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發起“綠化長江、重慶行動”,通過打造長江重慶段兩岸600公里綠色生態屏障,為加快構築長江和三峽綠色生態屏障,再現“兩岸青山、一江碧水”的美景作出貢獻。 這項行動通過政府的積極主導,搭建平台,凝聚力量,通過廣泛發動,讓社會各界和廣大公眾捐資捐物、出錢出力,將綠化長江行動變成全社會的共同行動,加快長江兩岸造林綠化步伐,加快構建長江綠色生態屏障,維護三峽庫區及中下游的生態安全。
近幾十年來,我國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持續推進長江兩岸造林綠化。先後實施了長江防護林建設、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重點生態工程,使得長江流域的森林資源明顯增長。目前,長江流域森林面積為6187萬公頃,森林蓄積35.67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34.37%。這次,在國家層面啟動“綠化長江、重慶行動”,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通過打造長江重慶段兩岸600公里綠色生態屏障,為加快萬里長江綠化提供示範和樣板。近些年來,在薄熙來書記、黃奇帆市長的親自決策和推動下,重慶市實施了“森林重慶”建設戰略,並啟動長江兩岸森林工程,創造了“一年種下十年樹”的造林綠化新奇蹟,這必將為加快長江兩岸生態建設步伐開創新的局面。
這項行動更是為了加快構建長江綠色生態屏障,維護三峽庫區及中下游的生態安全。長江流經19個省區市,整個流域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8.75%,長江中下游還是我國經濟社會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長江流域的生態區位非常重要,是我國林業發展和生態建設的重點地區,三峽庫區及長江中上游的生態狀況,直接關係著三峽水庫的安危和長江流域人民的福祉。但這一地區的生態比較脆弱,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比較嚴重,與它的生態地位極不相稱。打造長江流域綠色生態屏障,改善三峽庫區生態狀況,是擺在我們面前刻不容緩的艱巨任務。
將長江森林覆蓋率提至65%
![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重慶市人民政府市長黃奇帆](/img/2/f0c/nBnauM3XyADN0QDO4QzM2IzM4ITM0QzN0ADOwADMwAzMxAzL0M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在8月31日的國新辦“綠化長江 重慶行動”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人民政府市長黃奇帆表示,應該說,重慶三峽庫區在600多公里的水面上,十年前的環保狀況是比較糟糕的。十年前我剛到重慶的時候,印象中當時從主城到郊區,污水集中處理率只有10%,也就是說90%的污水是直排長江的;垃圾的衛生填埋只有20%是符合要求的,80%是隨意倒在山溝里的。經過7—8年的庫區建設,中央政府在重慶地區投入了500億元資金。截至去年底,重慶污水集中處理比例已經達到75%,垃圾衛生填埋處理率已經達到80%,已經和沿海發達地區一個水平。
我們在今後三年內,包括今年,還會投入280億元資金,用於環境保護。我們的目標是讓重慶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垃圾衛生填埋處理率達到95%,達到國際上一般的高標準要求。目前,由於三峽庫區的建設,中央的高度重視,重慶生態環境建設還是比較好的。
現在的問題是,生態就有水土流失和水土保護的問題,就有森林的問題。目前長江175米水位的庫周,按2公里的寬度,長江重慶段有600公里長,按此計算,兩岸庫周面積有733萬畝。但是我可以跟大家說,目前只有160萬畝是森林,森林覆蓋率22%;還有220萬畝是耕地,200萬畝是荒坡荒灘,只是長了些草,不適宜長樹成林。另外還有100多萬畝是崇山峻岭,用途不大。這樣的話,整個就有500幾十萬畝,所以目前森林覆蓋率只有22%。
這次“綠化長江重慶行動”,目標就是要把長江兩岸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5%。我們希望增加300多萬畝森林,使長江四周730多萬畝當中有400多萬畝森林,包括220萬畝荒灘荒坡都可能種上樹。同時,我們準備把200多萬畝耕地當中除基本農田90萬畝以外的120萬畝耕地復墾成森林用地。這樣的話,就有300多萬畝林地,能夠使得我們的森林覆蓋率達到65%。通過這樣一個行動,最終使我們整個長江的水土流失局面能夠得到更好的控制。
實現三個目的
![賈治邦](/img/4/674/nBnauM3X2ETN1gzN2UzM2IzM4ITM0QzN0ADOwADMwAzMxAzL1M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指出,“綠化長江、重慶行動”,就是要加快長江兩岸造林綠化步伐。
賈治邦說,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黨和政府廣泛發動民眾進行植樹造林,恢復長江兩岸森林植被,取得了明顯成效。這次,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發起“綠化長江、重慶行動”,就是要加快長江兩岸造林綠化步伐。具體來講,有三個目的。
第一個目的,是為了儘快實現我們黨的幾代領袖綠化長江,再現兩岸青山、一江碧水的夙願。
第二個目的,是為了加快構建長江綠色生態屏障,維護三峽庫區及中下游的生態安全。
第三個目的,是為了廣泛動員各界力量,真正把綠化長江變成全社會的共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