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俄羅斯)B.K.先恰戈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 編毛蓉芳 校
出 版 社:中國稅務出版社
ISBN:9787801174284
出版時間:2003-02-01
版 次:1
頁 數:460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金融與投資 > 貨幣銀行學
內容簡介
傳統意義上的國家安全主要是指國防安全,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經濟安全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方面,這是冷戰結束後安全問題的重要特徵。
近年來,學術界和實際經濟部門對經濟安全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在這裡,我向大家推薦由俄羅斯著名經濟學家、前蘇聯財政部副部長B.K.先恰戈夫院士領銜,30餘位著名經濟學家參加編寫的《經濟安全--生產·財政·銀行》一書。它在俄羅斯最先提出了國家經濟安全的研究領域和要點,對俄在轉型和參與全球化進程中的經濟問題做了理論闡釋。儘管這個理論還有待深化,但對我們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安全理論和方法是頗有啟示的。
作者簡介
先恰戈夫·伏拉基米爾·康斯坦丁諾維奇,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知名經濟學家,自1994年任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副院長、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金融一銀行研究中心主任、俄聯邦科學安全委員會委員、俄政府專家委員會委員、俄外匯管理局專家委員會委員,他還是紐約科學院、國際信息科學院、國際管理科學院和國際經濟學家聯盟的成員。發表的18部論著、180篇論文,均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包括美國、日本、中國、越南、波蘭、匈牙利等國)。
20世紀80年代,曾在中央經濟機構工作,先後任蘇聯財政部副部長、蘇聯價格委員會主席等職。在工作實踐中,他奠定了經濟逐步改革的基礎,曾反對價格全面放開。
1994年,在先恰戈夫領導下,出台了一系列俄聯邦經濟安全構想,曾作為俄羅斯經濟安全的基本戰略,被俄聯邦總統在1996年的指令所採用。先恰戈夫也積極地同中國專家、學者合作,於2000年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發表一系列演講,並被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聘為外籍顧問。
目錄
中文版序言
序言
引言
經濟安全概念和戰略基礎
1 經濟安全的本質及其戰略保障
2 保障經濟安全的戰略目標、任務和機制
3 經濟安全威脅的分類
4 經濟安全指標的閾值
實際經濟部門:對安全的威脅和恢復經濟成長的方向
5 實現俄羅斯再生產模式的矛盾和威脅(1992年~1997年)
5.1 國民經濟再生產系統的危機
5.1.1 造成俄羅斯經濟緊張的主要癥結
5.1.2 1995年~1997年經濟危機加劇的系統因素
5.2 俄羅斯經濟的全局性問題
附錄
6 實際經濟部門分解的趨勢及後果
7 恢復經濟成長系列因素中的投資和創新
8 管理方案的最佳化和經濟安全
9 私人投資的安全
俄羅斯財政金融體系的狀況與發展趨勢
10 財政金融安全及其基本手段
11 從經濟安全標準和指標的角度對稅收政策的評估
12 有價證券市場、金融市場與外匯市場的相互作用和穩定
12.1 體制改革及與資金在各經濟部門和各經濟主體之間重新分配渠道變化相關的問題
12.2 國家有價證券及證券市場的其他部分
12.3 公司有價證券
12.4 市場各部分收益率拉平的趨勢
12.5 金融市場各部分脆弱的穩定性
13 對內外債影響經濟安全的評估
14 對俄羅斯預算政策趨勢的歷史分析
貨幣信貨政策和國家銀行系統的穩定性
經濟安全的地區問題
經濟安全戰略中優選的社會政策
經濟犯罪與個人、社會和國家的安全
世界經濟中的俄羅斯及其安全保障
·收起全部<<
精彩書摘
是依靠保持生產繼續下滑的趨勢來維繫的。因此就產生這樣的問題:既然未能克服任何一種危機現象(沒有為消滅或哪怕是降低預算赤字水平、為減少國債量創造條件;沒有消除應付賬款總額的危機;不僅未能把銀行貸款利率降至世界平均水平,反而還不得不在提高),那為什麼恰恰在現在要進行貨幣改值呢?
顯然,為了降低預算赤字就必須削減龐大的開支,但這樣就會有人因此而丟掉工作(在預算的每個項目後面是人),就不得不為這些人發失業救濟金,這些錢也同樣無處可取。政府不但不去解決問題,反而再次尋求增加國家短期債券的發行量,從而進一步增加了國內債務,目前,內外債加起來已經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這就很清楚,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同時進行。
從這裡可以得出結論,貨幣改值本身有可能純粹是一個技術措施,其目的是用一種新的減少零數面值的貨幣取代現行的流通貨幣。如果貨幣改值是在同時解決了其他一系列現存的問題之後進行,那么何以認為它是一項純技術措施。在這種情況下,也就不需要向居民作任何解釋,因為消費者並不關心名義工資有多少,也不關心票面值是多少(100盧布還是100萬盧布),而只關心用這些錢能夠買什麼東西。所以,認為用新的票面值替換舊的盧布就能自動地使俄羅斯貨幣堅挺和穩定也是不合適的,因為有什麼樣的經濟,就有什麼樣的貨幣。在一個國家經濟下滑時,該國的貨幣也將是下滑和疲軟的,反之也一樣。不管怎么樣,貨幣改值還是宣布並實施了,而且把換幣的最終日期確定在2002年之前。這是為什麼?難道到那個時候還有人會留著舊幣嗎--真是太天真了。特別令人費解的是,如果貨幣改值只是去掉3個零,那么幹嗎要印製戈比呢?在改革前,最便宜的商品是1戈比一盒的火柴,在貨幣改值前是100盧布,而貨幣改值後至少也要10戈比,況且根據政府預測,在改值過程中年通貨膨脹率很可能比計畫中的12%~13%要來得高,所以哪裡還可以用戈比呢,如果說當前的貨幣改值無論從哪方面,既沒有給居民也沒有給經濟帶來任何益處,那么就只能認為,貨幣改值的真正目的只是為了獲得一種現在看來是臨時性的策略儲備,更何況兌換貨幣的過程完全是不透明的,可以在任何一個方面利用這一點。下面的例子就是例證。
1997年,處在流通中的舊盧布現金有137萬億,1998年也保持了這個數額,此後幾年這一數額就應該用1370億新盧布來替換(如果承認央行的說法,即貨幣改值僅僅是一種技術措施的話),那么即使價格年上漲幅度僅為12%~15%,到年末這仍導致生產的大幅度下滑。例如,1998年2月,國內生產總值下降幅度約為8%,而不是預計的上升。如此大幅度下滑的原因,恰恰在於實施用新盧布替換舊盧布的貨幣改值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