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林夜哭

細林夜哭

《細林野哭》是明代夏完淳詩作。

內容簡介

《細林野哭》

細林山上夜烏啼,細林山下秋草齊。

有客扁舟不系纜,乘風直下松江西。

卻憶當年細林客,孟公四海文章伯。

昔日曾來訪白雲,落葉滿山尋不得。

始知孟公湖海人,荒台古月水粼粼。

相逢對哭天下事,酒酣睥睨意氣親。

去年平陵鼓聲死,與公同渡吳江水;

今年夢斷九峰雲,旌旗猶映暮山紫。

瀟灑秦庭淚已揮,仿佛聊城矢更飛。

黃鵠欲舉六翮折,茫茫四海將安歸?

天地跼蹐日月促,氣如長虹葬魚腹。

腸斷當年國士恩,剪紙招魂為公哭。

烈皇乘雲御六龍,攀髯控馭先文忠。

君臣地下會相見,淚灑閶闔生悲風。

我欲歸來振羽翼,誰知一舉入羅弋。

家世堪憐趙氏孤,到今竟作田橫客。

嗚呼!撫膺一聲江雲開,身在羅網且莫哀。

公乎,公乎,為我築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當來。  

解釋

陳子龍對夏完淳而言,具備多重身份,既是老師,又為其父的摯友,還是共抱抗清大志的同道。夏完淳在被解往南京的途中,路經老師曾避居的細林山,悼念陳子龍之情,和對自己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慨交織在一起,化作這首慷慨激昂的長詩。全詩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開篇敘述途經細林山,從而引發對恩師的懷念。繼而回憶陳子龍在清兵入關後,南渡避居細林山,參加抗清活動並因此而獻身的經歷,表達了對陳子龍的深切悼念之情,熱情謳歌了這位民族英雄。第三部分,由其師而聯想到國讎家恨,師、君、父,以及詩人的主體形象融為一體,具有深廣的歷史內涵。

作者介紹

夏完淳,原名復,字存古,號小隱、靈首(一作靈胥),乳名端哥,漢族,明松江府華亭縣(現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詩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