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網用網:Linux辦公室聯網

《組網用網:Lin 基本的Lin 編譯聯網用的Lin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00年1月1日)
外文書名: Linux:Networking for Your Office
平裝: 42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05359304
條形碼: 9787505359307
尺寸: 26.4 x 18.4 x 2.6 cm
重量: 699 g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R.W.史密斯 譯者:李昭智
Roderick W. Smith,是一位有經驗的Linux用戶和系統管理員。他自1994年Linux系統的核心1.0.x版本系列公布以來,一直使用著Linux系統。Roderick在包括著名雜誌《Linux Journal》在內的許多計算機雜誌上發表了許多文章。他維護著若干專門介紹Linux系統的網頁,包括專門討論諸如Web WordPerfect與ApplixWare下的字型和印表機和創建Red Hat安裝光碟這樣的話題。本書是Roderick所著的第2本書,他寫的第1本書是Que出版的《special Edition using Corel WordPerfect 8 for Linux》。Roderick在Trufts大學獲得認知心理學的博士學位,並且一直在多個研究機構從事這一領域的博士後研究。他現在居住在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城郊的Malden。

內容簡介

《組網用網:Linux辦公室聯網(套用篇)》作者依據多年使用Linux系統的寶貴經驗,為SOHO(小型辦公/家庭辦公)用戶提供一種用Linux系統聯網的經濟有效方式。通過作者的套用實例,指導讀者如何一步一步地用Linux系統把安裝Windows系統的計算機群集連線成網路,並且為聯網的機器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組網用網:Linux辦公室聯網(套用篇)》講述如何把Linux機器作為郵件伺服器、網路路由器、防火牆網關、全球資訊網伺服器和與網際網路連線的PPP伺服器來使用。讀者還可獲得隨《組網用網:Linux辦公室聯網(套用篇)》提供的實用Linux系統光碟。《組網用網:Linux辦公室聯網(套用篇)》主要讀者對象是中小型企事業單位網路管理者、網路伺服器的套用主管與網路開發與套用人員、計算機學科的教師、學生與研究人員以及廣大的Linux系統愛好者。

