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紫雲鎮位於襄城縣西南部,屬淺山區,是革命老區鄉鎮。全鎮轄孫祠堂村、石廟羊村、塔王莊村、張道莊村、坡劉村、侯堂村、方莊村、古莊村、謝莊村、馬趙村、孟溝村、黃柳西村、黃柳南村、黃柳東村、楊灣村、侯莊村、張村、寧莊村、萬樓村、雪樓村、劉樓村、張莊村、道莊村、雷洞村、大廟李村、馬澗溝村26個行政村,117個自然村,總面積81平方公里,山地面積占70%,耕地面積38953畝,人口42178人,18個行政村屬省定貧困村。
紫雲鎮交通便利,風景秀麗,資源豐富。境內有G311國道、S329線、平禹鐵路、平煤集團十三礦專用線(公路、鐵路)及七紫公路交叉穿境而過;旅遊資源前景廣闊,紫雲山風景區景色宜人,紫雲書院、龜山觀、靈山廟、六王冢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黃柳古文化遺址等自然人文景點吸引著四方遊客;地下礦藏資源豐富,有正在生產的平煤集團十三礦和建設中的首山一礦,投資2.2億元的宏源焦化廠和投資1.1億元的金牛焦化廠4——8月份建成投產;水資源充裕,北妝河、柳河和龍泉湖、仙女湖等五個小型水庫及眾多地下湧泉分布於眾山之側,湖光山色,風景如畫。
近年來,紫雲鎮黨委、政府堅持立足實際,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目前,全鎮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擴大到8000畝,規劃落實菸葉種植面積6000多畝,經濟林、用材林、果樹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畜牧業呈現強勁發展態勢。該鎮組建了全市規模最大的種雞場——中亞畜禽公司,飼養種雞18萬隻。全鎮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0%,人均養殖業增收480多元。以紫雲山風景區為龍頭,大力挖掘潛在的特色經濟資源。截止目前,由山東濟南陸軍學院投資興建的總投資1200萬元的仙女湖度假村,投資280萬元的尖山避暑山莊和投資300萬元的紫雲山莊正在建設中。
紫雲鎮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堅持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作為最佳化經濟結構,富民強鎮的一項重要戰略措施來抓,把尋求可以帶來突破的項目作為謀求跨越的重要工作,加大實施非公有制經濟戰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全力以赴掀起新一輪發展浪潮,全力打造生態紫雲、誠信紫雲、活力紫雲。2003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全年累計完成18123萬元,財政收入全年完成239.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350元,實現招商引資5100萬元,新上項目22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2個,投資300萬元以上的企業5個,固定資產投資50萬元以上項目15個。非公有制經濟總量已占全鎮經濟總量的大半,占全鎮GDP的比重達到64.4%,全鎮經濟呈現出“項目動工加快、經濟增幅明顯”的良好發展勢頭。隨著該鎮一大批重點骨幹項目的全面啟動,2004年該鎮的財政收入力爭突破1000萬元,紫雲鎮將居全縣之首,成為全市經濟的“小巨人”,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州名鎮。
紫雲鎮黨政班子成員分工情況
馮元召:黨 委 書 記 (負責鎮黨委全面工作)
孫衛東:黨委副書記、鎮長 (負責鎮政府全面工作)
於偉潯:黨委副書記
陳旭光:紀 委 書 記 (分管紀檢、辦公室)
阮志中:黨 委 委 員 (分管農業,招商引資工作)
海軍強:黨 委 委 員
趙獻嶺:副 鎮 長 (分管土地、城建工作)
閆奎民:副 鎮 長 (分管工業項目、統計、民政工作)
閆軍偉:副 鎮 長 (分管林業、統戰、宣傳工作)
楊相營:副 鎮 長 (分管安全、協調工作)
風景區
1、紫雲山風景區位於河南省襄城縣境內,311國道,鄭南、許南公路穿境而過,距鄭、汴、洛、宛均百餘公里,平、許、漯15—60公里,與石人
山、少林寺、乾明寺聯為一體。景區由九山十八峰,五湖一條河和眾多文物古蹟組成,面積40多平方公里。九山謂紫雲山、令武山、龜山、孟良山、焦贊山、尖山、首山、駱駝嶺、書院山。五湖一條河是紫雲湖、仙翁湖、天女湖、龍泉湖、六王湖、柳河。古蹟有明代御封紫雲書院,黃帝具茨山會大隗處,春秋老君洞,商周姜子牙故里,財神趙公明洞,楚六王冢,令武將軍墓祠,宋焦贊、孟良山寨,明芙蓉洞。 明代古蹟除紫雲書院外,明成化、弘治年間戶部尚書李敏,刑部尚書辛自修,工部尚書姚繼可,以及同時代名人、官宦兵部尚書許廓,副使辛訪,御史辛溉,詩豪辛鑣,戶部侍郎王錦,都御史王鑲,監察副使張寧。以及清代學者、著名理學家李來章等人宦跡遍布整個景區。千年道觀有下觀廟,仙翁觀,龜井祥霖觀,令山廟等大型建築群。自然景觀數皇帝御封的大面積槲林最為壯觀,年年秋後紅葉如三月春花,映照半邊天空和四周山峰、湖河裡川。九山映麗日,四面澗水響,一河千年流,五湖碧波漾。如今的紫雲山風景區是中原的旅遊熱點。
