
(一)平台模式
(二)供應鏈金融模式
三、大數據金融對金融業發展態勢的影響
(一)數據成為衡量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二)衝擊金融業思維方式和商業模式
(三)創新產品和模式,輔助金融決策
(四)大數據金融同傳統金融業態結合
四、大數據金融風險分析
(一)技術風險
(二)操作性風險
(三)法律風險
五、大數據金融風險防範建議
(一)加快立法進程,加強行業自律
(二)實現數據隱私保護和數據隱私套用之間的平衡
(三)數據資源的整合和分工專業化
(四)強化數據挖掘
六、大數據金融發展趨勢
(一)電商金融化,實現信息流和金融流的融合
(二)金融機構積極搭建數據平台,強化用戶體
(三)大數據金融實現大數據產業鏈分工
第七章眾籌
一、眾籌簡介
(一)眾籌定義
(二)眾籌分類
(三)眾籌活動參與者
(四)眾籌活動運作流程
(五)眾籌模式的優勢
二、眾籌平台運營模式分析
(一)獎勵制眾籌
(二)募捐制眾籌
(三)股權制眾籌
(四)借貸制眾籌
三、眾籌平台對金融業發展態勢的影響
四、眾籌平颱風險分析
(一)法律風險
(二)信用風險
五、眾籌模式風險防範建議
(一)法律制度的與時俱進
(二)建立健全我國的信用體制
(三)實際操作中的風險規避方法
六、眾籌平台發展趨勢
(一)眾籌模式發展趨勢預測
(二)中國眾籌的未來
第八章信息化金融機構
一、信息化金融機構概況
(一)信息化金融機構定義
(二)金融機構信息化歷程
(三)信息化金融機構的特點
二、信息化金融機構運營模式分析
(一)傳統業務的電子化模式
(二)基於網際網路的創新金融服務模式
(三)金融電商模式
三、信息化金融機構對金融業發展態勢的影響
(一)信息化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上升到戰略層面
(二)金融服務競爭戰場轉移
(三)中小金融機構“逆襲”的機會
(四)混業經營趨勢明顯
四、信息化金融機構風險分析
(一)信息化金融機構風險特點
(二)系統性風險
(三)法律風險
(四)操作風險
五、信息化金融機構風險防範建議
六、信息化金融機構發展趨勢
(一)服務機構虛擬化
(二)服務對象平民化
(三)金融機構平台化
(四)金融服務個性化
第九章網際網路金融門戶
一、網際網路金融門戶概況
(一)網際網路金融門戶定義
(二)網際網路金融門戶類別
(三)網際網路金融門戶特點
(四)網際網路金融門戶歷史沿革
二、網際網路金融門戶運營模式分析
(一)概述
(二)P2P網貸類門戶
(三)信貸類門戶
(四)保險類門戶
(五)理財類門戶
(六)綜合類門戶
三、網際網路金融門戶對金融業發展態勢的影響
(一)降低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
(二)改變用戶選擇金融產品的方式
(三)形成對上游金融機構的反縱向控制
四、網際網路金融門戶風險分析及風控措施
(一)網際網路金融門戶面臨的風險
(二)網際網路金融門戶的風控措施
五、網際網路金融門戶發展趨勢
第三篇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思考
第十章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分析及風險控制
一、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分析
(一)系統性風險
(二)流動性風險
(三)信用風險
(四)技術性風險
(五)操作性風險
(六)市場風險
(七)國別風險
(八)法律風險
(九)聲譽風險
二、網際網路金融風險控制常用方法
(一)系統性風險控制方法
(二)信用風險度量模型類別及分析
(三)其他風險管理常用技術方法
第十一章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探索
一、金融監管的理論基礎
(一)金融監管理論基礎及發展演進
(二)金融監管模式分析及主要內容
(三)金融監管體制及監管主要方法
二、世界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探索
(一)美國網際網路金融監管
(二)歐洲網際網路金融監管
(三)英國網際網路金融監管
(四)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監管
三、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監管探索
(一)系統性風險監管
(二)流動性風險監管
(三)信用風險監管
(四)技術性風險監管
(五)操作性風險監管
(六)聲譽風險監管
(七)國別風險監管
第十二章國內網際網路金融業發展環境分析
一、法律環境現狀
(一)六大模式發展進程不一,存在大量法律空白
(二)現有法律位階較低,效力覆蓋範圍有限
(三)部分法律僵硬滯後,不適應產業發展需求
二、完善金融監管法律建議
(一)儘快確定監管主體,加強流程監控
(二)探索實施行業準入制度,完善退出機制
(三)逐步填補法律空白,改革落後規則
三、行業公共體系環境現狀及發展建議
(一)徵信體系現狀及發展建議
(二)網際網路金融人才培養情況及相關建議
四、產業政策環境與建議
(一)產業政策環境
(二)產業政策建議
附錄一《網際網路金融》相關法律法規清單
附錄二已獲牌照第三方支付企業清單
附錄三部分P2P網路借貸企業清單
附錄四部分眾籌平台清單
附錄五部分網際網路金融門戶類企業清單
附錄六部分政府領導及企事業人士對網際網路金融的觀點摘錄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