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公橋鎮

經公橋鎮

經公橋鎮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北部,地處東經117°12′—21′北緯29°15′ —29°26′之間,區域總面積231平方公里,東與蛟潭鎮、黃壇鄉毗鄰,西與鄱陽縣蓮花山鄉、安徽東至縣木塔鄉相連,北靠西湖鄉。鎮政府駐地經公橋村離市區50公里,距縣城54公里。下轄13個行政村,4個村級場,115個村民小組,102個自然村,統計到2008年共3824戶,約15100人,其中男性7882人,女性7218人,人口密度66人/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地理

經公橋鎮自古被稱為“江西北大門”。206國道和景黃旅遊公路呈“人”字型穿境而過。不僅是連線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之間最短的一條通道,也是贛皖兩省交通必經之路。

概況

經公橋鎮位於浮梁縣西北部,與安徽省東至縣、祁門縣毗鄰。地處丘陵,自古被稱為“江西北大門”。面積231k㎡,人口14270人。轄鴉橋、歧田、源港、經公橋、港北、港口、金家、新田、新源、儲田、柳溪等1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上街。

沿革

宋朝馮氏由本地馮家塢分遷此地,後又有方、余、王氏遷此居住。以經公橋的橋名作村名。又名雞公橋。1949年屬全民鄉,1958年改上游公社,1960年改全民公社,1984年改經公橋鄉,1989年建鎮。1997年,面積131平方千米,人口0.8萬。206國道過境。經公橋、白泥公路通東至縣,轄鴉橋、岐田、源港、梓樟里、經公橋、港北、港口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經公橋,距縣城42千米。2000年12月8日,撤銷儲田鄉,劃歸經公橋鎮(贛民字[2000]373號批覆)。

[郵編]333423 [2008年代碼]360222102:~200經公橋村 ~201鴉橋村 ~202歧田村 ~203源港村 ~204港口村 ~205港北村 ~206儲田村 ~207柳溪村 ~208金家村 ~209新田村 ~210新源村 [2004年代碼]360222102:~200經公橋村 ~201鴉橋村 ~202歧田村 ~203源港村 ~204港口村 ~205港北村 ~206儲田村 ~207柳溪村 ~208金家村 ~209新田村 ~210新源村 ~211東風林場 ~212西坑林場 ~213魚種場

[經公橋村]解放前屬浮梁縣第五區全民鄉第一保,建國初為浮梁縣第五區全民鄉。合作化時,由經公橋初級社轉為經公橋高級社。1958年成立全民公社經公橋大隊。1966年為紅衛公社紅衛大隊。1981年為經公橋公社經公橋大隊。1984年建鄉時建立村委會。

附:儲田鄉位於浮梁縣西北部。地處丘陵,206國道過境。 [沿革]1952年屬樂農、柏林等鄉,1958年屬上游公社,1961年析置儲田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100平方千米,人口0.6萬,轄金家、新田、新源、曲阿里、儲田、柳溪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儲田橋,距縣城36千米。

自然地理

經公橋鎮系山區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丘陵起伏,山巒重疊。大龍山,舊傳為明代法真仙得道處。南端最高點三縣(浮梁、波陽、東至)尖,海拔625米。主要河流有流經梓里、源港、港口、老屋裡和流經鴉橋、歧田的兩條河在大港匯集,再經峙灘注入昌江。源於李家山的湖水,流經金家、儲田、曲阿里,由明溪匯入昌江,夏田河水由程家山發源,經新田、新家源,在蛟潭建溪匯入昌江。港口村是浮北地區歷史上一個重要碼頭,居民多以水運為業,號稱有船“三百”。

經濟建設

截止到2008年,鎮屬租賃私營企業有10多家,毛竹、中藥材、食用菌以及各種畜禽、水產等特色種養殖業發展達到一定規模,名目繁多的野生林果、山藥材、山野果(菜)逐漸得到開發利用。鎮內工業企業發展初具規模,有以木材加工為主的木業製品,如生產各式規格的高級地板、 高檔各式家具、縫紉機台板、小膠合板、鉛筆板、裝潢各式木條、門框木料、翹翹板、火柴盒盒片、高檔活性炭等產品;有以汽車修理為主的各式機械修理待業,有以房屋、路橋為主的採石、采砂供應石材廠商,有以承建獨具一格房屋建築風格的專業建築訊息工期隊伍。待業眾多,為客戶服務周到便捷。

邊際貿易已輻射周邊兩省四縣八個鄉鎮,成為浮北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和邊界物資主要集散地,被列為省市重點邊貿建設鎮之一,已初步發展成為贛東北邊際門戶一顆閃亮的明珠。

基礎設施

鎮區域內電力供應充足,到2008年,有港口、大港兩個小型水電站,高壓電網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3.5千伏變電站已交付使用。通訊設施完備,程控電話基本實現村村通,移動通信網路覆蓋面達85%以上,鎮中心所在地商賈雲集,已建成商貿新街1200餘米,擁有各類商業、飲食業、服務業六點120多個,小城鎮建成區達1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縣駐鎮機構齊全,社會服務化功能快速便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