目錄

第一部 分網路互聯原理
第1章 聯網硬體
1.1 了解乙太網
1.1.1 乙太網的類型
1.1.2 乙太網的替代方案
1.1.3 遠程網路
1.2 網卡
1.2.1 ISA網卡和PCI網卡
1.2.2 乙太網地址
1.2.3 常用的晶片組
1.2.4 Linux的驅動程式
1.3 使用集線器和交換機
1.3.1 為什麼要使用集線器或交換機
1.3.2 集線器與交換機之間的區別
1.3.3 沖哭
1.3.4 如何選擇集線器和交換機
1.4 電纜的選擇
1.5 乙太網工具套裝
1.6 DSL和cable modem
1.6.1 符合預算的高速接入
1.6.2 硬體和軟體需求
1.7 電話數據機
1.7.1 modem的速度有多快
1.7.2 Linux modem兼容性
1.7.3 更多的modem特性
1.8 本章小結
第2章 了解TCP/IP協定
2.1 TCP/IP協定棧
2.1.1 將數據打包和拆包傳送
2.1.2 TCE/IP協定棧的各協定層
2.1.3 例子:跟蹤一次網頁訪問
2.2 TCP/IP協定的替代協定
2.2.1 UUCP協定
2.2.2 IPX協定
2.2.3 NetBIOS協定和NetBEUI協定
2.2.4 AppleTalk協定
2.2.5 混合使用多種協定
2.3 本章小結
第3章 聯網服務程式
3.1 連線埠和套接字
3.1.1 連線埠
3.1.2 套接字
3.2 客戶機/伺服器
3.2.1 客戶機的作用
3.2.2 伺服器的作用
3.2.3 把一台機器既作為客戶機又作為伺服器使用
3.3 了解Linux的守護進程
3.3.1 了解後台處理
3.3.2 inetd:”超級伺服器
3.3.3 啟動和停止守護進程
3.4 弄清楚可用的服務
3.4.1 使用ftp的遠程訪問
3.4.2 用NFS、Samba和Netatalk的檔案共享
3.4.3 用lpd、Samba和Netatalk的印表機共享
3.4.4 上傳網頁
3.4.5 轉發郵件
3.4.6 轉發新聞
3.4.7 遠程登錄
3.4.8 與更廣闊的世界連線
3.4.9 其他的附加服務程式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內聯網和網際網路
4.1 網路拓撲
4.1.1 匯流排拓撲
4.1.2 星型拓撲
4.1.3 環形拓撲
4.1.4 組合拓撲
4.1.5 網際網路主幹
4.2 網路定址
4.2.1 數字網址
4.3 把小型網路和大型網路連線到一起
4.3.1 與大型內聯網連線
4.3.2 通過ISP把自己所有的計算機連線起來
4.3.3 用IP偽裝使用一個IP位址
4.3.4 用防火牆保護網路
4.4 本章小結
第二部分 配置Linux網路
第5章 基本的Linux系統配置
5.1 安裝Linux系統
5.1.1 將硬碟分區
5.1.2 修改現有的分區模式
5.1.3 運行Red Hat安裝程式
5.1.4 要選擇和留下的軟體包
5.1.5 最終的安裝配置
5.1.6 測試安裝
5.2 配置檔案和工具
5.2.1 /etc目錄及其內容
5.2.2 使用Linuxconf
5.2.3 使用LIL0引導Linux
5.3 建立用戶賬號
5.3.1 用戶賬號的重要性
5.3.2 使用linuxconf
5.3.3 用文本模式工具創建賬號
5.3.4 創建賬號的提示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編譯聯網用的Linux系統核心
6.1 理解編譯過程
6.1.1 什麼是編譯
6.1.2 編譯Linux核心的優缺點
6.2 Linux核心版本
6.2.1 Linux核心的歷史
6.2.2 獲取Linux核心
6.3 設定核心編譯選項
6.3.1 基本選項
6.3.2 塊類型設備
6.3.3 網路選項
6.3.4 SCSI支持
6.3.5 網路設備支持
6.3.6 字元型設備
6.3.7 滑鼠器
6.3.8 檔案系統
6.4 編譯和安裝Linux核心
6.4.1 編譯核心
6.4.2 準備使用編譯過的核心
6.4.3 重新引導系統
6.4.4 替代的引導方法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配置乙太網選項
7.1 獲取必要的信息
7.2 網路驅動程式配置
7.3 配置帶固定地址的系統
7.3.1 設定機器名字
7.3.2 /etc/hosts檔案
7.3.3 激活接口
7.3.4 為網路流量選擇路由
7.3.5 初步測試
7.3.6 設定DNS伺服器
7.4 用DHCP協定進行動態配置
7.4.1 把DHCP協定作為客戶系統
7.4.2 配置DHCP伺服器
7.5 用linuxconf配置網路
7.5.1 設定基本的主機信息
7.5.2 名字伺服器規範
7.5.3 附加選項
7.6 本章小結
第8章 用PPP協定進行撥號連線
8.1 獲取PPP賬號
8.2 配置串列連線埠
8.2.1 設定核心選項
8.2.2 核查設備檔案
8.2.3 使用終端程式測試modem
8.3 PPP驗證
8.4 創建PPP腳本程式
