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1、素王是孔子的眾多稱呼中的一個,有“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的說法。關於孔子為什麼叫素王的一種說法:古代帝王,一般都是方臉盤,鼻如懸膽,兩眼外側微微上吊,狀如飛燕,從漢朝開始,不論怎么改朝換代,當皇帝的人一定是這個型。漢朝人發現孔子的相貌很像漢朝的第一個皇帝劉邦的相貌,是皇帝臉,所以稱孔子為素王,素王是虛龍假鳳的意思。在民間傳說中。說孔子降生的當天晚上,有麒麟降臨的孔府闕里人家,並吐玉書,上有“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徵在賢明。”字樣。既告眾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孫,雖未居帝王之位,卻有帝王之德,堪稱"素王"。孔子家人將一彩繡系在職角上,以示謝意。周敬王末年時,有人在曲阜掘土犁田時,竟挖出了那條當初繫於麟角的彩繡。以後,人們又引申出玉書三卷,孔子精讀後成為聖人。至今,在文廟、學宮中還以《麟吐玉書》為裝飾,以示祥瑞降臨,聖賢誕生。詳見:百度百科-麒麟-詞條。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在敘述修《春秋》時,也提到有儒學家認為孔子修《春秋》是代王者立法,有王者之道,而無王者之位,故稱素王。
2、史官:歷史是現實的鏡子,鑑古可以明今,觀往可以知來。中華民族的祖先,早就深明這一道理,歷代皆設有史官,記載時事,編撰歷史,既留下人類活動的雪泥鴻爪,又為現實的政治提供借鑑。史官被稱為“素王”,足見其作用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