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蘭斯、科羅姆德拉伊和維羅恩斯的化石遺址英文名稱: The Fossil hominid Sites of Sterkfontein, Swartkrans, Kromdraai, and Environs
國家: 南非
所屬洲: 非洲
批准時間: 1999
批准標準
1999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C (III)(VI)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2005年又對該項目進行了擴展
簡介
維羅恩斯化石遺址即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蘭斯、科羅姆德拉伊和維羅恩斯的化石遺址的一部分,該遺址又簡稱為斯泰克方丹化石遺址。位於距約翰內斯堡(南非東北部城市)大約50公里的一座山頭上,距離山頂不足10來米。化石洞主體下面是一片遼闊的地下洞群。這些洞群以渾然天成的地下湖泊和千姿百態的鐘乳石、石筍而享譽四海。斯泰克方丹化石洞是由地下水位之下的白雲石溶解於水後沉積而成的,它被認為是非洲原始人類化石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該化石洞占地面積大約5摩根(南非地積單位,合2.116英畝)。現在由於地下水位的下降,遊人們在通往地下湖泊的大廳里即可慢慢品味這大自然的傑作。
發掘歷史
1896年一個義大利承包人在此開採石灰石,才使得斯泰克方丹石洞見諸於世。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共同認為第一批人類就誕生在非洲的這一地區,然後從這裡擴展到全世界。1936年8月17日羅伯特博士首次發現了非洲南方古猿的成人頭蓋骨(距今260-300萬年)。此後,他又與約翰博士共同發現了許多類人猿骨骼以及已滅絕的鋸齒貓、猴子和羚羊的化石。1947年,他們發現了著名的“普萊斯夫人頭蓋骨”。1956年在形成時期較晚的石洞裡,石制工具第一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特色
按照形成年代的順序,洞中的這些化石被加以分類整理;同一時期的化石,又按出土順序加以排列。斯泰克方丹石洞為我們架起了一座一瞥原始人類生活的橋樑。在這片土地上,目前已發現了數以百計的300-26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及成千上萬的其他動物的體骨和牙齒化石,這一數量在非洲出土的南猿化石中首屈一指,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前來考古研究。樹木在二、三百萬年的“年輕”地層里可以形成化石的堪稱奇蹟,但在斯泰克方丹卻發現了300多個樹木化石的斷片。將其與現代植物比較研究之後,可以斷定260萬年前斯泰克方丹曾經生長著一個長廊林,邊緣地帶則是一片遼闊的稀樹大草原。
1890-1900年間斯泰克方丹和科羅姆德拉伊地區一直被用來開採石灰石,一些能進入的化石洞裡的鐘乳石和石筍要么被搶劫一空,要么隨著採石的爆破聲煙消玉殞(灰飛煙滅)。如今因為第二次荷裔南非人戰爭和開採石洞的難度及相應的費用越來越高,斯泰克方丹和科羅姆德拉伊的化石洞才得以喘息。
科羅姆德拉伊化石洞高40米,長125米,寬50米,它不像大多數對世人開放的石洞那樣--也許只有這裡會讓你體驗到真正“體面”的洞中旅行。遊人穿過洞口時無須彎腰,沿著砌好的樓梯可以進入位於地下22米的電梯,而從電梯中走出來時,遊人們已經到達地下40米處了。科羅姆德拉伊化石洞目前仍處在活躍狀態,裡面的許多形成物正以每一百年1毫米-1厘米的速度生長。科學家們估計該洞已有22億年的歷史,洞中75%的形成物歷經滄桑而至今完好無損(其餘25%遭人為破壞)。該化石洞中的平均溫度為16攝氏度,空氣濕度終年保持在80-98%之間。
為了避免遊人妨礙和破壞化石洞形成物的生長,該地的自然保護組織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遊人必須由訓練有素的導遊帶領方可進入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