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募捐

網路募捐

網路募捐是指通過網路眾籌平台籌集資金治病或創業,這些本來是網際網路大環境能夠給人們提供的便利,但近年來,眾籌的種種“不靠譜”擾亂了人們的判斷。比如,羅一笑捐款事件”備受輿論關注。儘管公開道歉平復了部分網友的憤怒,然而這起牽動全國的網路募捐事件所帶來的思考遠沒有結束。

基本信息

概述

網際網路+”慈善近年來迅猛發展,微博微信新媒體成為慈善募捐的重要渠道。如在2014年8月,從美國傳入的“冰桶挑戰”通過微博、微信快速傳播,短短一周累計閱讀人數達45億,籌款達800多萬元。

現實中,有不少個人在網上發起募捐活動,一般都是在比較困難的時候,例如親友罹患疾病或者家庭遭受災害,也會有許多好心人解囊相助。但網際網路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帶來監管困難。

觀點

個人可在網上募捐嗎

網路募捐網路募捐
2015年10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從2005年民政部提出立法建議至今,我國首部慈善領域的專門法律“懷胎十年”終於提交審議。

草案規定: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採取公開募捐方式開展公開募捐

北京大學法學院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認為,根據現有草案,個人在網路上直接開展募捐活動是不允許的。“這主要是考慮到自然人開展網路募捐問題所在,比如信息真偽難以辨別,比如資金性質的界定,善款到了個人賬號後是屬於私有財產嗎?這會涉及剩餘財產歸屬等問題。”

金錦萍介紹,目前已經出現了由於個人網路募捐而導致的捐贈人和受贈人之間的糾紛案例。但是,她同時表示,還是要對個人在網路上的求助行為與個人網路募捐加以區別,每一個人當然應該享有通過網路求助的權利。

微博微信募捐是否合法

網際網路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帶來監管困難。對此草案規定,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可以開展網際網路募捐,其他組織和個人則只能與公募組織合作開展。

壹基金秘書長李勁認為,實際上公募和非公募的界定操作起來是有難度的。“從技術角度看,微博微信不同,微信朋友圈面向的是特定人群,微博則是開放式的,因此,微博募捐是公開募捐,微信則是非公開。”

如何預防

網路募捐網路募捐
讓網路募捐得到良性發展應當從3方面入手。

其一,相關網站或監管部門應加強項目發起的資質審核,幫助網友對網路募捐行為進行真偽鑑定,從源頭規避救助雙方信息不對等的弊端。

其二,由社會第三方機構加強對網路捐贈善款流向的追蹤。動態的後續監管能夠讓救助幫扶對象的確立更加精準,以此避免後續因資金使用不透明帶來的捐助雙方不必要的糾紛,也有利於網路募捐儘快走出“信任危機”。

其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提供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慈善環境,從法治角度解決慈善公信力不高、募捐資金使用管理不透明、監管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強化捐贈人的知情權、監督權,依法處罰詐捐騙捐等不法行為,防止濫用民間善意,保護公眾的慈善積極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