8.4.1 創建PPP-on腳本程式
8.4.2 創建PPP-on-dialer腳本程式
8.4.3 對DNS的配置
8.4.4 創建ppp-off腳本程式
8.4.5 測試鏈路
8.5 使用GUIPPP撥號程式
8.6 為自動連線建立按需撥號
8.6.1 必需的核心選項
8.6.2 配置按需撥號服務程式
8.6.3 何時使用按需撥號
8.7 PPP問題的解決
8.7.1 解決問題的一般建議
8.7.2 modem連線性問題
8.7.3 驗證失敗
8.7.4 連線後掛起和註銷
8.8 本章小結
第三部分 檔案共享
第9章 檔案共享的基本原理
9.1 有效地使用安裝點
9.1.1 分區和安裝點
9.1.2 輸出目錄
9.1.3 連結的作用是什麼
9.2 了解所有權和許可權
9.2.1 所有權和使用許可權的概念
9.2.2 非Linux檔案系統的所有權和使用許可權
9.2.3 遠程授予所有權和使用許可權
9.2.4 超級用戶對檔案的訪問
9.3 Linux和其他作業系統對大小寫的區分
9.4 提供對可移動介質的服務支持
9.4.1 支持的檔案系統
9.4.2 安裝檔案系統
9.4.3 從遠程主機連線可移動介質
9.4.4 可移動介質的一些怪異行為
9.5 安全性考慮
9.5.1 口令的必要性
9.5.2 明文口令和加密口令
9.6 本章小結
第10章 MFS:與其他UNIX系統已分享檔案
10.1 有關NFS的核心配置
10.2 NFS守護進程
10.3 設定NFS選項
10.3.1 /etc/exports檔案
10.3.2 使用nfsd選項
10.3.3 用linuxconf配置NFS
10.4 NFS如何管理使用許可權
10.4.1 遠程用戶和本地用戶
10.4.2 配置用戶映像檔案
10.4.3 root的特殊情況
10.5 在Linux系統中安裝遠程NFS卷
10.5.1 對遠程系統使用mount
10.5.2 配置/etc/fstab以允許用戶安裝遠程卷
10.5.3 自動安裝遠程卷
10.6 本童小結
第11章 Samba:與DOS、Windows和OS/2系統已分享檔案
11.1 Samba:TCP/IP for Linux承載的NetBIOS
11.1.1 理解NetBIOS和NetBEUI
11.1.2 從NetBIOS到TCP/IP的過渡
11.1.3 SMB協定
11.1.4 什麼時候使用Samba
11.2 設定Samba選項
11.2.1 文本編輯和GUI配置
11.2.2 /etc/smb.conf檔案結構
11.2.3 設定全局參數
11.2.4 配置共享份額
11.3 Samba守護進程
11.3.1 獨立運行Samba
11.3.2 從inetd中運行Samba
11.4 工作組、域和瀏覽
11.4.1 工作組和域是什麼
11.4.2 配置Samba以便出現在Windows網上鄰居中
11.4.3 變成域控制器
11.4.4 從Windows訪問共享
11.5 作為SMB客戶系統的Linux
11.5.1 使用smbclient
i11.5.2 在Linux中安裝Windows卷
11.6 本章小結
第12章 Netatalk:與Macintosh系統已分享檔案
12.1 AppleTalk協定:Macintosh的基本聯網機制
12.1.1 appie系統聯網的硬體與軟體
12.1.2 AppleTalk與TCWIP之間的差別
12.1.3 同一個乙太網上的TCP/IP和AppleTalk
12.2 把AppleTalk支持功能編譯到系統核心中
12.3 atalkd守護進程
12.3.1 atalkd配置
12.3.2 啟動atalkd服務程式
12.4 afpd守護進程
12.4.1 配置afpd
12.4.2 啟動AppleTalk檔案協定
12.5 從Macintosh選擇Linux輸出
12.5.1 使用Macintosh的選擇器
12.5.2 存取Linux檔案
12.5.3 理解Macintosh的分支
12.5.4 卸載Netatalk卷
12.6 共享可移動和聯網的介質
12.7 安全性考慮
12.8 在Linux系統中安裝Macintosh卷
12.9 本章小結
第13章 使用Linux備份客戶機
13.1 備份伺服器
13.1.1 備份到磁帶
13.1.2 備份到CD-R或CD-RW
13.2 初始化伺服器的備份
……
第四部分 印表機共享
第14章 共享印表機的基本知識
第15章 與其他UNIX系統共享印表機
第16章 Samba:與DOS、Windows和OD/2系統共享印表機
第17章 Netatalk:與Macintosh系統共享印表機
第五部分 運程存取
第18章 用ssh 或telnet進行遠程登入
第19章 用VNC活X伺服器遠程運行X-Window程式
第六部分 將內聯網與網際網路連結
第20章 一址多機:IP偽裝
第21章 配置防火牆
第七部分 若干高級話題
第22章 把計算機設計為Linux伺服器
第23章 系統管理
第24章 維護安全可靠的系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