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枝茶藨子(原變種)

落葉灌木,高1-4米;枝細瘦,小枝灰褐色或灰棕色,皮長條狀或薄片狀撕裂,幼枝暗紫褐色或暗紅褐色,無柔毛,常具腺毛,無刺;芽卵圓形或長卵圓形,長4-6毫米,先端急尖,具數枚紫褐色鱗片。 葉長卵圓形,稀近圓形,長2-5.5厘米,寬2-5厘米,基部截形至心臟形,上面無毛或幼時具短柔毛和緊貼短腺毛,成長時逐漸脫落。 果實球形,直徑4-7毫米,暗紅色,無毛。

基本信息

落葉灌木,高1-4米;枝細瘦,小枝灰褐色或灰棕色,皮長條狀或薄片狀撕裂,幼枝暗紫褐色或暗紅褐色,無柔毛,常具腺毛,無刺;芽卵圓形或長卵圓形,長4-6毫米,先端急尖,具數枚紫褐色鱗片。葉長卵圓形,稀近圓形,長2-5.5厘米,寬2-5厘米,基部截形至心臟形,上面無毛或幼時具短柔毛和緊貼短腺毛,成長時逐漸脫落。下面幼時具短柔毛,老時近無毛,掌狀3-5裂,頂生裂片菱狀卵圓形,先端漸尖至尾尖,比側生裂片長1-2倍,側生裂片卵圓形或菱狀卵圓形,先端急尖至短漸尖,邊緣具深裂或缺刻狀重鋸齒,或混生少數粗銳單鋸齒;葉柄長1-3厘米,無柔毛或具稀疏腺毛。花單性,雌雄異株,組成直立總狀花序;雄花序長3-5厘米,生於側生小枝頂端,具花10-20朵;雌花序較短,長約1-3厘米,具花5-15朵;花序軸和花梗具短柔毛和疏腺毛;花梗長2-6毫米;苞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4-7毫米,寬1-2.5毫米,先端急尖,褐色,邊緣常具短腺毛,老時脫落,具單脈;花萼近輻狀,紅褐色,外面無毛;萼筒碟形,長1-1.5毫米,寬大於長;萼片舌形或卵圓形,長2-3.5毫米,先端鈍,直立;花瓣楔狀匙形或近倒卵圓形,長約1毫米或稍長,先端圓鈍,暗紅色;雄蕊短,幾與花瓣等長或稍短,花絲約與花葯等長,花葯近圓形,白色帶粉紅色,雌花的花葯不發育;子房光滑無毛;花柱先端2裂;雄花中花柱退化成短棒狀,子房敗育。果實球形,直徑4-7毫米,暗紅色,無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產陝西(隴縣、太白山、戶縣、佛坪)、甘肅(榆中、舟曲)、河南(盧氏)、湖北(巴東、興山)、湖南(桑植)、四川(東北部、東南部、西部)、雲南(東北部、西北部)。生於山坡和山谷灌叢或溝旁路邊,海拔1300-4000米。喜馬拉雅山區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喜馬拉雅山東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