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796.16畝(其中:田1,322.73 畝,地1,473.43 畝),人均耕地1.45畝,主要種植烤菸、玉米、小麥、蔬菜、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49,423.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18.4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7畝,主要種植核桃、花椒、櫻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15.35 畝,其中養殖面積174.60畝;草地1,160.00畝;荒山荒地1,362.26畝,其他面積599.00畝。有豐富的石灰石等礦產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11個自然村全已實現通水、通路、通電視、通行動電話、絕大部份通電,無路燈。全村有366戶通自來水,有13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2.70%)。全村有488 戶通電,擁有電視機得農戶363戶,占農戶總數的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7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77戶,占總數的35.19%。
該村到鄉的道路為土路和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2.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2.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12輛,機車3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89.22畝,有效灌溉率為38.9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70.8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9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5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戶;建有小水窖9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8戶。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0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03.7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42.00萬元,占總收入的40.08%;畜牧業收入244.00萬元,占總收入的40.4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45頭,肉牛72頭,肉羊820頭);漁業收入6.50萬元,占總收入的1.08%;林業收入49.00萬元,占總收入的8.12%;第二、三產業收入20.00萬元,占總收入的3.31%;工資性收入33.00萬元,占總收入的5.47%。農民人均純收入952.00元,農民收入以養殖業、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3.00萬元,其中,外出務工人數43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菸、核桃、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1.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5.07%。該村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烤菸、核桃產業。境內無任何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03戶,鄉村人口共1953人,其中男性1051人,女性902人;農業人口1953人,勞動力 1172人。該村以僳僳族、漢族為主,是多民族混居地,其中僳僳族1245人,漢族614人,彝族84人。
到2006年底,全村無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92人,參合率87%;享受低保7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2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村內人畜混居的農戶298戶,占農戶總數的59.24%。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維新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通達鄉九義校。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12.5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42人,中學生12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0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796.16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12.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2個,黨員總數38人,黨員中男黨員34人,女黨員4人。 團員9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水、電、路、衛生等基礎設施較簿弱,村民出行難、看病難、子女上學難等問題較為突出;農業灌溉用水緊缺,產業結構單一,農民增收緩慢。。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重點發展烤菸、核桃、蔬菜和畜牧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