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作為中國第一王朝的創建者,是古代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聖王”。相傳4000多年前,神州大地水洋洋而不息。大禹受命治水,“八年於外,三過家門而不入”,與百姓歷盡艱辛,終於治平了洪水之患。後來,“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
禹陵為大禹之葬地。明洪武年間,即被欽定為全國該祭36座王陵之一。明嘉靖考定墓址,由紹興知府南大吉立碑,並書刻“大禹陵”三字於其上,覆以亭。碑高4.05米,寬1.9米,曾在1956年被大颱風折成兩截,後圍接。禹陵右側有一個八角重檐石亭,上刻“鹹若古亭”四字,俗稱鼓樂亭,傳為祀禹奏樂之所。亭旁有近年新建的“碑廊”,內立秦始皇東巡會稽時命丞相李斯撰寫的《會稽刻石》等珍貴碑碣多通。由此循石級而下,便是“菲飲泉亭”和菲飲泉,宋王十朋有“一水清涵節儉風”之句歌頌大禹的潔行儉風。亭下有“宰牲房”,系昔時祀禹宰牲之地。
大禹陵位於紹興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禹陵治水並三過家門而不入成為千古的佳傳。
傳說遠古時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飽受海浸水淹之苦。堯帝開始起用禹的父親鯀治理洪水。鯀治水逢洪築壩,遇水建堤,採用“堙”的辦法,九年而水不息。堯的助手舜行視鯀治水無功,將他誅殺在羽山。
舜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他從冀州開始,踏遍九州進行實地考察,決定採用因勢疏導洪水的辦法。當時的紹興地區也受到洪水的禍害,被稱為荒服之地。大禹治水到了這塊荒蠻之地,鑿山疏流,將水引入東海,使這片淺海沼澤之地重新成為平原,人民得以從事墾殖為生。
大禹曾在紹興娶塗山氏為妻,新婚第四天,便離家治水去了。他婚後離家十三年,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這種吃苦耐勞、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傳是夏禹的陵墓。夏禹是上古時代一位偉大的治水英雄,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開國之君,被後人尊為“立國之祖”。大禹陵背負會稽山,面對亭山,前臨禹池。池岸建青石牌坊一座,由通道入內,舊有陵殿,已廢。今有1979年重建的大禹陵碑亭一座,飛檐翹角,矗立通道盡頭,內立明人南大吉書“大禹陵”三字巨碑一塊。亭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靜清雅。亭南有禹穴辯碑和禹穴碑,系前人考辨夏禹墓穴所在而立。陵左側有禹祠,為近年重建。陵右側有禹廟。史籍記載,夏啟和少康都曾建立禹廟,但已難考。
相關詞條
-
大禹陵
大禹陵,古稱禹穴,是大禹的葬地。它背靠會稽山,前臨禹池,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東南稽山門外會稽山麓,距紹興城區3公里。 大禹是上古時代一位治水英雄,中國...
建設沿革 建築格局 文物遺存 文物價值 文物保護 -
禹王陵
王陵位於浙江省紹興東南會稽山北麓,距城約3公里。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古典風格建築群,由禹陵、禹祠、禹廟三部分組成。傳說大禹死後就葬在紹興。現存的大禹陵碑亭是...
簡介 命名 歷史 傳說 紹興 -
紹興大禹祭典
紹興大禹祭典作者吳軍.羅海迪,由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大禹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治水英雄,受到廣大民眾的敬仰和愛戴。位於紹興的...
內容簡介 本書目錄 文摘 -
禹陵
禹陵位於浙江省紹興城東南會稽山麓,是中國古代治水英雄大禹葬地。周圍群山環抱,奇峰林立,若耶清流潺潺東去,使大禹陵更顯凝重、壯觀。禹陵區由禹陵、禹廟、禹祠...
簡介 大禹 守陵村 傳說 內景概述 -
會稽山大禹陵景區
大禹陵是我國古代治水英雄、開國聖君——大禹的葬地,位於紹興市東南郊會稽山大禹陵景區會稽山景區內,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介紹 歷史由來 參考資料 -
紹興大禹開元度假村
紹興大禹開元度假村地處會稽山腳下,毗鄰大禹陵景區,占地四萬四千五百平米,是一家以江南水鄉民居風格為主題的高端度假酒店。
度假村簡介 度假村環境 度假村設施 -
大禹祭典
大禹祭典是古老的中國傳統民俗祭祀活動。大禹陵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東南的會稽山。大禹陵是我國古代治水英雄、開國聖君大禹的葬地,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
歷史淵源 主要活動 傳承保護 遺蹟傳說 -
重建紹興大禹陵廟碑
碑高146厘米,寬81厘米。 民國22年(1933年)7月立。 鐫記民國19年(1930年)冬,浙江省省長張載陽等,集錫箔稅及鄉政之餘幣重建禹廟大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