紫雲山風景區位於河南省襄城縣西南部,屬伏牛山系東麓,由九山十八峰,五湖一條河組成,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有平頂山市“前花園”之美譽,現為國家AA級景區,省級森林公園。
紫雲山以“奇、秀、幽、古”而著稱,展江北第一槲林之風貌,示豐厚理學文化之瑰寶,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為一體。紫雲山上萬畝槲林,素有“江北第一槲林”之稱,暮春鬱鬱蔥蔥,蒼翠欲滴,深秋層林盡染,艷壓紅花;明代戶部尚書李敏在此建紫雲書院弘揚儒家文化,為當時中原理學中心,遂使紫雲山名揚天下。
紫雲山西麓:
紫雲山,位於襄城縣西南部,北傍汝水,南鄰平頂山市區,是列入我國古代《名山記》的一座名山。
海拔400多米的紫雲山,因山頂常有紫雲環繞而得名。在群峰簇擁下,紫雲山孤峰突兀,如石錘擂天、玉雕芙蓉。從山麓到山頂,梨園、山楂園,側柏、槐樹隨處可見。每逢初春,漫山遍野的山楂花、槐花在陽光的照射下,如白血皚皚,與山頂的紫雲相映襯,景色別致,人稱“紫雲晴雪”,是郟縣八大景之一。該山頂部有紫雲寺,山腳有青龍泉,還有崇善寺、仙人洞等名勝古蹟。
據傳,春秋戰國時期,楚莊王的長女妙真、次女妙音曾在此修行(三女妙善在父城香山寺修行),在山頂建有十二級八角密檐式磚塔。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後,派大將尉遲敬得監工重修。明正德年間復修,著名文學家李夢陽撰文刻碑作記。據《三國志》載:東漢末年,曹操遷漢獻帝於許昌,廣開屯田,挾天子以令諸侯,在郟縣紫雲山北麓摩陂建立大型軍屯基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在山下摩陂建行宮,指揮了反擊關羽的襄樊戰役,大獲全勝,並在此發布“勞徐晃令”,犒賞三軍。此戰的勝利,為曹魏伐漢鋪平了道路。後人在山腳豎起“摩陂碑”,立石為記。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九月,魏明帝曹睿由摩陂行宮入駐許昌。次年正月,有青龍現於摩陂行宮井中。行宮留守官員火速上報。二月丁酉,魏明帝專程從許昌到郟縣摩陂觀龍,下令改年號為“青龍元年”,改摩陂為“龍陂”,改摩陂行宮為“龍城”,並賜郟縣男子爵人二級,同時免除郟縣窮寡孤獨者全年的賦稅。青龍年號歷時五載,是曹操政權的鼎盛時期。“青龍井”成為曹操鼎盛的象徵。
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曾率眾在此山頂安營紮寨,抵抗橫徵暴斂的統治者,黃巢寨垣至今還保留有當年的箭頭。為有效控制洛界公路和鄭南公路西線交通要道,“三線”建設時期,在該山建有林彪指揮所的外圍防禦工程——炮兵洞,當地人叫“仙人洞”。國家“七五”期間重點科研攻關項目、全國第一處恆壓噴灌實驗工程就建在該山西坡,該工程是我國農田水利建設史上的里程碑。每逢乾旱,一條條噴槍射出的水,如天公施雨,蔚為壯觀,其科研成果被列為我國大專院校教材。紫雲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秀麗幽靜的自然風光,吸引不少文人騷客到此賞景觀光,賦詩作記。明代著名文學家李夢陽詩曰:“相思汝水月,相見帝城春。紫羅雲煙回,青門柳色新。”
2、紫雲山景區位於河南省襄城縣西南部,山勢險峻,水怪石奇,植被茂密,景象萬千,極富奇趣、險趣、幽趣、絕趣,突出特色在於“山、寺、湖、石、峽”景點俱全,湖水與群群相映,落日與雲同在,讓人望峰息心,窺谷忘返,是理想的旅遊度假勝地。清道光《直隸汝州市》記載:“紫雲山,圍屏,壁立千仞,松竹蓊都,有水環抱,其前如玉帶,山麓有觀音堂,內有八景。”紫雲山是一佛教名山,稱作“小南海”。傳說,觀音菩薩在選修練之所時,曾駕紫雲至此山,但見山青水美,便按落雲頭,停了下來,在此修行,此山也就叫紫雲山了,紫雲山自紫雲峽、駱駝峰、青石崖、擂鼓台、黑龍潭、將軍石、蒼山積雪、觀音堂、聚仙堂、雲錦柏、紫雲洞、登天梯第幾十幾景點。
紫雲山還是一個天然的地質搏物館,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新生代地層均有出露;褶皺、斷裂、節理構造發育;嵩陽運動、中條運動、王屋運動、晉寧運動、少林運動等古老構造運動形跡都有顯示,這些構造遺蹟是本區滄桑巨變的見證,也是造就紫雲山瑰麗多資、琳琅滿目自然景觀的基礎和動力,它賦予了紫雲山更深奧的科學內涵。風景區內山勢奇絕、怪石林立、古寺寧靜,湖水清雅,風景如畫。
交通條件:紫雲山位於襄城縣西南部,省道侯飯線、縣道靳馬線無從附近通過,通過公路可與風穴寺、怪坡、少林寺、郟縣三蘇墳等旅遊景區相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