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食洄游

索食洄游

索食洄游,一種行為,是指魚類為追蹤捕食對象尋覓餌料所進行的洄游,在結束繁殖期或接近性成熟的魚群中表現得較明顯而強烈。

基本信息

魚類為追蹤捕食對象尋覓餌料所進行的洄游,稱作索餌洄游
索食洄游在結束繁殖期或接近性成熟的魚群中表現得較明顯而強烈,它們需要通過索食攝取和補充因生殖洄游和繁殖過程中所消耗的巨大能量。並且也為魚類恢復體能、增強體質,以及積貯大量營養物以供生長、越冬和性腺再次發育的需要。有些魚類於索餌洄游途中還伴有垂直回遊現象,它們在採食場對追食的餌料生物作朝降暮升的垂直分布的移動。及時分析經濟魚類的主要餌料及其分布、移動、數量變化等基本情況,就能精確地預測魚群的所在處和遊動趨向,直接有利於漁業捕撈。
某些魚類在生活史的各不同階段,對生命活動的條件均有其特殊要求,因此必須有規律地在一定時期集成大群,沿著固定路線作長短距離不等的遷移,以轉換生活環境的方式滿足它們對生殖、索餌、越冬所要求的適宜條件,並在經過一段時期後又重返原地,魚類的這種習性和行為叫作洄游(migration)。魚類在由海入河的溯河洄游或自河至海的降河期間,都需要有一個轉換調節滲透壓機制的過程,以適應水質不同的環境改變。例如,鰣魚、鱭魚、鮭魚、大麻哈魚等都是溯河性洄游海魚,它們在江河內產下的卵於淡水中進行孵化,幼魚必須生長到鰓上的泌鹽細胞充分發育和其它生理變化完成後,才能通過調節滲透壓順序漸進地回到海洋。這些魚類及在淡水中生活一段時期後的幼魚,於降河洄游移入海水生活的最初五日內,每天都要吞飲相當於體重4%~15%的海水,同時腎臟的濾泌作用也急劇地發生減弱,而泌鹽細胞的泌鹽機能和腎小管的再吸收作用卻得到了加強,水分的排出也大大地減少,排水量僅為生活在淡水時的10%或更少。俟完全適應海水環境後,體液滲透壓才由原來的高滲壓轉變成為低滲性溶液。
依據魚類洄游的不同類型,可分為生殖洄游(breeding migration)、索食洄游(feeding migra-tion)和越冬洄游(overwintering migratio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