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 者:(美)曼考夫 編,果加 譯出 版 社:華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4-1版 次:1頁 數:126字 數:2千印刷時間:2003-4-1開 本:紙 張:膠版紙印 次:I S B N:9787508030333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父母們也許都指望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時有一份說明書,就像一台新買的電腦。不錯,那樣我們就省事多了。可惜的是,煩惱和喜悅並行。不管怎么說,這些小傢伙在給我們煩惱的同時,也讓我們體會到了生命的豐富樂趣。我們有點無奈地同他們建立了一種夥伴關係,看著他們在我們的生活里橫衝直撞,什麼也改變不了他們成長的熱情,就像本書中描繪的情景一樣。75歲的《紐約客》
談瀛洲
說到《紐約客》,國內文化界的一些人便兩眼放光,似乎這是一本文藝雜誌可以達到的最高境界。這主要歸功於董鼎山等人的紹介,但國內真正看到它,並且一讀到底的人,極少。
《紐約客》引以自豪的特點,就是它靠穩定的編輯方針保持的悠久傳統(就一本雜誌而言)。這其實既是它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一方面,它代表了一種老式的紳士派頭;另一方面,它又帶有陳腐的過時氣息。
穩定的編輯方針是靠穩定的主編保證的。哈羅德·羅斯在1925年2月創辦了《紐約客》。在隨後的26年裡他一直任雜誌的主編,一直到他在1951年底逝世。之後他的副手威廉·肖恩接替了他的位置。肖恩在總編的位置上一乾就是35年。1987年他被雜誌的新老闆解僱時,年近80的肖恩還毫無退意呢。
羅斯時期的《紐約客》以漫畫與幽默小品文章為特色,但比較溫文隨和,其諷刺攻擊性從來沒有像英國的《笨拙》那么強烈過。為了表現其紳士風度,羅斯總是小心地刪去所有文章中的“下流”字眼。他的繼承人肖恩比較喜歡長篇的新聞報導,但也保持了羅斯對雜誌文字的“清潔度”的要求。當然,《紐約客》的出名不僅僅是因為沒有“下流”字眼,還因為它提倡一種簡練精確的文風。羅斯、肖恩都對作者的文章進行細緻的刪改,去掉“冗贅、重複、不一致的材料”。但這不僅僅是主編提倡的原因,還是《紐約客》旗下的一批著名作者努力的結果。
精確、簡練固然是好事,但過分的雕琢,則遏制了作者的創造力。曾為《紐約客》工作的維德·梅塔寫道,過去他曾經能夠很快地寫作,但“自從我進了《紐約客》之後,連一封信也寫不順當了。我剛寫下一個句子,就覺得有毛病,然後重新來過。往往一天工作結束,連一句自己喜歡的句子也沒有寫出來。”在《紐約客》雜誌里真正一流的文學作品並不很多。因為真正優秀的作品,總是出於創造力的自然噴發,總是有一些出格的東西。
在肖恩被迫離職時寫給他的同事們的告別信里,他自豪地說:曾有讀者認為《紐約客》是“最具紳士風度的雜誌”。但也正是在他任主編的那些年裡,雜誌銷量慢慢下降,影響力也有所減弱。正因為此,年屆耄耋,卻仍不思引退的肖恩,最後才會以被解僱的方式,不體面地被趕下了主編的寶座。
《紐約客》從來就不是一本純粹的文藝雜誌。時事與國內、國際政治,始終是它的重要內容。它也不再是一本主要以幽默為特色的雜誌。除漫畫外,它近來已很少有幽默文章。肖恩之後的兩位主編羅伯特·高特里勃和蒂娜·布朗對雜誌作了許多變革。現在的《紐約客》的文風,就比過去活潑生動多了。雜誌里的第一項內容是《城裡的活動》,列出了紐約城裡城外一周的電影、戲劇、畫展、音樂會、攝影展、舞蹈演出等文藝活動。然後是保留下來的老欄目《本城話題》,主要是對時事、政治的短評。其他必有的專欄,還有小說、詩歌和評論,包括書評、影評、樂評。其他則是專題文章,常有的包括一封“國外來信”,和一位所謂“自由記者”所寫的專題報導。
美國還有另外兩家有名氣的文藝雜誌,一家是《哈潑斯》,一家是《大西洋月刊》。《哈潑斯》資格比《紐約客》還老一些,1850年就創刊了,早期的作者以英國人為主,喜歡用木刻插圖。從內容上來說,現在的《哈潑斯》和《紐約客》一樣,也有小說、書評和藝術評論,但比《紐約客》更注重社會、政治問題。《紐約客》、《哈潑斯》都在紐約,《大西洋月刊》的大本營則在波士頓,資格也比《紐約客》老,創刊於1857年。它早期的作者以新英格蘭地區的文人為主。現在的《大西洋月刊》刊登詩歌、小說、書評、幽默文章和圖畫,也對當前的社會、政治問題進行深入的報導與討論,還有關於體育、旅遊等休閒的內容。