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煙標
早期煙標
菸草的起源和傳播
目前人們普遍認為菸草最早源於美洲。考古發現,人類尚處於原始社會時,菸草就進入到美洲居民的生活中了。那時,人們在採集食物時,無意識地摘下一片植物葉子放在嘴裡咀嚼,因其具有很強的刺激性,正好起到恢復體力和提神打勁的作用,於是便經常采來咀嚼,次數多了,便成為一種嗜好。考古學家認為,迄今發現人類使用菸草最早的證據是在墨西哥南部賈帕思州倍倫克的一座建於公元432年的神殿里一幅浮雕。它是一張半浮雕畫,浮雕上畫著一個叼著長煙管菸袋的瑪雅人,在舉行祭祖典禮時,以管吹煙和吸菸的情景,頭部還用菸葉裹著。考古學家還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印第安人居住過的洞穴中,發現了遺留的菸草和菸斗中吸剩的菸灰,據考證這些遺物的年代大約在公元650年左右。而有記載發現人類吸食菸草是在14世紀的薩爾瓦多。
很久以前,美洲土著人就有崇拜太陽和祭祀吸菸的習俗。一些考古分析還發現,3500年前的美洲居民便有了吸菸的習慣。隨著美洲史的進一步發掘,菸草史也許會向印第安史更早的時期延伸。加上當今普遍栽種的紅花菸草性喜溫熱,菸草源於熱帶美洲的觀點就更具有了說服力。
菸草起源於美洲、大洋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島嶼。目前發現有66個種,被栽培利用的僅有2個種,即普通菸草(N.tabacum.L.)又叫紅花菸草,和黃花菸草(NrusticaL.)。美洲印地安人栽培利用菸草最早。1492年10月,哥倫布率領探險隊到達美洲,看到當地人在吸菸。
1536年5月,有個叫嘉蒂的探險家經過長時間的探險,重新回到美洲見證關於印第安人使用菸草的情形,他做了比哥倫布記載更加詳細的記述:“他們把煙草放在太陽底下曬乾,而後在他們脖子上掛上一個小牛皮做的小袋子、一隻中空的石頭或者是木頭,很像一支管子;一會兒他們高興的時候,便把菸草揉成碎末安放在管子的一端,點上火,在另一端便用嘴深深地呼吸,使得體內完全充滿了煙,直到從他們的嘴和鼻孔里冒出為止,就像煙囪里噴出來的煙一樣。他們說這樣做可以使他們保持溫暖和健康。我們也曾經嘗試過這種煙,把它放進我們嘴裡,那種熱辣的味兒,如同胡椒一樣。”
關於最早記載印第安人是人類最早的吸食菸草的文字,當數西班牙人—潘氏所著的《個人經歷談》。潘氏敘述了他在1497年跟隨哥倫布第二次航海到西印度群島的經歷,其中描述了他發現印第安人吸食菸草的情景。
此外,還有航海史學家裴南蒂斯·奧威圖所著的1535年出版的《印第安通史》,是這樣記載的:“在其它的邪惡的習慣里,印第安人有種特別有害的嗜好便是去吸某一種煙……,以便產生不省人事的麻醉狀態。他們的酋長使用一種狀如丫的管子,將有丫的兩端插入鼻孔,在管子的一端裝著燃燒的野草,他們用這種辦法吸菸,直到失去知覺,伸著四肢躺在地上像個酒醉微睡的人一樣……我很難想像他們從這種習慣里究竟獲得了什麼快樂,除非在吸菸之前就已經是喝了酒。”
1558年航海水手們將菸草種子帶回葡萄牙,隨後傳遍歐洲。1612年,英國殖民官員約翰·羅爾夫在維吉尼亞的詹姆斯鎮大面積種植菸草,並開始做菸草貿易。
16世紀中葉菸草傳入中國。開始傳入的是曬晾煙,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種植歷史。1900年在台灣試種烤菸,自1910年後相繼在山東、河南、安徽、遼寧等地試種烤菸成功,1937年~1940年開始在四川、貴州和雲南試種,發展成為我國主產優質煙區。20世紀50年代引進香料煙,20世紀60年代引進白肋煙,分別在浙江新昌、湖北建始試種成功。黃花煙約在200年前由俄羅斯傳入我國北部地區種植。
香菸,是菸草製品的一種。製法是把菸草烤乾後切絲,然後以紙捲成長約120mm,直徑10mm的圓桶形條狀。吸食時把其中一端點燃,然後在另一端用口吸咄產生的煙霧。香菸最初在土耳其一帶流行,當地的人喜歡把菸絲以報紙捲起來吸食。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英國士兵從時的鄂圖曼帝國士兵中學會了吸食方法,之後傳播到不同地方。
大部份的香菸成份之中並不單只有菸草。生產商通常在香菸內加入大量不同的添加劑,目的是控制菸絲的成份和質量,防腐,以及改變燃點時煙霧對吸食者所能產生的感覺。有些香菸加入了丁香,目的是令吸菸者的口及肺部出現少量麻痹,從而產生輕微的快感。部分低價香菸會直接加入丁香的提取精華。有些香菸的菸絲經過很多的特別處理。在菸葉最初的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塵狀的碎菸草。這些菸草塵會被收集然後再造成為香菸內的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