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億航天1號

綠億航天1號

綠億航天1號是安徽綠億種業有限公司,用品種:太12-M(來源於蘇棉12太空誘變)×億521(來源於皖雜40×SGK321)培育的轉基因中熟春棉雜交品種,由安徽綠億種業有限公司提出品種申請,2015年1月19日經第三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棉2014009。

皖棉2013009

特徵表現

主要特徵特性:植株塔型,葉片中等偏大,缺刻明顯,苞葉鋸齒狀。花冠、花葯乳白色。棉鈴卵圓形,種子梨型,短絨灰白色。2010年、2011年兩年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生育期133天左右,比對照品種(皖雜5號)長1天。株高111厘米、第一果枝節位為6.2、株果枝數18台、單株結鈴30個、單鈴重5.6克、衣分40.1%、籽指11.7克、霜前花率82.2%。

抗性表現: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抗性鑑定,2010年抗枯萎病(病指9.5),耐黃萎病(病指32.0);2011年高抗枯萎病(病指2.8),耐黃萎病(病指27.6)。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10年纖維長度30.50毫米,斷裂比強度32.44cN/tex,馬克隆值4.72;2011年纖維長度30.45毫米,斷裂比強度29.70cN/tex,馬克隆值4.87。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10年區域試驗畝產皮棉88.3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5.62%(顯著);2011年平均畝產100.2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5.47%(極顯著)。
2012年生產試驗畝產皮棉89.41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0.27%。

適宜推廣

區域:沿江區和皖南山區。
注意事項:綠億航天1號為轉基因雜交棉,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編號:農基安證字(2009)第204號;獲準在我省長江流域棉區種植。有效期:2010年3月1日-2015年3月1日。

國審棉2014009

特徵特性

轉抗蟲基因中熟雜交品種,長江流域棉區春播生育期127天。出苗一般,長勢強,不早衰,吐絮較暢。株形較鬆散,株高125.2厘米,果枝較短、上舉,莖稈較粗壯、茸毛較少,葉片較大、深綠色,第一果枝節位6.8節,單株結鈴31.7個,鈴卵圓形,單鈴重6.6克,衣分43%,子指11.8克,霜前花率93.3%。抗性鑑定,耐枯萎病,耐黃萎病,抗棉鈴蟲。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3毫米,斷裂比強度30.1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5.5,斷裂伸長率5.1%,反射率77.9%,黃色深度7.8,整齊度指數85.5%,紡紗均勻性指數138。

產量表現

2011~2012年參加長江流域中熟雜交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285.5千克、122.4千克和114.8千克,分別比對照鄂雜棉10號增產3.7%、8.3%和7.9%;2013年生產試驗,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265.3千克、111.3千克和107.2千克,分別比鄂雜棉10號增產5.4%、10.2%和10.7%。

栽培技術

要點:1.長江流域棉區育苗移栽4月上中旬播種。2.畝種植密度1600株左右。3.底肥重施有機肥,早施、重施花鈴肥和蓋頂肥。4.根據棉花長勢及天氣情況合理化控,少量多次。5.二代棉鈴蟲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鈴蟲當百株二齡以上幼蟲超過5頭時應及時防治,全生育期注意及時防治蚜蟲、紅蜘蛛、甜菜夜蛾及盲蝽蟓等害蟲。6.枯萎病、黃萎病重病地不宜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