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背景
早其理由如下:
1.大多數萜類化合物的是有(isoprence unit)以頭-尾順序相連而成,也有一些萜類是有異戊二烯單位以非頭-尾順序相連而成。
2.將橡膠進行焦化反應,或將松節油的爭氣經但其稀釋後,在低壓下通過紅熱的鉑絲網時,均能獲得產率很高的異戊二烯。
3.1Boochardat曾將異戊二烯加熱到280℃,發現每兩分子異戊二烯由Diels-Alder反應聚合而成二戊烯。二戊烯是檸檬烯的外消旋體,是一個典型的萜類化合物,存在於多種食物的揮髮油中。
理論內容
基於以上事實,Wallach於1887年提出“異戊二烯法則”,認為自然界存在的萜類化合物均是由異戊二烯衍變而來,是異戊二烯的聚合體或衍生物,並以是否符合異戊二烯法則作為判斷是否為萜類化合物的而一個重要原則。
但是後來研究發現有許多萜類化合物的碳架結構無法用異戊二烯的基本單元來劃分,如艾里莫酚酮(eremophilone)、土青木香酮(aristoline)、扁柏酚(hinokitiol)等,而且以當時的條件在植物的代謝過程中也沒有好到異戊二烯的存在。所以Ruzicka稱述法則為“經驗的異戊二烯法則”,並提出所有萜類化合物的前體物是“火星的異戊二烯”的假設,由此提出生源的異戊二烯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