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窟潭

綠窟潭

位於梅州市梅縣區隆文鎮岩前村的綠窟潭,是一處石灰岩沖刷而成的天然岩洞,是中國內地至今發現的首個陸地水下全淹溶洞。綠窟潭水面一百多平方米,潭面四周怪石嶙峋,形態各異。據國際專業潛水協會及中國科學院洞穴探險協會的專家介紹,綠窟潭水深超過50米,水質清,無暗流,空間大,水溫恆定在20℃—27℃,水下鐘乳石發育較好,五顏六色,主要以紅色和綠色為主,精美絕倫。

基本信息

位置

綠窟潭 綠窟潭

綠窟潭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隆文鎮南四里處岩前村的綠窟潭,是一處石灰岩沖刷而成的天然岩洞,水面一百多平方米,潭面四周怪石嶙峋,形態各異。龍巖寺沿隆文河順流南下一里,過橋左行,穿過柚園,上行至水渠,跨過七星橋,草叢中見一窄門,門楣上書“綠窟潭”,有聯:昔日綠潭如苦海,今朝景物勝桃源。

特點

綠窟潭 綠窟潭

入門,猛見下探式巨岩,狀如獅子仰天張口,沿石階下行三十米,乃見當地名勝綠窟潭。 無論暴雨抑或天旱,綠窟潭水面平穩,四季如常,據稱潭水連線地下河,潭水故可不朽不臭。潭水碧綠,如玉如翠,綠得醉人。潭水清澈,幾無雜質,時有魚兒游往,魚影由深出淺,由淺入深,悠然自在,十分得意。潭水純靜,岩石倒影,清晰成像。那潭水,且綠、且純、且靜,綠得清純,綠得安靜!投石於潭,但見水下水花旋轉而下;投幣入水,搖搖擺擺,慢慢飄落。 潭面四周,岩層豐富,怪石凌峋,形態各異,有仙女下凡、龍王觀天、秀才問路諸景。潭之西北,有十米水洞,洞壁多有鳥巢。潭之東,有半壁岩洞,高約二三米,洞中有洞,可通後山。潭之西南,有巨榕掛壁,枝繁葉茂,可遮陽擋雨。潭崖之上,原有一庵,名曰逆水觀音庵,求香者眾,據稱解放前已拆。

潭邊立著一塊名為“龍宮”的石碑,所以這裡也被當地人稱為“神秘龍宮”。關於“龍宮”,當地流傳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人曾經把谷糠從潭面上丟下去,谷糠居然從鄰鎮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的井邊浮出來。據介紹,前兩次的探險發現潭下空間垂直向下,下去幾十米後有個側洞。 2010年9月8日,來自國內、國際洞穴潛水探險高手組成聯合探險隊,對水下資源作了進一步探潛發現,綠窟潭是一個天然溶洞,水下鐘乳石發育較好,五顏六色,主要以紅色和綠色為主,美輪美奐,非常漂亮。 據國際專業潛水協會及中國科學院洞穴探險協會的專家介紹,綠窟潭水深超過50米,水質清,無暗流,空間大,水溫恆定在20℃—27℃。截至目前,國內除綠窟潭外尚未發現第二個水下全淹洞。

探險隊專家說,目前潛水項目多為海洋潛水,洞穴潛水是潛水中最有探險性的項目。我國有很多溶洞,但有水的溶 洞、特別是水滿的溶洞,到目前為止,他們只發現了綠窟潭,而且綠窟潭有著水深較深、水溫適度、水下景觀較好、景點交通較便利等洞穴潛水探險探幽的優勢,是我市發展特色旅遊的一大亮點。

探潛

來自國內、國際洞穴潛水探險高手組成的聯合探險隊2011年8月9日已是第三次來到潭邊,對水下資源作進一步探潛。據潛水專家介紹,通過探潛,發現綠窟潭是一個天然溶洞,水下鐘乳石發育較好,五顏六色,主要以紅色和綠色為主,美輪美奐,非常漂亮。

近日,來自國內、國際洞穴潛水探險高手組成聯合探險隊,對水下資源作了進一步探潛發現,綠窟潭是一個天然溶洞,水下鐘乳石發育較好,五顏六色,主要以紅色和綠色為主,美輪美奐,非常漂亮。且具有水深較深、水溫適度、水下景觀較好、景點交通較便利等洞穴潛水探險的優勢,是梅州市發展特色旅遊的一大亮點。

綠窟潭 綠窟潭

廣州龍德潛水服務公司總經理張松認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綠窟潭具備洞穴潛水培訓和開展探險項目的資源優勢,主要表現為: 水溫恆定在20℃—27℃,十分有利於進行洞穴潛水項目;水質清;無暗流;水深(超過50米)有相當的挑戰性;國內尚未發現第二個水下全淹洞。梅州的綠窟潭可以說是國內第一個水下全淹洞。他建議當地政府,把綠窟潭作為亞太地區和中國境內第一個洞穴潛水點來開發,通過這一頂級溶洞潛水點,與當地附帶的旅遊資源連串起來,形成產業鏈,為梅州的自然生態和特色旅遊打造一個新的平台和新的亮點。

探索潛水員把從入口沿左壁和右壁布進去的線連在一起,並開著推進器在兩壁中間跳線之後,看到一個巨大的洞室,不過能見度只有5-10米,而洞穴的直徑超過40米,所以無法看到洞室的整體形狀和另一面的洞壁。但是,這並不等於洞穴中不會有其它的通道,因為洞底完全沒有流。探險隊員認為,朝向外面河流的方向,很可能還是會有通道。探索潛水員們在測繪圖上指出有個凹陷,這裡也可能有線索。最後探險隊員得出綠窟潭平均深度約78米,最大深度83米,深入六十餘米,還可繼續向前。

發現及傳說

2012年11月上旬,相關專家在深潛勘探時,意外在水深46米處,發現了10多具被鐵鏈鎖頸捆手的人體骸骨。廣東省考古研究所專家經現場考察後初步判斷這些人體骸骨屬清末民初時期留下。

在綠窟潭進行過多次探潛的廣州龍德潛水總經理張松介紹,他近日在潭中40多米深處發現有人體骸骨,且頸上與雙手有鐵鏈捆綁。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副主任崔勇隨後在探潛後表示,在水下46米處確實有人體骸骨存在,從發現的個體顱骨來看,有10多具。結合當地民眾的介紹,專家初步認為,這些人體骸骨屬於清末民初時期。此外,專家還在潭中發現了兩塊夯土的建築構件,呈約50厘米×40厘米大小的長方形狀。

岩前村現年86歲的黎伯姆老太告訴記者,從她嫁到岩前村時便聽說,數百年來,綠窟潭一直是岩前村及周邊村莊李姓宗族懲罰違反鄉規民約及封建族規村民之地:村婦不守婦道、村中男子做賊偷盜等,都有可能被鎖上鐵鏈裝入竹編“豬籠”投入綠窟潭中沉入水中斃命,叫“浸綠窟”,為當時最嚴厲的刑罰。在當地,小孩子夜間不聽話哭鬧,大人只要說聲再不聽話便去“浸綠窟”,孩子立即噤聲。與梅州市梅縣區隆文鎮岩前村相鄰的橫莊村村民李叔證實,他爺爺曾告訴他,當時村裡有一位叫肖耀義的男子,長得一表人材功夫了得,專門偷盜當地無良富戶財物救濟窮困村民,民間稱為俠盜。1945年,肖耀義不幸落入當時的叔公頭、族長肖耀明等人之手,被活活跺爛雙手裝入“豬籠”投入綠窟潭中喪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