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自然地理學綱要

綜合自然地理學綱要

綜合自然地理學的研究任務 綜合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綜合自然地理環境的組分結構

圖書信息

作 者: 劉胤漢岳大鵬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 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274410 出版時間:2010-07-01 版 次:1 頁 數:433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地理學

內容簡介

《綜合自然地理學綱要》較為系統和全面地論述了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套用問題。在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形成與理論拓展方面,從類型、區域和過程三個層面對自然綜合體的形成機制、結構格局、物質交換與能量轉化、時空多尺度的變化與分布規律等進行論述;在實踐套用方面,結合我國有關區域特點,分別闡明其土地資源評價、土地集約節約可持續利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生態環境評價及其保護與建設、區域發展與人地關係協調等問題,拓寬和深化了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內容和方法論。
《綜合自然地理學綱要》適合地理科學、土地科學、農業科學、環境科學等專業學生以及教學與研究人員參考套用。

作者簡介

劉胤漢,男,1928年生,陝西戶縣人,我國著名地理學家,陝西師範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綜合自然地理學研究1953年畢業於西北大學師範學院地理系,1960~1961年在中山大學地質地理系進修“景觀學與自然區劃”1981年開始招收綜合自然地理學碩士研究生,為我國培養了一批傑出的青年地理工作者曾任教研室主任、學校重點學科“區域地理學”學科帶頭人、學校學位委員會委員、陝西省政府參事、陝西省國土規劃顧問組組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二屆評審委員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地方重點科研項目16項,參加“六五”、“七五”國家重點項目和“九五”863-308項目4項,發表論文130餘篇,出版著作10部獲圍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7項,1992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9年獲中國地理學會第二屆中國地理科學傑出成就獎。

目錄


第一篇 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與自然綜合體的發展
第1章 地理學的性質、發展與組織層次系統
1.1 地理學是一門古老而年輕的科學
1.1.1 地理學的性質
1.1.2 地理學的發展過程
1.1.3 中國地理學的近、現代發展歷程
1.2 地理學分科與研究對象
1.2.1 地理學的分科體系
1.2.2 自然地理學
1.2.3 人文地理學
1.2.4 技術地理學
1.3 自然地理學的重要分支——綜合自然地理學
1.3.1 綜合自然地理學的研究任務
1.3.2 新技術手段在綜合自然地理學中的套用
參考文獻
第2章 中國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建立與理論拓展
2.1 中國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建立
2.1.1 開展全國自然區劃和編制1:100萬土地類型圖促使我國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建立
2.1.2 學習國外先進科學理論,助推綜合自然地理學理論形成
2.1.3 開設專業課程與招收研究生,為綜合自然地理學發展培養人才
2.1.4 舉辦講習班和成立教學研究會,推動我國綜合自然地理學的發展
2.2 對綜合自然地理學的拓展與理論探索
2.2.1 土地系統研究
2.2.2 綜合自然區劃與自然地域系統研究
2.2.3 自然地理綜合研究
2.3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第3章 自然地理綜合體
3.1 自然地理綜合體的思想與發展
3.1.1 我國自然地理綜合體思想的萌芽
3.1.2 國外自然地理綜合體思想的形成
3.1.3 自然綜合體的發展
3.2 自然地理綜合體的特點
3.2.1 綜合性
3.2.2 區域性
3.2.3 等級性
3.2.4 動態性
3.2.5 穩定性
3.3 對自然地理綜合體的研究
3.3.1 土地類型演變過程
3.3.2 土地類型與綜合自然區劃結合研究的範例
3.3.3 區域劃分與區域發展研究
參考文獻
第二篇 自然綜合體的整體性、分異規律與區域劃分
第4章 綜合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4.1 綜合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含義
4.2 綜合自然地理環境的組分結構及其特徵
4.2.1 綜合自然地理環境的組分結構
4.2.2 綜合自然地理環境結構格局的多樣性與環境組分的作用
4.3 綜合自然地理環境的空間結構
4.3.1 空間結構特徵
4.3.2 核心活動層及其整體性
4.3.3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和物質流
4.4 綜合自然地理環境的功能整體性
4.4.1 能量交換
4.4.2 物質交換
參考文獻
第5章綜合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5.1 地域分異及其尺度
5.1.1 地域分異的含義
5.1.2 地域分異的尺度
5.2 地帶性分異規律
5.2.1 地帶性學說
5.2.2 大陸緯度地帶性
5.2.3 大洋表層緯度地帶性
5.2.4 案例——陝西省水平地帶性規律
5.3 非地帶性規律
5.3.1 海陸分布不均導致陸地乾濕帶分異
5.3.2 具有構造與地貌成因的區域分異
5.3.3 垂直地帶性分異
5.3.4 案例——陝西省非地帶性分異規律
5.3.5 地方性的地域分異
5.3.6 微域性的地域分異
5.4 地域分異規律的相互關係
5.4.1 等級關係
5.4.2 成因關係
5.5 關於三維地帶性
5.5.1 三維地帶性的概念
5.5.2 特羅爾在喜馬拉雅山系如何研究三維地帶性
參考文獻
第6章 綜合自然區劃與區域發展
6.1 綜合自然區劃的理論與實踐
6.1.1 綜合自然區劃的概念
6.1.2 綜合自然區劃的方法論
6.1.3 綜合自然區劃單位簡析
6.1.4 綜合自然區劃的步驟與方法
6.1.5 山地綜合自然區劃問題
6.2 綜合自然區劃方案評價
6.2.1 我國有代表性的綜合自然區劃方案介紹
6.2.2 對我國幾個主要綜合自然區劃方案的評述
6.3 綜合自然區域發展與整治
6.3.1 區域的特點
6.3.2 區域發展與整治研究的內容
參考文獻
第三篇 土地類型、土地資源評價與土地圖的編制
第7章 土地類型與土地生態設計
7.1 土地的基本含義
7.1.1 勞動人民給土地賦予的名稱舉例
7.1.2 土地科學名稱的形成
7.1.3 土地科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7.2 土地類型形成的機制
7.2.1 土地類型形成機制是隨地區而異
7.2.2 陝北黃土高原和銀川平原土地類型形成機制分析
7.3 土地分級與土地類型劃分
7.3.1 土地分級
7.3.2 土地分類單位的劃分
7.4 土地類型命名與特徵分析
7.4.1 土地命名問題
7.4.2 土地特徵分析的格式與方法
7.5 土地類型結構與演變
7.5.1 土地類型結構
7.5.2 土地類型演變模式
7.6 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被
7.6.1 土地覆被變化與內涵
7.6.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的驅動力
7.6.3 陝北長城沿線地區土地退化態勢分析
7.6.4 秦嶺近20年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變化
7.6.5 城郊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以西安市郊區為例
7.7 土地生態設計
7.7.1 土地生態設計的含義
7.7.2 土地形態單位的生態樣地
7.7.3 土地基本單位的生態設計——陝西省人工控制的生態系統舉例
……
第8章 農業土地資源評價與農用地分等、定級和估價
第9章 城鎮土地與土地集約利用
第10章 土地圖編制
第四篇 生態環境與人地關係協調
第12章 人地關係問題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