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引流管的管理
主要包括:妥善固定引流管,膽道引流管在引出腹壁時,作皮膚縫扎固定,並將引流管盤成S型用3M透明薄膜固定於腹部。引流管長短要適中,過長過短都容易拽脫。在對患者的護理中,膽道引流管的長度以80cm-100cm最合適,瘦小的患者80cm,肥胖的患者100cm為適宜,引流袋距床緣40cm,床上長度40cm-60cm,這樣就能作比較靈活的翻身;預防感染,每天做完膽道沖洗後更換引流袋。引流袋要保持低於引流口30cm以上,防止膽液倒流,不主張為了保持引流管通暢而經常擠壓引流管,這樣也容易引起膽液倒流。保持引流通暢,經常檢查,避免管道受壓、摺疊,並要指導患者加以注意;管周滲液的護理,有1例患者因引流管在體內扭曲出現管周大量滲液,在醫生還沒有作出進一步處理之前,要做到:保持滲液自由滲出,可以用無菌敷料輕蓋管周,但不能加壓包紮或堵塞,避免膽汁流入腹腔引起膽汁性腹膜炎。保護管周皮膚,及時更換敷料,每次更換敷料後用氧化鋅外塗以保護管周皮膚。由於護理得當,該患者無發生管周皮膚發炎、感染和膽汁性腹膜炎。
膽汁觀察
PTCD術或膽道支架植入術後1d-2d,由於膽道損傷或腫瘤破壞,往往出現血性膽汁,量大約600ml/d-800ml/d,若血性膽汁大於1000ml/d,或出現低血容量症狀和生命體徵的改變,要及時報告醫生作止血、輸血、抗休克等處理。有1例患者行支架植入後持續出現血性膽汁,量為800ml/d-1200ml/d,經止血、反覆輸血、抗感染治療無效,術後2周因經濟困難自動出院,出院12d後死亡。正常情況下,術後第2天膽汁為墨綠色,3d~5d後為金黃色,逐漸由多變少,由稠變稀。對膽汁的顏色、性質、量作詳細記錄,有利於醫生對支架功能的判斷。
夾管、拔管
患者術後10d,黃疸指數較術前下降50%以上,膽道引流液為金黃色,量少於200ml/d,可試行夾管,夾管2d,患者無腹部脹痛,無黃疸加重等情況,經引流管造影,支架引流通暢即可拔管。拔管時機還要考慮引流管竇道是否形成,拔管太早,引流管周圍組織還未形成堅固的竇道,拔管後容易發生膽汁漏。患者的營養狀況、引流管的材料、感染、腹水等因素會影響竇道的形成。竇道的形成是一種組織增生性過程,一般患者須1周時間。患者除1例因管周滲液延遲拔管、1例膽道出血不止不能拔管以外,其餘患者在術後12d-14d順利拔管,無出現不良反應。
《助聽器的驗配》
《新生兒用藥特點》
《小兒感染性休克》
《骨傷科臨床常用檢查法》
作品推薦
《經皮膽道引流術》為“十五”國家重點音像出版規劃品種、衛生部醫學視聽教材。膽道引流術對於消除梗阻性黃疸十分有效,從而可促進肝功能的恢復,為手術和化療創造條件。影片重點演示了經皮膽道內引流、外引流和支架術的操作過程,並介紹了膽道阻塞的診斷、手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手術併發症的處理、術前術後一般內科治療和處理等內容。為幫助理解,《經皮膽道引流術》中用動畫演示了正確的操作方法和一些常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